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丨如何理解“大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全文约6000字,阅读需16分钟


导读

“大概念”是学科专业的精髓与灵魂,课堂教学乃至核心素养的培育,始终需要“大概念”的参与、渗透和融通。当前国内外有关学科“大概念”的探究,在基础教育领域比较常见。基础教育的关键是落实核心素养,而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要把专业标准和学科建设考虑在内。相较于基础教育来说,高等教育的站位更高,更需要挖掘最核心、最有价值、最富营养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获得深入且长远的发展。


目前,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概念”被广泛讨论并运用于学科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持续关注学科“大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大概念”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如何认识和理解学科“大概念”的本质内涵、如何建构高等教育学科“大概念”体系,以及如何将学科“大概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作者丨李志河等

来源丨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作者介绍:李志河,系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01
 “大概念”及学科“大概念”

1、“大概念”的本质

“大概念”(Big Ideas)也可以翻译为“大观念”。“概念”是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也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进一步来说,概念是人们认识和反映思维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表达形式。

而“观念”一词源自希腊语,与动词Idein(看)、Eidos(形式)同根,其字根意思是指目力所及事物的外在形象,后引申为事物内在能被人“看到”(通过心灵的“眼睛”)的形式和本质。观念是人们对事物之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集合体,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

观念或概念都可以指思维活动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观念或概念都能成为“大概念”。瓦托夫斯基认为,只有那些在长时段、大尺度上仍然表现出内在本质性、高度概括性和普遍适应性的概念或观念,才能称为“大概念”。

由此可见,“大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超出了普通概念应有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有复杂内涵的教育理念,涵盖某学科内外知识体系的纵向与横向关联,保持学科内容知识的一致性和外部表现的多元性,体现学科内容知识与结构之有效概括力、包容力和解释力的上位概念。

2、 “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国外很多学者对“大概念”一词做出了解释与说明,如威金斯革认为“大概念”是指能够将散布的事实、概念和技能等多种知识进行有意义关联的概念,也是各种环境下学生应用知识的关键部分。埃里克森则从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出发,认为“大概念”特指那些基于事实基础抽象出来的可迁移的、深层次的概念。

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认为“‘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核心,能够将多个相关学科联结为一体,是学科科学教育的核心与中心”。Charles站在数学学科的立场,认为“大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和载体,是数学知识网络中极其重要的“纽结”,并指出“大概念”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

我国学者对“大概念”的看法主要有:“大概念”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意义模式;“大概念”集中体现学科建设中的课程关联与特质,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大概念”有利于教师基于学科思想设计关联密切的课程体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和深度认知。

综上所述,学科“大概念”是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能将学科核心理念和知识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概念。它能将以往零碎、散乱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更能聚焦核心任务、引导建构学科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深入探索学科内核特征,迁移和洞悉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例如,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由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某个现实问题时,可以基于“数据”分析数据形成的“算法”,进而构建或应用“信息系统”,服务于“信息社会”。


02
学科“大概念”的表现形式

威金斯认为学科“大概念”可以是一个适用的概念和主题,可以是有争议的结论和观点,也可以是观点的反论、驳论、数据假设、循环复现的话题或原则。就表现形式而言,学科“大概念”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还可以是一个问题。

由此可见,学科“大概念”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具体来看,“大概念”包括概念、主题、论题和理论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四种表现形式彼此联系、相互关联,共同组成学科“大概念”,有效引导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模式的设计。     
                                                              
图1  学科“大概念”的表现形式

1、概念

学科结构形成是以子概念为节点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科中的“大概念”由“核心概念”“主要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组成。

2 、主题

学科“大概念”要适当整合各部分相对零散的主题,以高度概括的大主题形式统整各个小主题。

3 、论题

在某些事件中,“大概念”很难有明确的关键概念,而是通过论题产生和表达,有争议才会有思想的碰撞,这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极其关键的。

4 、理论

严格来说,科学学科意义上的理论指科学理论,是人类通过逻辑推导的过程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逻辑体系,也是“大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学科“大概念”观下的理论,即为一个推论或一组用来解释现象或实践的观点。


03
学科“大概念”的意义

1、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体系的建立

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一直反复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泛化,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成体系。学科“大概念”有助于明确教学核心任务和架构学科知识框架,这种学科知识框架可以用三个互相嵌套的圆形来描述。

以教育技术学学科为例,如图2,外层的圆圈表示教育技术学涉及的所有知识内容,如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系统工程学等相关基本理论,这部分知识内容会在课程教学中体现,但不可能全部学习;中间的圆圈表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内容,如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综合,是用于专门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最内层的圆圈指向学科核心任务,如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与内容,这些都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更多的学科核心素养。

图2  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框架

2 、“大概念”的引入促成教育技术学的革新与发展

纵观20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论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引入了许多新概念,科学上最具创造的时刻往往和一个新观念出现的时刻大致相同,因为接受一个新概念后,我们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看待事物了。从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变革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学科“大概念”将有助于学科与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与融通,形成学科类或领域性通识知识。

