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存在与虚无》(上)
“萨特只是一名站在胡塞尔肩膀上的孩子。”——德勒兹
一、引言:
前段时间,刚好和朋友聊到萨特,他说萨特在中国已算一个符号。细细一想,今日但凡对法国文坛有些关注,或对人文社科有些关注,必然就会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而他在《禁闭》里“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也成为流行金句。读《存在与虚无》完之前我已读过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也是想借萨特的存在主义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做个比较,《存虚》754页,存时504页。而杜小真那本《存在和自由的重负》导读属实用下来不太顺手,其中90%内容都是直接引用原文,每个章节的归纳总结就相当于摘抄原著。所以导致部分段落语句不通。而市面上也没找到较好的导读选本。
于是在攻读完存虚后我写下这篇文章供大家大概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论结构,以及本体论的实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比较,几大概念(反思、被反思、自欺、自在、自为)阐述等。
关于哲学不是科班出身,算个哲学爱好者,表述有误的地方还请见谅和斧正,更多的是借这篇文章尽可能通俗地打开萨特的钥匙。如有消费和亵渎哲人之嫌,属实是无心之过,望更多朋友能严厉指正与鞭策。
二、书单: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萨特 陈宣良译 杜小真 校 三联出店出版社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 马丁·海德格尔 陈嘉映 王庆节译 三联书屋出版社
《恶心》 萨特 (有些版本翻译成厌恶)
《自我的超越性》萨特
《杜小真:存在与自由的重负》杜小真著
《存在主义文论》 李钧 王岳川主编 山东出版社
张志伟解读存在与时间
尼采、克尔凯、胡塞尔等
三、存在主义到底是什么?
当黑格尔的“存在皆合理”“历史自有逻辑”历史辩证法流行于19世纪上半叶时,克尔凯第一个质问体系哲学:“个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当19世纪下半叶新康德主义复兴时,生命哲学、意志哲学、非理性主义还在暗作挣扎,尼采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喊出“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允许的。”的口号;当19世纪末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陷入了“基础”危机的时代,非欧几何、相对论、生命科学都处在科学革命之时,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法提出哲学的变革;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相隔十年又再次发生在欧洲,欧洲虚无的阴影笼罩每个人时,一名中学教师创办起存在主义刊物《摩登时代》,介入文学作为知识份子的呼声进入民众视野。在法国文坛,上溯荒诞派文学,贝克特、阿达莫夫、让·热内、莫里亚克、以塞利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布勒东、维昂等;下溯法国新小说。当1948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刊登在《摩登时代》时,女性主义者在最艰难的年代看到了第一丝曙光;当美国作家赖特将存在主义引入美国黑人小说时,11年后马丁路德金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
如此我们便可以归纳,存在主义是为了对抗:
1. 对抗本质主义、整体性的哲学、静止的形而上。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思维暗藏着在任何现象之后必然藏着一个更为高贵的本质的潜台词。而本质优于现象,掌握本质等于掌握现象。例如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本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便是本质主义。本质从现象中剥离出来,去除了现象的变动性、杂多性。将感性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谓实在。本质主义在满足了人渴望掌控自然、获得支配万物的权力的同时,也私自补上了现象的差异与现象的同一之间张力的缝隙。本质主义者将本质超脱时间性之外,成为静止的形而上的同时,也遮挡了我们对物体、对现象整体的思考,发展成独断论或物以遮思。(但本质主义是人处于自然的自然反应。)
本质主义将世界分为本质和现象的二元论时,又将世界分为主客二元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在现象世界之外,在超验的世界领域。用超验的东西指导生活时,那实际上这样一种方式可能是盲目的、人为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它可能是虚伪的、阴谋的。
