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曾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田园 我是田园 2023-02-03

各位朋友,为了避免不告而别,田园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推荐阅读
俄乌战争只有两种结局:或者乌克兰胜利,或者全世界失败
著名病毒学者:有人造了大量奥密克戎谣言,误导公众
重磅!最高层会议定调,已经有地方走在了前面
张文宏和缪晓辉的话你要听!请大家镇静!
疫情期间发生的32件事,现在回头看看有多荒唐
大疫三年,无法忘怀的四位医生
多国宣布针对中国公民入境限制措施!中方回应
张文宏也阳了


《南方周末》曾是一幅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腾。曾经,在一代人心中,这四个字意味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和良心。


《南方周末》的公众号在周三的深夜向读者通报“2023年新年献词已首发于南方周末App”,原以为,只有她自己还把她的新年献词当回事,今天一看朋友圈,很多人转发这篇叫《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的献词,题目就像鸡汤,打开一看还挺长,没有任何看的兴致,不知道这些朋友们是不是认真的看了。


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南方周末》变了。十几年前几乎每期都看,看评论,看调查报道,更喜欢新年献词,以前的每一篇献词都找来看了,觉得真好,尤其是那篇《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看了不知道多少次,怎么现在看起来也像鸡汤?


我想是我变了,她也变了,这是新时代,时代变了,她自然会变,不变也得变。我怎么也变了?变了什么呢?反而说不清楚。



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就很喜欢看《南方周末》。还记得那些年,每到周四中午或黄昏,就饶有兴致地步行到报摊买最新出炉的《南方周末》和《体坛周报》,经常坐在路边,把最想看的报道先睹为快,这个习惯,坚持了很多年。

那些年,常为《南方周末》的好文章拍案叫绝,最喜欢看的,是封面新闻和文化板块,总能看到一些能抵达人内心的文章,那时经常有重头的舆论监督报道,但凡“大事”,南周总会及时发声场,常常改变一些事。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十多年不再看《南方周末》,一份曾经有温度有深度的报纸,渐行渐远,如同我们怀念的那个时代,默默不见了。

回到今天所见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因为朋友圈不少人在转发点赞,加之想来是和疫情有关,便点进去看了。

文字,还是《南方周末》一如既往的风格,辞藻华丽,充满哲理,排比句呼啸而来……

可通读后,我的感觉,却是读了一篇“励志文”、“鸡汤文”,像是看了一则深度的“日报头条”,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还是怀念那个时候的《南方周末》,或者说怀念那个时代。



1999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

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
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
直面真实的人群才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
除了正义的号角……

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
因为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苦难……


这段话,不是我写的,是《南方周末》曾经的编辑部主任沈颢写的。

那一年,是1999年,我们都以为,新的一个世纪会更好。

那一年,我在南岗邮局的报亭,买了这份报纸。如今再重读,倒觉得像是一篇来自上个世纪的悲伤遗书。

或许我们该用沈灏的诗,来结束这一代人的故事:

生长带来突破,停止带来颠覆。
这就是我们的轮回。
轮回意味着永远。
即使新闻死了,
也会留下圣徒无数。
——《瞧,那些新闻的圣徒》

延伸阅读 告别的年代


真话不全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假话全不说,这是知识分子的底线。珍惜享受权利、守住底线的人。

风雪漫天,发声愈来愈难。感谢田园读者的支持和陪伴,我把文章最低打赏金额设置成了一元钱,感恩与感谢默默关注我文章的读者朋友,发声不易,一元也是鼓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心,守一寸有守一寸的价值。因为灵魂相近,所以才有共鸣,即使风沙漫天,感恩一路同行。


当文章不能表达我的观点时,当我不能正常表达观点时,希望各位读者仍能通过文章本身找到有效、有用的信息,保持独立见解和清醒认知。



喜欢您就赏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点击此处查看



往期内容推荐
张维为的自信与张维迎的自省
我们已经四面楚歌,别假装看不到
俄乌背后:美国在打一场“根”的战争
西方要制裁中国了?中国正式讨论反制裁
北约的前世今生,顺便盘点一下它的军事实力
曾经的俄罗斯帝国称霸世界五百年,最终得到了什么?
守住底线
独唱团的绝唱
什么是文明国家?
转发就是最大的作为
致敬为社会进步发声的人
价值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
季羡林:敢讲真话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田园这个公众号很难保证会一直与你相伴,敬请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