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雪蕾丨对抗文本和视觉的霸权——多学科的“感官转向”

黄雪蕾 信睿周报
2024-09-07



文 _ 黄雪蕾(爱丁堡大学东亚系)


2022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感官研究(sensory studies)的领军人物大卫·豪斯(David Howes)的新著The Sensory Studies Manifesto(《感官研究宣言》)。[1]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官转向”,过去几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愈加如日中天,相关的新出版物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某种程度上呼应了疫情让人类共同体“感同身受”的感官新体验,《感官研究宣言》之问世可谓又一里程碑。本文将追溯感官研究在西方学界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学界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一些反思。


The Sensory Studies Manifesto

David How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22


豪斯将感官研究定义为“从文化视角出发对感官进行的研究,以及从感官视角出发对文化进行的研究”,因而感官既是学术考察的对象,也是研究的方法和取径。[2]这一定义反映了该领域诞生之初的出发点,即打破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对感官之“独霸”,将其放置在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脉络中加以探索。豪斯和他的长期合作者康斯坦丝·克拉森(Constance Classen)在许多著作中都开宗明义地宣称,感官经验由文化和社会所建构。[3]此立场一方面源自其人类学背景,另一方面也与他们力图批判和对话的其他“转向”息息相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和80年代的视觉转向产生的局限性,是感官转向的又一出发点。语言/文本和视觉中心主义反映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对理性的仰赖。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沃尔特·翁(Walter Ong)的著名理论宣称,谷登堡印刷革命引发了一个“大分流”,自此以后,视觉在西方的感官阶序中日渐占据主导地位,与此相关的理性、思辨和真理也成为科学精神的中流砥柱;所谓低级感官(lower senses),即嗅觉、触觉和味觉,则被边缘化,因为它们只能制造稍纵即逝的感受和不可捉摸的情绪。[4]而感官研究旨在重新发掘低级感官的能动性,以对抗语言/文本和视觉的霸权。此外,80年代以来的身体转向、物质转向和情动转向又与感官转向互为牵连,相互滋养,因为它们共同植根于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共同关注身体与历史的复杂互动、物质的能动性以及情感和“非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在讨论当代感官转向之前,有必要对其“前史”进行简单梳理。与豪斯等宣称的不同,西方哲学各流派对感官问题均有深入思考,尤其是17、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认为感官经验是认识论的基础、一切知识的来源。东方思想中,佛教对感官经验也有独特的理论阐述。囿于篇幅,本文聚焦19、20世纪的两位思想家——马克思与齐美尔(Georg Simmel),他们的理论思考具有前瞻性,对当代的研究仍有启发意义。


青年马克思对感官的人本主义思考仍被今天的学者广为引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认为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是人类感官异化的根本缘由。如果感官只是为了满足残酷的现实需求,其功能和意义就被大为限制: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食物只是充饥的抽象方式;对于商人而言,矿物的意义在于其商品价值,而非美丽的纹理和独一无二的质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生存的“感性条件”(sensuous conditions)被降低至粗糙原始的程度,他们的感官不再以人的方式,甚至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而仅以非人的方式(inhuman fashion)存在。鉴于此,马克思认为只有超越财产私有制才能带来人类感官的全面解放,还原人的存在的丰富性。[5]尽管带有乌托邦色彩,但马克思的批判视角对当下仍有启发性,在资本主义在全球持续扩张的今天,商品拜物教在数字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膨胀,阶级差距不断加剧,带来人类感官异化的新形式。如何从马克思的洞见出发来研究这些新问题,仍是值得感官研究学者探索的命题。


同样面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带来的感官异化,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半个世纪之后首次以社会学的视角对之进行探究。发表于1907年的《感官社会学》一文是其文化社会学宏图中的一部分,他认为“微观研究”对于理解社会运作至关重要,感官社会学应致力于探索个体感官感受,及其交互影响对人与人的共存、合作和对抗有何意义。[6]他认为,每一个感官传导个人化的经验,这些经验的交织构成了社会化的存在(sociated existence)。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视觉、听觉和嗅觉。比如以嗅觉为例,对犹太人、黑人的“体味”的厌恶是种族歧视的感官社会学根源,但这些有关体味的话语本身也是建构出来的。由此来看,齐美尔可算是当代“感官转向”的鼻祖,他的论述在当今许多研究中仍有所呼应。