例如很多心理学的名词(移情),心理学家将人把一个人的情感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物上的行为称作移情。移情本身是不可验证的。那只要将言之有理随便怎么说都可以。或者说移情现象的本质不是情感投射,或是其他什么。当一个诗人失去一个重要的爱人时,他会写一首关于她的诗。那这个写诗是移情吗,或是其他文学手法呢。海德格尔和萨特都曾批评过心理主义的移情说。
相同类似的超验的本质指导物有:宗教、道德、上帝、辩证法、同一性、普遍性等。所以尼采破坏的不是道德或上帝本身。尼采说是上帝已死的意思是:“那个指导着我们的超越者、本质者是我们虚构的,我们不必臣服在这些价值中缓慢地死去。”“道德最核心的在于偶像的设立,将性质和主题混淆起来,把主体/符号当作真理。”“假定存在者,并以存在者为偶像,把作用设定为存在,把事件设为作用,用闪光的光学运动完成这一次阴谋。”《权力意志》P162
克尔凯在《恐惧与颤栗》中说“伦理是一种普遍性,人与人通过‘普遍性’为中介进行交互。康德的知识作为符号,拥有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感觉作为瞬间时直接的,而进入时空序列中时失去了直接性···伦理即符号,将人的直接性(上帝性)都取消了,失却了自己的本性,成了普遍社会范畴和规范下的元素。”克借这段话实质要告诉我们的是本质主义者不考虑符号外的事。
2. 各大学科的本质主义危机
19世纪末的本质主义的弊端在各个学科下逐渐暴露出来,在科学上出现“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哲学上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体验哲学”为寻找精神学科主动与欧美哲学例如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划开界限,最有名的是柏格森与爱因斯坦那场关于“时间”的论战;弗雷格对逻辑问题的重新思考“逻辑是否是一种心理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对布伦塔诺的内时间意识研究。这时存在主义应运而起。成为这场“危机”最强烈的表达和最鲜明的结果。
3. 人学的生存意识,人本位意识
在19世纪末期文学出现唯美派、颓废派、超现实、象征等。作为浪漫主义最后的接代人用反叛、悖疑地方式表达对宏观叙事的不信任。启蒙以来的工具理性压垮人的精神臂膀。科技工具的本质主义使得人们一劳永逸,剥夺思考的同时也承受到异化为物的压抑。超越性本身在本质主义得不到安置。卡夫卡写城堡、变形记;先拉斐尔派佩恩·琼斯:“科技越发达,我就画越多的天使来捍卫灵魂的不死。”毕加索借非洲的面具来表达超现实陌生、无助的情绪,马塞尔画下楼梯的裸女等。在这样步履维艰的意识下,又紧而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人人没有了新的价值与信仰,莫里亚克小说里的主人公莫名其妙被人抓去当兵,莫名其妙绿了兄弟的老婆。不知去向哪里的欧洲,在这样的环境下,极需要一种全新的价值。像二次文艺复兴,用人本位的意识替代科技本位,确认人自身的自由。《摩登时代》印刷后,在法国出现一种叫“塔布”的地窖,让所有的存在主义者聚集起来,青年诗人、艺术家、画家,在这里弹爵士乐、跳舞、聊天等。
四、什么样算存在主义的特质?
五、名词解析:
《存虚》:
正题意识、位置意识、非正题意识、非位置意识: 这几词其实在存虚里很难把握。有时正题意识会用成位置意识,非正题意识会用成非位置意识。P10页中首先 将 数香烟本身行为定义为位置意识,而对意识到自己在数香烟定义为非位置的意识。而话锋一转后的推论在p11中讲 数香烟定义为正题意识,而对意识到自己在数香烟定义为 非正题意识。”同时恰恰是对计数的非正题意识才是我的相加活动的真正条件”。初读的朋友一定会困惑,正题意识是否就等于位置意识?正题意识和位置意识如果是同一意思为什么不化为一个词更简洁呢。
在存虚的前言中指出位置意识更强调自身的无内容,而正题意识更强调意识与对象的对峙。这样看来基本是对的。位置这个词萨特是直接用了胡塞尔对“位置”的理论,意向性: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而意识分为本真和非本真状态,前者指纯粹意识,而后者指关于某物的意识。由此推导出意识是对象的“位置”理论。意识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位置,它什么也不是,它是虚无。按这种方法理解开来应该能明白位置意识在前言中自身的无内容。
而正题意识,我觉得应该是从胡塞尔正题化或叫主题化中袭用而来,我一般将它译作正在进行的事。
那么P10中“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同时又是对自身的非位置性意识”怎么解?
这几个概念萨特在《自超》(自我的超越性)中已经初见倪端了。是关于法语自我Je(英语I)和法语Moi(英语Me)的两种不同形态推论而来。所以存虚的导言实质上是自超的总结。
Je(I):主动人格形态的“我” (某种未被意识的意识)也就是讲正题意识,
我正在做什么,我正在数香烟,但是如果我的意识不问自己在做什么,我是不知道我在数香烟的。
拿数数为例,数到100,数数本身是数+对数数行为的反思。你的潜意识里不断在反复问自己数到第几了,你才能数数。如果你不对自己数的数进行反思,就像你突然卡壳或出神了,你不知道数要第几了。此时你失去你对该行为的反思只剩下你主动形态那部分。(为了计数必须要对数有意识P11)
我数香烟I count cigarette.
