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更贵的交通方式可以减排,你愿意为此买单吗

更多资讯点关注 环球零碳 2022-07-12

撰文 | Sueyl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077篇原创


环球零碳

碳中和领域的《新青年》


摘要:绿色出行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花费,或是更严格的管制措施。而是否选择绿色出行,是居民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根据其出行意愿所做出的综合性选择。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持续增加且增速最快的部分。在全球范围内,交通碳排放量约占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国际运输论坛预测,如果不加控制,预计到 2050年交通部门碳排放将增长60%。

居民是城市交通碳排放的践行主体和基本单元,其交通决策与城市碳减排目标息息相关。


来源: Li Lou/World Bank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交通部门推行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大幅提高电动汽车市场占比,设定更为严格的燃油车管理办法,研发更清洁的航空燃料等等。

绿色出行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花费,或是更严格的管制措施。而是否选择绿色出行,是居民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根据其出行意愿所做出的综合性选择。

相关研究表明,尽管低碳交通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但其交通行为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最近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负责人Willie Walsh表示,尽管可持续航空燃料成本更高,但消费者将愿意支付。



01

消费者的选择


航空作为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巨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其描述为“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来源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还表示,航空旅行是“目前个人出行碳强度最高的活动”。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解决航空领域碳排过大的最好方式之一。尽管欧盟航空安全局表示,可持续航空燃料“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但总体思路是它可以用来减少飞机的排放。由于其价格过高,消费者需要在选择该燃料的飞机时支付更高昂的成本。

航空公司未来已经订购了140亿升SAF。在成本问题上,Walsh表示这将转嫁给旅行的公众。“最终,消费者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但是在绿色航空燃料还未普及的初期,作为消费者的你我他,真的会愿意选择使用价格更高的航空燃料作为交通工具吗?或许有着强烈环保观念的人们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由于价格过高宁愿选择更便宜的出行方式。



02

“想”与“做”的深层解释:计划行为理论


消费者是否选择可持续航空燃料来减少碳排放,一般要经历“想”和“做”两个阶段。“强意愿,弱行为”常常发生。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行为与意愿往往会因为诸多原因而产生“分歧”。

针对这种偏离,早在1991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心理学系教授Icek Ajzen就提出计划行为理论人自身意愿并不是促使人进行某些行为的唯一原因,人的行为是处在一定的控制之下的。

计划行为理论表明,行为主要由意愿决定,而意愿则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来源:Ajzen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主要由意愿(即行为信念)决定,而意愿则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影响。

行为态度即实施某种行为的主体预先对后果进行分析,评价这一后果对于主体自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的分析以及负面影响的分析;例如对支付高额可持续航空燃料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取向。

主观规范即实施某种行为的主体分析这一行为实施的条件,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从自身角度出发,评价主体面临的社会压力如何;例如居民的选择低碳交通行为受到低碳政策和社会规制的影响,可以表征为主观规范。

三是感知行为控制。即实施某行为的主体判断这一行为发生之后,自身对于这一行为的发展是否具有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即居民的低碳交通行为还会受到交通条件(如是否保有私家车等)和交通成本(如时间、货币、舒适性等)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制约下,居民所感知到实施低碳交通的可行度为感知行为控制。

当个体感知到低碳交通方式经济、可行,且得到社会的认同时,就会产生以该方式出行的意愿,并积极践行。

同时,低碳交通行为通常需要居民个人承担更高的非货币成本(如时间和舒适性),这意味着即使有较强的意愿,也会由于相关因素制约而难以促成人们的低碳意愿。



03

偏差背后的影响因素


山东财经大学低碳交通项目组对济南市居民日常交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容易出现绿色出行行为与意愿的背离。


图说:被调查者受教育水平分布

数据来源[3]


相关被调查者中29%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并且样本总体有近60%表示自己会在日常出行中优先使用低碳交通工具。

这主要是由于绿色出行作为一种新兴出行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一方面对绿色出行方式有较高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的知识积累,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更倾向于接受绿色出行。

在另一份关于西安市民对绿色出行看法的调查中,70.9%的受访者认为选择绿色出行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节省。比如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而非私家车,或是购买电动车。

该调研发现经济成本变量会加剧居民绿色出行行为与意愿的背离。由于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当其意识到绿色出行能够带来经济成本的节约时,为了降低出行成本,才会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出行行为。

这也表明,即使有较强的环保意愿,人们仍会产生想法与做法产生偏差,在SAF的普及初期,可能居民并不愿为了减碳而买单。

76.43%的西安市民受访者表示,完善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出行。随着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程度的提高,居民绿色出行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具体而言,更便利的公交意味着更高的运营和组织效率,其增加了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使用。

研究居民低碳交通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有利于深入了解居民交通的决策机制,引导居民交通行为向低碳转化。

因此,要提高居民绿色出行行为与意愿的一致性,首先要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其绿色出行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培养更多源于居民的认知和心理层面的因素。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从认知、心理、态度乃至意识形态入手,加大对绿色出行的宣传和教育,鼓励人们将公共交通出行作为出行首选,使得绿色出行行为成为一种自愿和自觉地行为。

所以,你认同绿色出行能带来一定的经济节省,并为此买单吗?



--------

参考资料:

[1]毛翠云,杨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工作重塑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J].中国集体经济,2020(34):95-97.

[2]https://www.cnbc.com/2022/02/11/sustainable-aviation-fuel-costs-more-but-consumers-willing-to-pay-iata.html

[3]袁玉娟,刘清春,周平,李敏.城市居民低碳交通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J].城市问题,2021(08):93-102.DOI:10.13239/j.bjsshkxy.cswt.210810.

[4]蔡洁,刘炜,马舒悦.西安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31-37.DOI:10.13448/j.cnki.jalre.2021.294.


END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零碳知识科普

气候变化 | 清洁发展机制

绿色低碳术语 | 低碳技术 | 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卫星?碳卫星如何监测全球CO2浓度?

2、什么是BECCS?是否有必要发展生物质能技术

零碳最新动态

1、俄乌冲突推动油价逼近100美元

2、法国大规模推出能源新项目,投入3600多亿重启核电建设

3、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鼓励产业园区购买绿色电力,支持储能独立参与电力交易

零碳内容精选

1、零成本制绿氢竟然实现了!垃圾制氢突然风靡全球

2、加州计划300亿美元升级电网,美国为何经常遭遇停电

3、CCER重启,除了林业碳汇,这个被忽视的碳汇市场正在崛起

扫描左方二维码

加入百万社群

欢迎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让零碳走进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