社会学家齐美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当代感官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跨学科,其中历史学为开路先锋之一。[7]感官史书写的鼻祖往往可追溯到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和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夫尔(Lucien Febvre),两者皆强调感官环境和人的感知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但真正推动历史学科的“感官转向”的,无疑是法国史学家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1982年,他出版了Le miasme et la jonquille(《疫气与黄水仙》),该书聚焦法国18、19世纪的嗅觉革命,以环境与身体的“去味”(deodorization)为中心,探讨气味的变迁如何与启蒙时代的哲学、科学、卫生管理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等错综交缠。[8]继此感官史开山之作,他又于1995年出版了《大地的钟声》,以声音为核心,讨论19世纪法国乡村的变革,他认为钟声之中见微知著地折射出宗教的社会秩序如何让位于世俗的时空秩序。[9]


大地的钟声

[法] 阿兰·科尔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加拿大学者克拉森对感官文化史的发展亦贡献良多。她与豪斯合作,致力于通史类和文集类书籍的编纂,其于90年代早期编写的几部著作均是感官史入门的必读书目。[10]2014年,她为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编纂了一套六卷本的感官文化通史,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20世纪的各个时段。[11]此外,她也是触觉文化史研究的先驱,2012年出版的《最深切的感觉》讨论了这一被学界遗忘的感官。[12]


另一位活跃地致力于学科建设的学者是美国历史学家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他早期研究19世纪美国历史中的听觉面向,探索不同的声音如何标记南方或北方,奴隶或自由,现代性或传统。[13]在随后的一部著作中,他将视角转向奴隶和种族主义,并在分析了大量档案材料之后指出,美国南方的白人调动所有的感官(而非仅视觉)来人为地建构种族差异,形塑种族主义话语,以合理化其自身的政治社会诉求。[14]类似的研究视角也运用在其分析南北战争的专著中。[15]此外,他还撰写、编辑感官史导读和文集,并于2021年出版了《感官史宣言》,总结感官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展望未来。[16]


A Sensory History Manifesto

Mark M. Smith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21


除上述著作,新世纪以来的感官史研究遍地开花,不胜枚举。若要了解最新研究动态,英国史学者威廉·图莱特(William Tullett)发表于2021年的文献综述值得参考。[17]以处于边缘地位的气味社会文化史为例,仅在2020年前后,牛津、剑桥、哈佛等顶尖大学的出版社就推出了数本研究专著,分别聚焦奴隶贸易史、18世纪的英国社会、19世纪的美国环境史以及法国的香水和化学工业,也反映了西方史学领域目前对去殖民化、环境等议题的核心关怀。[18]2022年,史学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刊出了一系列与气味史相关的跨学科对话和札记,是继其2011年推出感官史论坛之后再度聚焦此议题,标志着感官史在学术版图上的蒸蒸日上之势。[19]



人类学是感官研究的另一先锋和重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人类学者注意到视觉之外的感官经验在某些非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也提醒他们必须警惕西方文化的视觉和文本中心主义在田野考察中的弊端,并由此诞生了该领域最早的几部以感官为中心的著作。90年代以来,人类学领域产生了一些范式转变,深具影响力的概念是“具身性”(embodiment),此概念强调身体不是文化的对象,而是文化的主体,或者说存在性的基石,基于此,须打破传统方法论中的主客、身心、情感与认知等二元对立。[20]在此大背景之下,感官日渐进入人类学研究的主流。1997年,保罗·斯托勒(Paul Stoller)出版了专著Sensuous Scholarship(《感性学术》),呼吁要唤醒学者的身体,在学术实践和论述中融合智力和感官。[21]12年后,莎朗·品克(Sarah Pink)的著作集中讨论了感官民族志(sensory ethnography)的方法和操作要领,将嗅觉、触觉、听觉等身体经验融入田野调查实践中。[22]