Moi(Me):物理-心理,作为状态和性质统一的自我,被动人格形态的“我”,也就是非正题意识
你在数完一个数你就问自己,现在数到多少啦?这时你回答我数到21了。被问及的那个自我是被动形态的,而这个被动形态的我使得主动形态正在进行的事被意识到,提问使得被问及的那个状态得以成立。
我数了20支香烟 I counted 20 cigarettes 原来我刚在数香烟啊。
那么这里就可以进一步引入萨特存虚里次重要的两个概念“反思的意识”和“被反思的意识” (或叫反思的意识和非反思的意识):
按上述提问为例,Je作为被反思的意识,Moi作为反思的意识,反思的意识使得被反思的意识得以存在。数香烟为被反(被反思的意识),我数了20支香烟(反思的意识)。反思使得被反得以以某种存在着的被反存在。稍后本体论结构补充。
现在回到“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同时又是对自身的非位置性意识”这句话
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正题意识=正题意识,没有非正题意识永远无法揭示正题意识。因此对自我的原初意识不是位置性的,对自我的非位置意识(非+无内容=有内容)。意识在意识到对象的同时又直接意识到自己,体会到自己对对象的认识。
主观性:这个词在萨特的语境里更像主体性,我们常讲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主观是贬义的,客观是褒义的,但凡这样去理解我们就成为那种伪物质主义者的唯心主义者,且又回到传统二元论的语境上去。这个主观性理解为从主体出发所包涵的一种性质。
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存虚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自在(an sich),自为两个词本身是出自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自在本身是一种潜在性,是未展开的一种状态。黑格尔常用一颗种子去比喻自在,它本身是无意识的,含苞待放的。自为(für sich)自觉的,是前者的展开,有意识的,是一颗大树。马克思就借用过自在自为来比喻工人阶层的不同阶段,在没有知识分子指导下是自在阶级,与知识份子结合后成为自为阶级。
而萨特语境里自在的存在P21-P27:
1. 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超越意识的存在,它既不是肯定的也不是否定的,它就是它自身的固有,与自身完全同一。A=A,无法阐释任何其他东西,充实、完满、不透明的。(存在是其所是)
2. 自在的存在超出了主动/被动范畴,它只是相对自身获得意义。(存在存在)
3.自在的存在既不是可能的,也不是必然的。现象的存在可能来自作为现象的一个存在,但这个现象的存在却决不会是存在着的。自在存在是偶然的,自在存在永远既不是可能的,也不能是不可能的。(存在是自在的)
前面我们聊到被反与反思,这里可以将被反视作自在的,反思视为自为的。自在将在各个章节进行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萨特的存在一词有时指为本真存在即自为,有时指为非本真存在指自在,自在本身不是虚无,只是内部包含着虚无。而海德格尔的存在/存在者一般指的是此在sein。
自为的存在:萨特早起作品《想象心理学》或译作《想象》里其实已经将虚无作为想象本体论来进行对待,这里的想象应该指的是康德的统觉、胡塞尔的立义形式。萨特以毛毯为例子,毛毯的部分图案被椅子腿挡住了,但人们却在能在一种整体性的意识支配下,直接把握图案的整体。那些不在场(被补足)的图案部分的延续性补足,凭空构成的性质,在知觉中和原物是统一的。意识借此以想象的考察作为其基本功能。想象=脱离当下的现象,在独立的意象层面进行活动。此时,”在场”就只作为意象存在,而原始在场的东西被隐退,被虚无化了被否定了,想象使得“现实”虚无化了。
想象-否定-虚无-内在性
自为-虚无-否定 “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意识于是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内在结构。意识的人本身只意味着一种意向性活动。自为总是要不断低脱离-超越自身、对象。意识的虚无作为结构出现,永远不会达到至善的境地都自在的永久,永远不能实现自己最终的本质。所以,人的存在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自为相对于自在的“不适”,使得“人为性”成为自在通过它可以凭借自为的中介表现和确立的唯一的方式。
超越性:这个词在19C哲学家出现太多了,尼采、克尔凯、阿德勒等等。广义的超越性就像外在性转变为内在性的一种方法。例如弹钢琴、骑自行车,是一种超越性的。超越了物质材料,而成为一种内在质感。而超越性进入哲学家的语境就像尼采的偶像,克尔凯的上帝,荣格的原始意象等,它超越了它本身所是的东西,它不止它所是。尼采语“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表面”。萨特语境中的超越性在自在-自为中用的比较多,是:不是其所是,逃避自在的存在。拿一个案例,书中列举初次见面的女性:一个女性在初次见面握住了手。这时候她需要用一种自欺的方式来让矜持的羞愧感消散。那么她要用到两种方式的结合来避免这种窘迫。以人为性的方式设为超越性2.以超越性的方式设为人为性。
1.人为性(事实性):是其所是:翩翩君子温如玉,我设定了他的人为性。
2.超越性:不是其所是:他通过精神的手握住了我的手,他是有理由握住我的手的。
萨特说“人总投身到自己的前方,不管从空间的意义还是时间的意义总是如此,人们把这种超出万物,在别处的属性叫超越性的话,那么面貌的意义就成为可以看见的超越。”比如你同情,并且多情于一个弱小的人,因为他有梦想。而促成你怜悯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将成为不是其所是的超越性/潜在性。
超越性在这里就用作自在与自为的关系,随后还有作为否定的规定,质与量,潜在性、工具性,在第三章的时候我们再来解读。
人为性/事实性:这个词是萨特从海德格尔那借鉴过来的,德语是Faktizität,海德格尔讲这个词主要是在Dasein的现成性,由于Dasein的zu sein去存在性和向来我属性导致Dasein总是和Existenz相关,所以这个人为性或叫事实性更多意味着生存的意思。要注意的是海德格尔里将Faktizität 和Tatsächtigkeit作为此在和在者的不同现成性,前者翻译为实际性,后者翻译为事实性,而在萨特书中,他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将Faktizitäl翻译成人为性和事实性,三联书屋的修订版是人为性,商务出版社是事实性。
在存在主义思想家眼中,例如痛苦,痛苦本身并不是痛苦,痛苦只是作为事实性而得以存在,这个事实性又译作散扑性,散扑性更强调可能性的意味。
人的自我作为一对象,相对于客观对象或“他人”的对象。类似马克思的物化,拉康的凝视,在这种关系下他就像其他物一样成为物,萨特将这个方面称为事实性,而人又不得不不被物化,人必须要成为一种被物化的方式与他人共存,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事实性揭露了偶然性/散扑性。
例如我是一名服务员,服务员本身就是我的事实性,但我不当服务员时我是我自己我可以是人道的那一面。公共生活用事实性的符号进行运作,但它是偶然的,是荒诞的,是被物化的,是与生存相关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而在这事实性中丧失了自己的个体特性,所以生活是荒诞的。这一点在小说《恶心》中继续进行补充。
他人:这个词应该取自胡塞尔的alter ego: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中心概念.意味着对于本我而言的他人,对于本己的个体单子而言的其他陌生单子,因而是一个与“自我ego”相对应、与陌生自我相平分的概念。
萨特的存在论结构:
六、《存在与时间》名词解释:
1.存在(Sein)是什么?
