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有着千年宿怨的国家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宣布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真是石破天惊,这必将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里程碑。小镇去年12月曾从伊朗的角度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镜子:伊朗》,介绍了一些与一般认知不太相同的内容,比如伊斯兰对伊朗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却偏偏是最世俗化的国家之一,也从伊朗的角度谈与沙特的恩怨。没有无缘由的恨,也没有无缘由的和解。沙特和伊朗冲突、和解的背后,是理性的思考、现实的变化。自2015年萨勒曼国王执政以来,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对地区外国家,在修复、加强与美国关系的基础上,重视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平衡外交,还提出“向东看”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在地区内,则一改老国王阿卜杜拉低调、温和的做法,转为进攻、激进,尤其是更积极介入地区热点问题,对抗和遏制伊朗。为了争夺地区领导权,沙特将伊朗视为最关键的对手,积极构建反伊朗阵营,致力于打破伊朗主导的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什叶派新月带”,双方矛盾极为激烈,比如在叙利亚、也门等展开代理人战争。2015年7月《伊核全面协议》达成,这让沙特极为担忧。美国是沙特最重要的盟友,然而自2001年“911”之后,美国与沙特关系持续削弱,沙特更担心伊朗从此会逐步摆脱约束,获得更大的地区影响力。在这种担忧下,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对抗加剧。2016年1月2日,沙特以涉嫌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处决了什叶派教士尼米尔,尼米尔长期为生活在沙特的什叶派少数人争取更多权益,尼米尔被处死引发伊朗民众极大不满,导致伊朗民众冲击沙特驻德黑兰使馆,次日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此后两国矛盾更加激化,火还烧到了其他国家。比如2017年6月,沙特以卡塔尔元首发表亲伊朗言论,联合阿联酋、埃及、巴林等国家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还对卡塔尔进行海、空封锁,而2017年11月黎巴嫩总理萨阿德·阿里里的辞职显然也是受到沙特的压力。不仅仅外交方面,在军事上,沙特也一改过去温和的态度,积极派兵干预。比如集结“半岛之盾”联合部队进驻巴林,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组织联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等等。正因为曾闹到这种地步,才让全世界对沙特、伊朗竟然突然宣布恢复正常外交关系感到极为惊讶。能做成这件事,在当今全球也只有中国才行,关键是中国在中东乃至全世界的信用极好。正如沙特《中东报》网站刊发的沙特知名媒体人阿卜杜·哈迪的文章强调的,中国的担保是伊朗认真履行义务的关键所在;而站在伊朗的角度,也是一样的。
中国的斡旋当然极为重要,但更类似于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如果两个化学物质本身就无法反应,那添加再多的催化剂也无用。沙特和伊朗愿意恢复外交关系,根本在于两国需要恢复,或者说恢复正常关系比继续对抗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伊朗方面之前谈过,就简单提一下,现在的伊朗承受着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大压力,与沙特的地区争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有意愿缓和。而俄乌冲突带来的世界秩序的大变革,两国乃至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都看得到,越是变局的时候,越会出现不可测的动荡,如果地区不稳,很容易被外部力量盯上,“阿拉伯之春”前车之鉴仍在。两国的确都想争夺在伊斯兰、中东地区的领导地位,但前提是整个地区必须稳定。中东本得天独厚,倘若没有几十年的动荡,中东经济发展水平不至于比欧洲差太多。比如伊朗早在1986年人均GDP就超过4000美元,当时的韩国只有2800美元;而1990年的伊拉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接近美国的一半。如果没有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没有接连不断的“颜色革命”,中东何至于此?任何一个不是被他国控制的傀儡政权,一定会从本国利益出发进行决断。需要从2015年萨勒曼执政以来推动的沙特国家转型说起。2016年4月25日,沙特政府发布“2030愿景”,一个月后沙特推出了《国家转型计划2020》,作为“2030愿景”的第一步。沙特的“2030愿景”规模很宏大,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终极目标有三:把沙特建设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全球投资强国、链接亚欧非的世界枢纽。为了实现这三个终极目标,沙特就必须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巩固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还必须成为更具活力能够吸引全球投资的经济强国。