感官研究在文化地理学界也取得了蓬勃发展。华裔学者段义孚早在70年代就提出感官经验的空间性及其在形塑人与环境之情感纽带方面的关键作用,经由感官感受而产生的价值将无差别的“空间”(space)转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地方”(place)。[23]道格拉斯·波特斯(J. Douglas Porteous)在Landscapes of the Mind(《头脑的景观》)中,以“景观”(landscape)为基础,发展出一系列非视觉感官主导的“声景”(soundscape)、“味景”(smellscape)、“身景”(bodyscape)等,以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世界的相遇。[24]这一系列概念影响深远,至今已成为声音研究、气味研究等领域广为接受的语汇。随后,又一位地理学家保罗·罗德威(Paul Rodaway)涉足感官地理学,从五感入手讨论感官如何建构文化地理知识。[25]21世纪以来,身为历史学家的乔伊·帕尔(Joy Parr)撰写了一本在地理学界引起关注的著作——Sensing Changes(《感知变化》),讨论了二战后美国的核电站、水坝等政府主导的大型工程如何改变环境,以及普通人如何应对这种改变。以感官的角度切入,帕尔指出,身体是储存感官知识的档案馆,而环境的巨变挑战着人类身体的感官信息档案。[26]

 

除了历史学、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感官转向也出现在社会学、文学、哲学、艺术学、博物馆学等诸多学科中,2010年以来,这些学科各有专著和论文集面世。[27]此外,豪斯编纂的四卷本Senses and Sensation(《感官与感受》)共收录101篇感官研究的重要论文,涉及上述学科以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可一览该领域全景的入门书籍。[28]


Senses and Sensation

 David Howes编

Bloomsbury Academic,2018



从上述文献综览可以看出,感官研究领域有显著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除了少数人类学著作,鲜少涉及非西方文化,亚洲方面的研究则更为稀少。新加坡社会学家刘英荣(Kelvin Low)曾撰文指出此问题,并在综述有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从感官感知的方式、道德社会结构和跨国主义三个角度对亚洲感官文化进行理论阐述。[29]感官在中国研究领域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当然,伴随人文领域的视觉转向,不管是在中文还是英文学界,过去几十年间视觉研究(尤其是关于晚清民国时期的视觉研究)欣欣向荣,近年来听觉研究也日益兴盛,讨论饮食文化的著述也较丰富,此外,情感研究和身体研究中有时亦涉及感官分析,但绝大多数研究并非将感官视为对象或方法,而是借图像和视听材料来探讨社会政治文化议题。关于这一系列硕果累累的研究范畴,本文暂且从略,而聚焦在一些更相关的作品上。


美国学者简·吉尼(Jane Geaney)是关注先秦典籍中感官书写的先驱,她于2002年出版的专著详述了早期中国思想中对感官的认识,指出听觉和视觉是获取知识和建构信任的最关键的感官渠道。[30]贡华南则提出“味觉思想”为中国文化之根基,揭示中国思想史中感官选择的脉络(从“耳目之争”中耳的胜出,到“耳舌之辩”中舌的胜出),及其与思想范式和方法论演变错综复杂的关系。[31]


在人类学领域,许小丽(Elisabeth Hsu)以“脉”为核心讨论触觉在中医文化中的精微意涵,并编写了一期《感官与社会性》特刊,其中收录的周越(Adam Chau)的论文借传统庙会文化中“红火”的概念来讨论感官经验和社会性(sociality)相互形塑的过程。[32]中国台湾人类学家余舜德是华语世界又一位致力于感官研究的学者,但他反对将五感分别作为研究单位,而提出以整合多重感官信息的“身体感”为理论架构。他基于此框架编写的两本书对中华世界的诸多感官文化现象做出了新的解读。[33]


中国史领域以感官为对象的研究仍屈指可数,相关著述往往跨界至文学、艺术史等领域,致力于感官文化史的书写。出版于2017年的论文集Senses of the City(《城市的五感》)聚焦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以物质史的角度探讨都市文化,以感官经验作为统合全书的支点。但由于作者多数具有文学研究背景,各章节读来仍类似传统文学史。[34]2018年的会议论文集《感同身受》也有类似倾向,该书的论题是近代早期至近代的中西交流中的感官感觉文化,收录的15篇论文讨论了瓷器、宗教艺术、宫廷绘画、收藏和饮食等问题,读来更类似艺术史。[35]笔者与吴盛青合编的Sensing China(《感知中国》)则尝试将感官作为真正的研究对象,收录的12篇论文讨论了感官的特质及经验在先秦典籍、明清文学、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文化、历史记忆以及当代多媒体景观中的多元表达。[36]