传统哲学最后一位巨匠胡塞尔走上和康德一样的路,为保证一切科学知识来源的可靠性,把源头指向纯粹意识与先验自我。(萨特:胡塞尔和康德做了同样一件事)而现代哲学海德格尔认为一切存在者率先存在,随后才谈的上其他的。(存在先于存在者)
当我们问及一样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例如像康德一样追问:
“是什么保证了后天经验的有效性?是先天形式。”
在这个问句中,只要在提问我们预设了有某样东西存在着。它可以是先天形式也可以是纯粹意识。无论是什么,在那个问号的黑洞的虚空里,一定有一些东西存在着。所以我们开始追问,并对它进行展开。
(萨特的存在论用的方式是假设有个存在者(自在)存在着 存虚P29-P32,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存在(充实的空虚)必然先存在着 存时P14)
那么传统形而上学在做这样一件事,就是追问Sein/Be/to on是什么,海德格尔指出在传统形而上、本体论在追问的过程中并非对问及所问的东西,例如追问存在Sein/to on/Be ,实际追问的是Seiende(Sein的现代分词)或Being.
本体论英译Ontology从源头来说只是关于本体论,而非真正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使用过,所以海德格尔将Ontologia改成存在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白马非马 马作为Be,作为共相,作为众在者,存在。而白马作为Being/Seiende,个体,存在者。在海德格尔语境里马存在使得白马存在,但并不是像柏和亚共相与殊相谁为第一性的问题,而是存在使得存在者存在。
托马斯esse(某物性质)使得ens(某物)存在。但托马斯止步于esse,认为把握那个ens存在是不太可能的。
迄今为止的一切存在论当然都吧“存在”设为前提,不过却并没有把存在当作可供利用的概念——并没有把存在当作我们正在寻求的东西。P10很显然这一段应该是在说阿奎那。
形而上之所以遗忘了“存在”,是因为不再把存在当做问题,海德格尔在存时里再次重新提起存在。但研究出存在这个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建构起更加精细的存在论体系。如果我们不能回答Sein意指什么,那么Sein是盲目的,它依然不能作为20C科学的奠基。
Sein的意义是什么?Sein 展开Dasein。
2.此在(Dasein)
Dasein看做存在sein在此存在出来的境遇,人就作为Dasein,为在者。本质主义的可能性可以视为Dasein本身。Dasein的两种本质:
1.zu sein /to Be 去生存
2.Jemeinigkeit 向来我属性
Dasein的两种状态:
1.本真状态:向存在生存,开放的未被规定的,2.非本真状态:封闭的,已被规定的。简单举个例子:上大学,你蹦蹦跳跳贼开心,在十多个社团面前纠结,此刻是本真的。然后你觉得自己没有说唱的经历,不能参加说唱社。这个就是非本真的。
Dasein-时间性-历史性-历史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结构:
七、《存在与虚无》全书分章节导:
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这里主要是对胡的评论,其用现象一元论代替现象-本质二元论,将本质还原为现象“回到事物本身”的称赞。又借电流和力的例子对显像与存在(这里的存在为实体性,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二元论进行反驳。本质作为显现不再与存在对立,反而成为存在的尺度P2. 那么现象就是它所示的那样的自身揭示,是它自身的绝对表达。这里现象是纯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也就是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中的“事物本身”即“在直接经验中对意识呈现者。”
借普鲁斯特的例子反驳潜能-活动二元论,萨特话锋一转问道“把存在物还原为它的各种显露,是不是消灭了所有二元论呢?实际上是转化为有限和无限的二元论。”这句话意思大概是我们能看到有一个渐次显现的无限序列的现象。相当于用视角看一个有限的立方体本身得到无限的现象。现象的理论的客观性取代了事物的实在性。
在这个程度上我们要获得超越物,主体应该用红色的印象去把握红。即用无限视角去把握超越的有限的现象。其为有限的无限。那么普鲁斯特的潜能中的不可穷尽性实则是超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但这种有限性作为存在(内部)出现,而无限性又作为显现(外部)出现。又回到内外对立的二元论的。
为解决这种二元论,现象理论的第一结论必须是“显像并不像康德的现象返回到本体那样返回到存在。因为显现后面什么都没有,只揭示了自己P4.” 显现只等于显现,如果显现不与存在对立,显现的存在/(现象的存在)就成为第一研究手。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这一部分萨特划分了本体论层面上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的区别。萨特首先提出“存在的现象与现象的存在是同一的吗”也就是揭示的存在和显现的存在物的存在是同一的吗?萨特借胡塞尔本质直观和海德格尔人的实在是存在论/本体论的。但萨特又在此发问,存在物到促成能在的现象是同质的吗。
