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最终想要表达什么?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写在前面:
阅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这本书所需要的哲学背景可以说是非常之多的,由下往上追溯,从祁克果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乃至黑格尔的逻辑学,都得多多少少有着基本的概念了解。
实话实说,这本书我实际上只了解个大概的概念,翻得不多,毕竟我的主要精力是集中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所以也只是随笔一写。
若有谬误,欢迎指正。
正文:
第一次看《存在与虚无》,感觉萨特不愧是中学开始就学习哲学的天才,真的非常能写,一本书下来,近千页的篇幅,仅仅是关于“色情”就写了几百多页,太能分析了。不过他的晦涩的写作风格使他的表述不是特别清晰,乃至是模糊(当然,我更觉得他是有意为之)。当然,这部书的中译本十分糟糕,比如却不区分“存在”、“实存”等术语,而英语或法语对“存在”一词的表述是多样化的。
当然,关于这部萨特的著作本身,值得一提的是,萨特有许多对海德格尔的批判——
譬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谈“此在”,几乎是性别中立的。萨特觉得这显然不对。因为人在性别上的差异对于其本身的存在性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比如一种“冲突”和“占有”的关系时,萨特用两性冲突以及色情占有来写,似乎比海德格尔还贴切。
另外,海德格尔关于死亡的意义的论述,萨特也并不同意,也有批判:在海德格尔那里,除了理想求生之外,即维护自身的同一性,向死而生则是自己为了不同于自己的外在之物,譬如权财等物,而去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去追去。这实质上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会终止。因此,死亡成为了人自己根本的可能性。正如其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那句“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萨特则认为,既然自己理解死亡是从他人那里开始,也就是基于他人的经验,那么死亡又怎么能说是自己的根本的可能性呢?但死亡仍是不可逆的。在经验上论证自身的必然死亡只会得到逻辑上的矛盾,即经验归纳的知识的必然性无法保证。所以,换而言之,死亡是自己的自由变成了他人的自由。——在萨特看来。
还有一个有意义的地方是,萨特对关于自由与责任、自由与存在之间的张力、自由与行动选择之间的讨论,也是相当精彩的。所以某种意义上,《存在与虚无》相当于一本伦理学著作。
从这本书的出发点来看。“存在”无疑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常常被人遗忘的术语,它往往与“虚无”相伴而行,但它同样被人遗忘甚久,导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开篇便责备西方哲学的这一疏忽。存在与虚无往往被作为对立的双方,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看来,存在与虚无是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的一对关系,作为普遍物的存在特殊化、消融于虚无之中,因而又在特殊化的过程之中返回普遍物,从而走向扬弃。然而萨特却将二者根本地对立起来,作为对立之中的否定,在否定中迎来“选择”的自由。可以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对萨特的影响是极大的,其另一部巨著,《辩证理性批判》便是对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黑格尔庞大杂乱的哲学体系中,他以霸权式的理性主义笼罩一切,主宰、统一了当时19世纪的哲学界几十年,然而后来的祁克果却发问:个人在其体系中居于何位?然而将人作为精神外化的工具的黑格尔哲学是无法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的。这昭示着黑格尔哲学的倒台。
萨特的哲学则与黑格尔相反,他赋予了人极高的地位:(只有)意识是“自为存在”的,它拥有思考其本身与外界的能力,即思想,也从而具有否定他物的能力,犹如一束光(然而,这在中国学界,譬如被贺麟等人批判为小资产阶级思想,因为萨特突出了人的主观性、而对外界的客观性一笔带过)。而意识思考的对象,譬如海洋、苍穹、高山……等等都是“自在存在”。
这消解了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在他的本体论里,世界是无缘无故就存在的,且是荒诞的、偶然的,而人“莫名奇妙”的诞生,意味着这个世界对于人而言并不乐观,或是悲观。同时,这否认了上帝、造物主等最高普遍性本质、目的、价值,这与尼采有些相似,而这也是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核心。因此,人本身的意义只能由人自己去塑造,自己为自己存在的意义“立法”。
存在与虚无的概念也是立足于此:可以审视自身存在的存在即自为存在,为非存在的产生打开一个视角,那就是存在的否定,即虚无。这代表我们人可以有能力否定非存在的存在。于是虚无导致了自为存在的人可以有上述的“选择”的自由。写到这里就好了,反正是个人见解。
总之,读这本书,哲学史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对其中的逻辑的推理和论证显然更要排在前列。这本书发行于1943年,一发表犹如一颗原子弹,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被认为是法国存在主义的最佳之作,连一向嘴臭的罗素都对此褒奖有加。
同时,它使人重新正视了“存在”与“虚无”这对关系。《存在与虚无》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如此。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