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壶”是否会被再次祭出?
如今的形势,老何说过很多次,大家也应该在生活中有切身感受。
以房价为首的支出掏空了个人收入,压低了消费能力。今年年初,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在多年上涨之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一数据,已然昭示了很多。
老何手下的几个小年轻,虽然有公积金+家庭支持,但只要上了房贷车贷,没一个不感慨压力山大。除了京师土著,没几个平时敢花什么钱的。
疾病暴发初期,一些国家陷入生产不足,给我们提供了一段时间的出口红利。如今,这一红利也伴随着外国的放开而逐渐消散。
三驾马车,两驾不太行了。但经济增速、就业民生又必须稳住。投资、基建这一老办法似乎又到了要被祭出的时候。
也正因此,许多人都开始嚷嚷房价又要普涨了,并建议读者们上杠杆买房。毕竟,这一剧本在过去已经出现过几次了。
不过,老何倒是觉得,这次情况会有所不同。
从宏观原理上看,通过投资搞基建,宏观上确实可以拉动需求,避免短期内因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货物积压、生产萧条。微观上,这一手段可以创造就业,为民众提供收入,创造消费需求。
更不必说,投资/基建本身大多有助于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有利于在建成后增加产能,进一步提升生产力。
如果操作得当,这不失为一个度过危局的好办法。
然而,这一手段也有代价。
投资,必然会要求收益。建基础设施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最终还是我们在买单。比如,通过买房,让这笔钱经地产商、政府过一手,然后回到发债的银行手上。
但是,房子买多了,会挤压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就是有效需求。
工资都拿去还贷了,买衣服买奶茶的钱就少了。卖衣服卖奶茶的商家倒闭了,服务于他们的制衣厂、快餐店也会倒闭。然后倒闭的就是机器厂、农场……
嗯……文章开头提到的消费紧缩,都是某几段时间大兴土木的代价。
更不必说,这东西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高回报的地方建设饱和了,继续建设必然要去低回报的地方,收益自然会逐渐降低。
在基建欠账较多的过去,各种新老基建一起上,回报率还是很高的,整体上堪称皆大欢喜。更不必说,那时候的杠杆率也没那么夸张,上一上也无伤大雅。
到了杠杆高企,基建较为饱和的如今,还采用老方法看问题,就有点“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了。
因此,旧基建中,可能导致房价上涨的类型必然会放缓。如今从宏观金融环境到微观个人处境都撑不住这类建设可能导致的后果。
而作为新动能的新基建中,能投资、有价值投资的,如今同样也都已经接近饱和了。
比如光伏风电,能铺的地方基本都铺了,没能铺的地方,往往都存在转网水平不足问题。新能源汽车类的风口,真正的从业者根本不缺热钱。继续投资,便宜的也只是骗子公司。
又能拉动经济,又不导致房价上涨的投资方向,便只剩这一类了。
这其中,相当部分是运河建设。虽然对于社会价值不算很大,也就给工农业、旅游等添点色彩,但胜在副作用小——我们越来越看重这点了。
但这终究是治标。
如何彻底解决强弱差距,实现治本?
敬请期待接下来的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