3 、“大概念”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于学科“大概念”,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核心,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它可以将学科“大概念”知识串联来进行跨学科融会贯通,也可以使存在于学生身上相对分离或零散的知识、技能、能力、品格等各种核心素养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转型漏斗图准确、详细地描绘了在时代转型的背景下,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挑战,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是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目标,而“大概念”是素养目标的具体化。总的来说,学科“大概念”是连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的重要一环,可以看作是核心素养和学科具体内容的“中间层”。

核心素养以理解性知识、学科性知识和创新性知识为基础。“大概念”具有概括性、抽象性、普遍性等特征,可以跨越不同的主题和情境实现学习迁移,通过知识、技能的组织化和情境化,转换已有的知识表现形态,形成有利于知识能力提升的情境化迁移。对“大概念”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可以引发学生持续的思考,指引学生不断深入学科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概念”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利用“大概念”进行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进行了融合,从而发挥了不同类型资源的效能和作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认知单一、思维固化的现象,从整体上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另外,在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必备的能力。基于“大概念”的课程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还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进而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04
举例: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的“大概念”模式探索

高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都有很大不同,比如,依然以教育技术学学科为例,教育技术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与系统知识。

James认为,学生具有将当前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有效关联的能力,关联性的内容越多、越强,问题就越容易理解。依据“大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学科内、学科与学科间的知识与概念等系统性知识,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一切都立足于“大概念”展开。围绕“大概念”进行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是教育教学的未来趋势和必然选择。

围绕“大概念”,可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模式、专业结构模式、课程设计模式做如下设计:

1、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模式


图3  围绕“大概念”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模式

2、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模式

图4  围绕“大概念”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模式

围绕“大概念”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形式,设置项目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或准真实情境中,进行讨论、探索、验证与分享,从而有效建构科学的“学科图景”,形成教育技术学科“大概念”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3、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模式

“学习科学”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主题,以其为例,依据线性课程设计模式,简述围绕“大概念”的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模式如下:

图5  围绕“大概念”的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模式


05
建议

对我国高等教育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提供的重要启示:

1、深刻理解“大概念”内涵,准确把握“大概念”结构

学科“大概念”不能像学科知识那样直接拿来使用,它相当于一个引导性工具,同时学科“大概念”又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应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学科“大概念”是学科概念的上位概念,来源于学科知识但又高于学科知识,能将学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并最终指向学科核心关键内容和核心教学任务。它能对一般事物与现象进行概括,并且能够解释和预测更大范围内事物与现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可通过设置情境将“大概念”逐级分解为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学科“大概念”是包含哲学观念、课程方法教学原则的知识体系。在深刻理解“大概念”内涵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大概念”结构,建构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思维导图,设计按“认识—实践—践行”或“实践—认识—践行”思路进行序列化安排的学科活动,选择金字塔、系统网或线性链“大概念”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2、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现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席卷而来。然而,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培养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困难,多数大学生依旧仅从已有的“知识储备箱”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一旦没有“知识储备箱”,就只能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教师改变独白式讲授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结。教师可以通过协作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释疑,引导学生倾听同伴观点,并在充分思考后进行回应,使其准确聚焦科学概念,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分析、总结出核心问题及其答案,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式课堂倾听关系。

我们可以想象:几十年之后,这个世界可能会变成用我们今天的知识和眼光根本无法理解的世界,那时候人们面临的困难将难以想象。只有获得洞察信息的能力,学生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合作和协调,共同解决面临的难题甚至是危机。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必须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转为以“大概念”为核心,立足于对学习产生持续影响的课程设计,开发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开发与应用能力、管理与评价能力,使其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同时,还能形成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在更改培养方案的同时,需要增添创新实践板块,为学生创造发展核心素养能力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其必须转变以往课堂中忽视学生思维过程、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养成、互动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而建构一个从“大概念”出发,富有师生互动、批判性探究、共情性理解的课堂。

教师应设置新情境和项目,设计动手或者实践类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深度学习,对课堂产生身份认同感,从而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真正体现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3、落实学科“大概念”,促进学习迁移

“大概念”是高度专业且凝练的,它面向的是教师,学生往往很难达成对它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大概念”设计出核心问题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为学生重构课程,还要为学习重塑教学。不过,学科“大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所包含的学科知识范围内,还应联结其它学科的概念,成为一个概念锚点,贯彻整个学科概念体系。

在落实学科“大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不仅要真实,还应通俗易懂,最好没有标准答案,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持续不断地深入思考与回答,从而具备迁移和应用的未来素养。我们还应意识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大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等方面迁移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毫无疑问,围绕学科“大概念”的课程变革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越是逼近教与学本质,就越会发现我们还有太多事情没有想清楚、做明白。虽然达成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元的,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之一,是否切实、有效还有待进行更多的实践检验,但不管选用哪种路径,不懈追求对学科本质和学习本质的理解,提炼出来的“大概念”才能更加科学、凝练,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实而深度地发生!



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


促进“深度学习”的五个阶段


深度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成熟度模型


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走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深度丨《2022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发生巨变?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由产学研媒等多方人士共同发起,聚焦高校教学创新与高校老师成长,致力于提供高校领域前沿、向上的内容。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