Sensing China

Shengqing Wu / Xuelei Huang

Routledge,2022


文学学者康凌的《有声的左翼》是少数真正以感官为方法论探讨文化现象的专著。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的细读,作者认为这些文本、阅读实践和政治运作中均内含对诗歌语言的音响形式的经营,因而构成一种身体感官的动员技术,召唤着集体的、政治的身体共鸣和情感兴动。[37]瑞典学者艾喜(Astrid Møller-Olsen)2022年出版的Sensing the Sinophone(《感知华语语系》)也开宗明义,以“文学感官研究”(literary sensory studies)为论述框架,分析六部华语当代小说,探讨历史记忆与城市物质空间如何在感官经验中缠绕互动。[38]笔者最新出版的Scents of China(《中国气味》)一书则从嗅觉经验出发,重访中国近代史中一些重要篇章,讨论了历史如何形塑身体感知以及身体如何记载历史。[39]



综上所述,感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乘着人文学界的身体、情感等转向之东风而迅速起飞,2010年之后,特别是当下,尤为欣欣向荣。在此繁荣景象之下,感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是否存在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如何去对话、校正并寻求新的方向?笔者想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观察。


一方面,感官研究总体缺乏清晰的理论架构,或者说深度的理论连接。康德的感官阶序论述和麦克卢汉的大分流理论常被引用,作为感官研究需要告别的对象;青年马克思对感官的人本主义思考、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的文明进程等理论也常出现在感官研究论著中,但讨论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至于60年代之后的各后现代批判理论流派,感官研究则很少与之进行对话(不排除有潜在的影响)。当然,并非所有研究都必须援引批判理论,但作为一个领域总体而言,如果缺乏与时代的问题意识的深度对话,某些论述则因易流于“描述性”(descriptive)、无所不包,而转为芜杂。质言之,视感官为对象易,将其作为方法难。未来若有更多致力于后者的深度考掘,这一领域方能细水长流。


另一方面,感官研究过度强调人类中心的文化构建主义。30多年前,感官研究在人类学领域萌芽之时,在当时的学术脉络里谈论感官的文化社会建构有其学科意义,但是在本世纪20年代的出版物中仍强调此观点,则显得与时代的步调有些脱节。应环境危机和技术文明对全球政治社会生态的新挑战,人文学界已经从反思启蒙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发展到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当生态批评和后人类等思潮占据前沿,如果感官研究仍以充满启蒙和人类中心气息的“文化建构”为理论支撑,则显得裹足不前。华裔学者徐旋(Hsuan Hsu)的近著为一例外,他精辟地解析了当代美国文学和艺术,指出西方现代性如何依种族、性别、阶级等不公平地分配环境风险,身体和嗅觉因而成为批判的中介。[40]感官研究领域仍在期待更多更具批判力度的原创作品,以深度反思感官作为方法的意义,并激发其介入当下的能量。



[1] HOWES D. The Sensory Studies Manifesto: Tracking the Sensorial Revolution in the Arts and Human Sciences[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22.

[2] 同上, 第3页。

[3] HOWES D, CLASSEN C. Ways of Sensing: Understanding the Senses in Socie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

[4] 麦克卢汉. 谷登堡星汉璀璨: 印刷文明的诞生[M]. 杨晨光, 译.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5] MARX K.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2007: 125-137.

[6] SIMMEL G. Sociology of the Senses[M]//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s. FRISBY D, FEATHERSTONE M. London: Sage, 1997: 109-20.

[7] 以下综述参考了豪斯的学科介绍: https://www.sensorystudies.org/sensational-investigations/the-expanding-field-of-sensory-studies/,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

[8] CORBIN A. The Foul and the Fragrant: Odor and the French Social Imaginatio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9] 科尔班. 大地的钟声: 19世纪法国乡村的声音与感官[M]. 王斌,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比如: CLASSEN C. Worlds of Sense: Exploring the Senses in History and Across Cultures [M]. London: Routledge, 1993; CLASSEN C, HOWES D, SYNNOTT A. Aroma: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mell[M]. London: Routledge, 1994。

[11] CLASSEN C.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Volumes 1-6[M]. London: Bloomsbury, 2014.