1.本质的现象、显现不在对象之中,而是对象的意义。本质不藏在对象的后面,它是意向性的意向所指。存在揭示是通过直接的方式揭示的才是存在的现象。
2.存在并不等于性质、特点。存在=存在本身。需要用直接的方式使存在的现象显现出来。此时存在的现象不掩盖也不揭示存在。
3.存在是某种欠缺,它是揭示的某种条件,等待着被揭示。举个例子 你有块橡皮泥,可以捏成任何样子。捏成任何样子的前提条件是你要有块橡皮泥。所以橡皮泥等待着被揭示。
由此推出现象的存在和存在的现象是两码事,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的超现象性,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现象对立(1)或显现是一种返回存在的现象(2)。存在的现象只能通过直接性的方式,像灵光一闪醍醐灌顶一样突然显现出来。
萨特又在这里指出如果将现象的存在定为本体论结构,那么它只是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换形。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引入了胡塞尔的意向性,一切意识都是某物的意识。P8 意识本身是透明的是虚空是无内容的。那么意识作为纯粹意识本身对世界的位置性意识,那么它就必须剔除事物以恢复意识对世界的位置性意识的淳朴状态。即位置性意识 但萨特在这里指出位置性意识本身是无意识的。即无法意识到我现在是 指向 某个位置的意识。
所以使认识意识成为对它的对象的认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意识到自身是这个认识。
P9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可以这样去理解:1.意识是都某物的意识.2.意识必须对某物的意识有所意识 这里就是2级命题系统 萨特随后借阿兰“知,就是意识到在知”改成“人,就是指人在知。”
我姑且把这种方式叫做意识的二级系统. 但这种二级系统其实是引入了主客二元认识论.如此推论就必须要有第三项,即三级系统四级系统无穷极系统.像数列一样总会有个末项来保证前项的可行性。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方式,意识只能成为自我与自我之间的直接关系,而非认识关系。P10第一段 萨特这里其实是指正笛卡尔的错误,将认识论引入到自我意识中,实际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我怀疑故我在”的翻版。在这一步萨特将自我意识进行改造。
为了解决成对的难题,萨特说: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同时又是对自身的非位置性意识。(对自身的非位置性意识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反思的意识)P10 非反思意识使得反思意识可能,但不应把这种反思意识看做一种新的意识,而看做使对某物的意识成为可能的唯一存在方式。P11 萨特认为在笛卡尔的我思前面应该还有一种源初的意识(非反意识),这种意识是无意识地对对象的位置意识,是超验的,是反思的前提。而这种意识本身就存在着,是第一性,类似于胡塞尔的纯粹意识。一切有意识的存在都是作为存在者的意识存在的。这一部分主要看上面反思与被反思的意识的名词解释,和《自我的超越性》中Je和Moi的两种自我。非反和反思互为可能。非反为反思提供了材料,而反思为非反提供了名份。
随后萨特开始论证快乐:我们不能用反思的快乐来定义快乐,“即有人问你你现在快乐吗,你想了想我现在快乐。”也不能用按照理念图一样,先有一个快乐的感念,然后快乐进来了,意识到自己是快乐的。这样还是在反思与被反的认识二元中。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存在,这个通体都为实存而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这个定义两种解析方式1.意识是其对象的存在的构成成分.2.意识在其最深刻的本性中是与一个超越的存在的关系。
1. 的问题在于 意识作为主观性的存在不可能脱离自身并以此方式来设定一个超越对象。对某物的意识是在场也可不在场。而对象与意识的区别在于,意识的不在场,由它的虚无,而不是由它的充实。因此对象的存在应该纯粹的非存在,它被定义为一种欠缺。这是一种会自己回避、原则上不会被给出、以不断流逝的形象显示出来的东西。
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萨特的本体论证明要说明的是不同于神学家们或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由于意识空空如也,所以这种绝对的无人称的主观性只有面对着一个被揭示的东西才得以确认:“···对于意识来说,在作为揭示某物、揭示一个超越存在的直观这一明确义务之外,是没有存在的。”这里萨特将海德格尔对dasein的定义用在了意识上,dasein的可能性和向来我属性用在了意识上之外,萨特还补充意识是这样一种存在,只要这个存在暗指着一个异于其自身的存在,它在它的存在中关心的就是它自己的存在。