沙特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国家,提出如此变革型的宏大战略,说到底也是被逼的,更是被美国人点的火逼的。自从美国用习惯了“颜色革命”,在突尼斯点火烧遍整个阿拉伯之后,确实让美国实现了把中东搞乱、方便从中东撤出的目的,但也导致阿拉伯民众觉醒,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沙特国内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受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影响,沙特国内已经出现了反抗沙特王室和官方宗教的民间宗教团体,种种力量叠加,迫使沙特必须主动推动改革。当然,美国页岩油革命导致全球原油供给结构发生变革,全球绿色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冲击原油地位,还有伊朗、土耳其两国的崛起,乃至域外大国进一步加强在地区的影响等等叠加在一切,也让沙特越来越紧张。沙特改革第一步就是强化萨勒曼家族的权力,将“兄终弟及”的传统改为“父终子继”。2015年4月、2017年6月,萨勒曼两次易储,终于将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确立为王储,随后又通过一系列动作,稳固了权力和威信。萨勒曼国王2015年登基就81岁了,无论身体多好,都很难让所有人相信一定能坚持“2030愿景”改革完成,相比之下萨勒曼王储今年才37岁,到2030年也不过45岁,年富力强,而一贯保守的沙特,更需要思想更开放的年轻一代来推动改革。但一定要明白沙特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因为沙特改革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王室统治,因此,沙特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但也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比如更加开放。包括限制宗教警察权力,推动妇女平权,发展娱乐业。尤其是娱乐业,沙特在2016年成立了娱乐总局和文化总局,允许电影院、剧场、音乐厅等营业并对公众开放,2018年被禁35年的公共电影院重新开业,“2030愿景”中还有很多宏大的旅游娱乐项目,比如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城市NEOM、奇迪亚娱乐城、豪华旅游目的地AMAALA等等。还比如推动私有化改革,强化非石油部门发展。2017年12月沙特投入190多亿美元发展私营经济,在2020年预算案中再次强调持续进行私营部门刺激计划,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沙特营商环境在2019年上升到第62名;2021年3月萨勒曼王储启动了针对大公司的Shareek项目,通过政府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公司加速发展,就在前不久,沙特宣布再次投入51亿美元。而在发展非石油部门上,与中国关系密切,中国能建、电建等一大批企业承接了沙特大量项目,比如沙特红海新城项目,又比如阿尔舒巴赫的2.6GW光伏电站项目;而在氢能领域,中国与沙特的合作也在加速进行。
还有旅游经济,沙特把“朝觐”作为发展旅游业和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支撑,2010年铺通的麦加轻轨铁路,不单是沙特第一条轻轨铁路,还是中沙2008年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的首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为中沙之后的更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当然还有引起沙特内部石油利益集团极大不满的阿美石油上市,通过上市阿美从一家单纯的石油开采企业,变成了一家国际化的工业生产企业,沙特主权财富基金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进行投资。
但沙特烦恼很深,继续改革面临极大阻力,关键还是出在宗教上。沙特建国时,沙特家族与瓦哈比派的谢赫家族结成同盟,通过瓦哈比派削弱部落力量,正因此瓦哈比派在沙特影响很深,而为了对抗伊朗,沙特选择对外输出瓦哈比主义,却成了极端恐怖主义的思想来源,导致沙特与“恐怖主义”搅在一起,也导致“911”之后,美国与沙特关系持续恶化。但世俗化、温和化、现代化已经成为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发展趋势,沙特也不例外,沙特2015年开始的改革,同样在推动国内世俗化和宗教温和化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改善全世界对沙特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对瓦哈比派的削弱,也有利于稳固王室。沙特在国内搞世俗化、温和化改革,毕竟只有实现世俗化、温和化才能实现现代化;然而为了与伊朗对抗,却扛起了宗教的大旗,搞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裂,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这确实有利于遏制伊朗影响力,但也造成沙特内部思想混乱。到底是世俗化,还是宗教化,总不能国内一套、国外一套,这种混乱大大阻挠了沙特“2030愿景”的进展,导致沙特内部反而更加混乱。内部问题是关键,而外部也出现了不利的变化。比如一些跑到国外的沙特老王室成员,不断发起质疑;又比如在叙利亚与伊朗打代言人战争,反而导致俄罗斯深入介入,弱化了沙特在中东的影响力,等等。更微妙的是,沙特在巴以问题上一直回避,还与以色列关系紧密,虽然是为了拉以色列遏制伊朗,但也导致其他阿拉伯国家不满。再加上开头提到的世界秩序的大变革,过去那套对抗、存量博弈的思路已经走不下去了,必然要回到和平、共存、增量的良性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