[12] 克拉森. 最深切的感觉: 触觉文化史[M]. 王佳鹏, 田林楠,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13] SMITH M. Listening to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14] SMITH M. How Race is Made: Slavery, Segregation and the Senses[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6.

[15] SMITH M. The Smell of Battle, the Taste of Siege: A Sensory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M]. C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16] SMITH M. Sensing the Past: 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and Touching History[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SMITH M. Hearing History: A Reader[M].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4; SMITH M. A Sensory History Manifesto[M]. Philadelph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21.

[17] TULLETT W. State of the Field: Sensory History[J]. History, 2021, 106(373): 804-820.

[18] KETTLER A. The Smell of Slavery: Olfactory Racism and the Atlantic Worl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KIECHLE M A. Smell Detectives: An Olfactory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Urban America[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7; TULLETT W. Smell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A Social Sen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LEVITT T. Elixir: A Parisian Perfume House and the Quest for the Secret of Lif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19] 2011年论坛题为 "AHR Forum: The Senses in History" , 文章见: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11, 116(2); 2022年的系列文章见: TULLETT W, LEEMANS I, HSU H, et al. Smell, History, and Heritage[J].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22, 127(1): 261-309; LEEMANS I, TULLETT W, BEMBIBRE C, et al, Whiffstory: Using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to Represent the Olfactory Past[J].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22, 127(2): 847-878。

[20] CSORDAS T. Embodiment as a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J]. Ethos, 1990, 18(1): 5-47.

[21] STOLLER P. Sensuous Scholarship[M].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7.

[22] PINK S. Doing Sensory Ethnography[M]. London: Sage, 2009.

[23] 参见: 段义孚. 空间与地方: 经验的视角[M]. 王志标,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24] PORTEOUS J D. Landscapes of the Mind: Worlds of Sense and Metaphor[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0.

[25] RODAWAY P. Sensuous Geographies: Body, Sense, and Place[M]. London: Routledge, 1994.

[26] PARR J. Sensing Changes: Technologies, Environments, and the Everyday, 1953-2003[M].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0.

[27] 社会学领域的相关著作可参见: VANNINI P, WASKUL D, GOTSCHALK S. The Senses in Self, Society, and Culture: A Sociology of the Sens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哲学领域: MACPHERSON F. The Sense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文学领域: KERN-STÄHLER A, ROBERTSON E. Literature and the Sense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艺术领域: BACCI F, MELCHER D. Art and the Sense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博物馆学领域: CLASSEN C. The Museum of the Senses: Experiencing Art and Collections[M].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2017。

[28] HOWES D. Senses and Sensation: Critical and Primary Sources[M]. London; New York: Bloomsbury, 2018.

[29] LOW K E Y. Theorising Sensory Cultures in Asia: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s[J]. Asian Studies Review, 2019, 43(4): 618-636.

[30] GEANEY J. On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Sens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31] 贡华南. 味觉思想[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贡华南. 味与味道[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2] HSU E. Pulse Diagnosis in Early Chinese Medicine: The Telling Tou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CHAU Y A. The Sensorial Production of the Social[J]. Ethnos, 2008, 73(4): 485-504.

[33] 余舜德. 身体感的转向[M]. 台北: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6; 余舜德. 体物入微: 物与身体感的研究[M]. 新竹: 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4] LAM J S C, LIN S, de PEE C, et al. Senses of the City: Perceptions of Hangzhou and Southern Song China, 1127-1279[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7.

[35] 董少新. 感同身受: 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36] WU S, HUANG X. Sensing China: Modern Transformations of Sensory Culture[M]. Abingdon: Routledge, 2022.

[37] 康凌. 有声的左翼: 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38] MØLLER-OLSEN A. Sensing the Sinophone: Urban Memoryscap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M]. Amherst: Cambria, 2022.

[39] HUANG X. Scents of China: A Modern History of Smell[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3.

[40] HSU H. The Smell of Risk: Environmental Disparities and Olfactory Aesthetics[M]. New York: NYU Press, 2020.


(原载于《信睿周报》第102期)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后台留言或邮件获得内容授权



《信睿周报》第102期

已在天猫、京东中信旗舰店上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信睿周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