这个异于其自身的存在实质上指的是现象的超现象存在,是为意识而存在的自在。
六、自在的存在
萨特终于在这里引出了意识所需要的那个对象,实质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等待着意识来揭示,但存在和意识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因为前面推论的现象的存在(意识)不能还原到存在的现象。在这个点萨特要表明的存在的自在与自为是两种类型。“没有一种存在不是以某种存在方式存在的存在,没有一种存在不是通过既显露存在,又掩盖存在这样的存在方式被把握的。”
八、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否定的起源
一、拷问
萨特首先要问的是具体到底是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殊相吗?但拉波尔特说“当人们以一种孤立状态来设想并不孤立的存在的状态时,就已是在进行抽象。”拉博尔特借这话要说的是意识的本质就是本质主义的。萨特指出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价值是将思想实体和广延实体已统一起来,然后用具象和抽象的思考来解决问题(想象的方式)。也就是说预设两者统一,又用分析的方式将两者分离,再去连接。萨特的意思是:如果笛卡尔把思想实体当作抽象,那么广延实体何尝不是一种抽象呢?它们两者事实上并非两个互通的实体,这一点在斯宾诺莎那已辩驳过了。而胡塞尔的具体是指只在时空中的存在物。具体物是独立物(不那么普必效的),无法在意识中自接/本质直观被给予的对象。而抽象是在“本质直观”上的抽象,即“关注本质之物而非 非本质之物。”那么胡塞尔的现象也是抽象物,它必须向着意识“显现”。萨特借了斯宾诺莎的体系“分析永远达不到综合”一同反驳了胡塞尔和笛卡尔那种从抽象出发寻求具体物的思维方式。存在主义往往都是从具体物出发。而抽象物只成为具体物中的一部分。从具体出发实质是一种“处境意识”,是为了回答两个问题:
(1)所谓海德格尔的“在世”的综合关系是什么?
(2)为了使人和世界的关系成为可能,人和世界分别是什么?
人和世界的关系又实指是意识-与被超越的意识的关系,萨特接下来跟海德格尔一样首先向“存在”提问(存在与时间第一章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拷问)
对存在的拷问
“任何问题都假设了一个提问者的存在和一个被提问的存在”它受“人与自在关系的原始关系为前提”P29 比如:你吃饭了没 提问的存在是未决状态(吃或没吃)而被提问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即你吃饭的动作)提问的存在揭示了否定的可能性,也是否定的存在,也是思的存在。被提问的存在揭示了非存在的可能性。这时候有人就会用物质主义的方式回答“没有就是没有”他们不愿相信一个非存在的客观存在,或是说“我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样”但在这个虚构行为上。纯粹的虚构实际上是一种拒绝提问的不作为。它掩盖了否定(非存在),而不是取消了非存在。它又用逃避回答的实在性的方式摧毁了否定的实在性。
还有一种假想的、绝对的、理想的客观非存在。比如回答我吃饭没.”我11点吃了点饼干,还没有吃正餐,不知道算吃饭还是没吃饭。”这种客观的回答以某种限制的真理方式出现,在这里被称为作为问题规定者的非存在:限制的存在。P30
由此,我们打入存在的内在结构。
这个三位一体其实就是:意识向超越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发问,在未得到回答之前,意识是拥有思的可能性,而超越的存在拥有了不是它本身的可能性,在得到回答之后,我们便得到了在提问中预设,期望的那个限制的非存在。
存在将要成为的那个东西将必然地隐没在它现在不是的东西的基质中。“存在就是这个,除此之外,它什么都不是。”P31。讲到这里这一卷萨特主要要讲的是虚无的问题,虚无的起源等等。那么它在这里主要是要提出实在物的一种新成分,叫作“非存在”。
二、否定
自在存在特性:绝对、充实、非肯非否,本身不虚无。意识提出问题,使它虚无。
萨特说: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否定判断活动和肯定判断活动都是概念综合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在说“分析活动”和“综合活动”是两种同等具有事实实在性的客观行为。所以“否定”不在于存在中,只在于判断行为的的“终点”。
P32 萨特要说的是 否定作为命题规定的方式,只在人的意识中存在。后面他会举一个案例:大自然有否定吗?如果地球上没有人类,那么就没有意识。大自然本身是自然地存在,它永远不可能会有价值、真错。但这又不是像主观唯心那样无法无天。萨特要说的是如果人首先把 命题的否定看作可能性,世界就会向它显露这些非存在。萨特在这里得出两点结论:
1.否定/非存在 并非是判断的一种性质。提出问题在根本上包含了对非存在的某种“判断前的理解”,它本身就是一种在原始超越性的基础上,即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基础上的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 P33第一段。
2. 常人语境里问题总是一问一答,使得问题本身内核中想象的能动性消散了。用了自然毁灭的例子。意识使存在与非存在显露。P33第二段。
由此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关于非存在的实在性的案例,例如科学逻辑和技术发展的案例。
率先提出一个科学假说,再观测自然是否复实。这里实质是科学家对自然拷问。
既然萨特考量完了非存在的重要性,提问的存在论结构,那么就进入到这章的关键:
虚无来自哪里?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应用于自然界时,萨特作为黑格尔的第二个传人,将辩证法运用于人学。学界往往将萨特的辩证法叫人学的辩证法。这里我大概列表:
关于萨特眼中的黑格尔和萨特的观点:
萨特解读下的黑格尔 | 萨特的反驳 |
实在物两种特性存在与非存在(光与暗) | 实在物只有存在,非存在是意识的事 |
具体是抽象的综合,抽象超越自身进入整体 | 存在与现象不等于具体与抽象 |
存在是被理智确定的 | 存在的超越不受理智的规定 |
否定创造存在 | 自在在否定之前,否定破坏自在 |
自在与自为/存在与虚无二元论对立 (正反题) | 虚无在存在之后,自在与自为只在同为肯定性时或否定性才有同时性 |
借斯宾诺莎“一切规定都是否定” | “一切否定都是规定” |
总而言之: 否定之否定:“存在与虚无同在” 万物是辩证法的。 | 总而言之: 否定辩证法:“存在存在,虚无不存在” 只有人是辩证法的。 |
四、虚无的现象概念
好了 怼完黑格尔,要开始怼海德格尔了,就是要怼海尔兄弟。但是他首先认为海德格尔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进步,毕竟海德格尔不再是存在与现象的二元论了。他提出了对存在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这里插一句, 萨特是作为俘虏在集中营的时候拿到海德格尔的《存时》。在这段时间里他已开始着手写《存虚》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成分在里面,但《存虚》大部分其实是他《想像力的初探》和《自我超越性》的综合和延伸,其次《存虚》相较于《存时》来讲在实践方面、时间性方面写的更为充分。)
海德格尔的虚无其实与萨特摆放位置不同,海德格尔的虚无是在存在(萨特语境里的存在)之前的。而萨特始终接受了法兰西继笛卡尔以来那种人学、主体性的浪漫气质。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例如海德格尔将人的实在设为“人的在世存在”,而萨特将人的实在设为“自为的存在对自在的存在的纠缠。”他们两者的实在都是虚无或说是虚无化了。海德格尔“人总是与Sein分离,分离是由于其不是的sein广度造成的,Dasein与sein的分离距离使规定假设了后腿, Dasein向着自身的超越获得观点。”
萨特又转而评价海德格尔在虚伪与此在的关系上:“虚无使得人从存在(与海的存在定义是不同的)中脱离出来,成为了此在。”
海德格尔用畏、向死而生来届时存在。萨特用厌烦、恶心、更多的是意识的否定性来揭示此在。萨特的虚无不等于无,等于意识的主体性。
五、虚无的起源
提问-否定-可能性-虚无,虚无作为提问的首要条件,萨特进而对虚无作了规定P50第一段:
1. 虚无不能在补充和抽象的形式下处在存在之外。虚无是灵魂,需要借助“存在”的躯壳来获得存在。
2. 虚无是在存在的内部出现的。
3. 存在与虚无没有任何关系。
4. 但虚无也并非自身出发,作为非存在,它不可能自立根生。
5.那么虚无来自何处?
在这一步我们不能再说自我虚无化了,自我虚无化虽然与虚无很相像,但是只有存在才能自我虚无化。因为存在出现,虚无被存在,虚无被虚无化。必然需要一种非自在的存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以其存在承担虚无,并以它生存不断支撑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到事物中。这种存在即自为的存在。
在第二卷讲,P53-58 讲《想象力初探》/《想象心理学》在这里不过多展开,能读到这里也大概知道这几页讲什么意思。
P59引入焦虑 克尔凯海德格尔都曾描述过焦虑,克尔凯将焦虑描述为在自由面前的焦虑,海则把“烦”当作对虚无的把握。萨:“焦虑是对虚无产生的,恐惧是对世界上存在的恐惧。”
案例:悬崖、上战场、欠债:恐惧与焦虑是有区别的,恐惧是对世界上的存在的恐惧,而焦虑是在我面前的焦虑。我在悬崖上会掉下去是恐惧。我走在路上眩晕是焦虑,是对恐惧的恐惧。(结合反思与被反思自行理解。)
自由怎么产生?恐惧先于焦虑,被反先于反思。萨特的意识理论有两大特性:
1. 意识(被反)无内容,自在的虚无化结构中去才有内容。2.意识面对过去或将来,而面对以不是其所是的自我分析:回到了一种时间性的虚无化结构中去。(赌徒案例)
“若是没有对自我意识的时间性描述无法对否定作出解释。”
虚无将人与其本质分离开来,意识(被反)先于动机。只要我们证明动机的人为性,非原初性,意识的无内容性。就等于证明了本质的人为性,在本质之前还有一个虚无,在这些虚无里我们体会到了我们作为人的局限,在这些焦虑中为了逃避焦虑,我们会躲入想办法自在的壳里(第二章会讲到)。但在这一部分,萨特论证了自由先于本质的或存在先于本质的可能条件。P65
P66写 为何焦虑是一件稀有的事?
1. 焦虑揭示自由(超越性的意识在工具复合体中介入,而焦虑对我的可能性(这种介入)的那种可能性的确认。)
2. 自由揭示价值(自由不在直觉之中,自由只是通过承认价值是价值而使它作为价值来存在。自由是各种价值的基础。)
3. 常人语境里的价值是直接性的,像警示语广告牌(这里开始像拉康或罗兰巴特了)。而事实上对价值的焦虑感的统觉是一种后天的间接的现象。焦虑是自由本身对自由的反思的把握。我使得广告牌警示语具有警示作用。To P70
这样一种逃避的方式不仅排解了面对将来我将成为是什么的焦虑,而且还企图消解过去的威胁。即我拒绝我的本质/超越性是历史性地构成物这样的观点。我像宗教的一样存在,借由上帝、德性、或是道德占领我们的自由。将自我中的自由当作它人的自由。柏格森就是那样做的。
自萨特的存在主义面世以来,许多人视存在主义为一种不作为的主义,因为本质的事既然是思考的错误,思考难以触及存在的本质,那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思考.并不是,这种观点实质上是错误解读了“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而过度注重存在,视存在是一种神学(部分克尔凯)、或非理性主义(柏格森)的一种人的处境方式,过度注重存在(自在的存在),而忽视虚无,如此我们便再次回到决定论中去。与此相同的是对庄子无为而治解读方式,其次,萨特要说的是,像笛卡尔的恶魔一样,既然怀疑世界是不存在的。那么怀疑本身是不能怀疑本身的。自由本身是对的,那么对自由的自由便成为一种必然。所以萨特会说“人是生来自由,又不得不自由。”既然必然自由,就必然承担起自由的负担,将自由从他人处夺回来,以自身的命义(艰难地)赋予于它。
第二章、自欺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否定性”由之在世界表现出来的存在,也是能针对自我采取否定态度的存在。自欺-辩解,意识迫使这种行为做出某个事件的样子,做出把自己的过去当作一个严格正题的样子而使未来成为这个整体的不可避免的延伸—— 意识将否定引入内部的结果。
自欺的案例:奴隶、人质、看守。他们的一生领悟了一个“不”字。前面已经谈到“否定是一种规定。”实际上他们领悟了一种规定,以至于从生到死不说不字。人们否定自己原来的模样,以适应社会模型、符号。P78
P79 自欺与说谎的区别 :
说谎:必然有骗者和受骗者。不知者不为说谎者。说谎者即犬儒者,对他人否定事实,对自己否定了这个否定。根据萨特那奇妙的公式: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萨特指出说谎是一个超越性的行为。随后他又将说谎与海德格尔的共在联系起来。它设定我的实存,别人的实存,我的为他的实存和别人的为我的实存。说谎是带着筹划的意图,或者说它接近海德格尔的照面.萨特的说谎不是常人语境里的说谎,而更像是基于我和他人二元论本体论结构出发的一种以意识的不透明性、掩盖性,来向人照面的方式。例如客套、寒暄、也是在说谎内核的。P80传统哲学是为了建构自由、建构一些稳定的、共处的秩序,启蒙秩序等。而现代哲学往往是对自由的批判、是挖掘启蒙主义以来的这些普必效的东西以下更深处的东西。例如我们古时候谈君子,到了现代,我们理应对翩翩君子温如玉的超越性进行反思。
自欺:一种意识的统一。自欺的谋划是为了理解本来的面目,并引出对超越意识(被反)的把握。这种把握过程被称为自欺。
随后萨特拿了精神分析法中的案例来说明自欺的原理:
我们把前者叫作(ca)后者叫作Moi,主体在这些行为的实在(Moi)中看到了这些Ca并解释它们。如果被骗者将行为同骗者的处境以及他说谎的谋划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存在着欺骗者的行为的真情。P82
其次这个ca是主体借用他人来完成精神分析法的分析。只有假设有个他人因为离开母亲而变得胆怯,不自在,是因为他人在童年对母亲的过份依赖,这时这种联系被主体借用在自身上体现为俄狄浦斯情结。P83第一段 这一段跟前面的科学假设和自然其实可以作对比来理解。
1.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我是一个花心的人 :这里是真诚。
2.我是一个开朗外向/专一的人:这里是自欺。
真诚的条件。
1.我意识到我软弱的时候,并不是我是自在的软弱。
2. 我真诚地表达我是懦弱的时候,事实上我是借懦弱的非存在意识到我的懦弱。
1. 我意识到我软弱的时候,并不是我自在的软弱。
2. 我必须以软弱的存在和非存在来来欺骗自己我不是软弱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