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如何理解“TPACK模式”?


全文约2000字,阅读需6分钟


来源丨“教育技术学”公众号


01TPACK模式产生背景
AACTE“创新与技术委员会”发现了美国多年来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只强调“技术”和“学生” 对技术的自主应用,而没有认真关注“教师所需的知识” 和“教师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类问题与缺陷,并决心予以纠正。
20 世纪 80 年代,Shulman, L. S.提出:教师知识涉及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CK)与教学法知识 (Pedagogical Knowledge——PK)的复杂互动。Shulman 断言:能否正确理解这两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这两种知识的有机结合就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
密歇根州立大学 Matthew J. Koehler 博士和 Punya Mishra博士在Shulma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合教育技术的全新概念框架:在学科教学知识 (PCK)基础上加入了技术知识——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 (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02TPACK模式内涵特征
Matthew J. Koehler 和 Punya Mishra 为 TPACK 给出的定义是:这是一种“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的框架”,该框架建立在Shulman 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之上,并加入了技术知识;它是“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 是整合了这三种知识以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知识形式。
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如图 1 所示。
图1 TPACK框架及其知识要素


TPACK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1、理解“境脉”(Contexts)的内涵并努力探索不同境脉下的有效整合途径与方法
TPACK的境脉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
运用 TPACK 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境脉”绝不能忽视。教师培训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更多地引导广大教师关注境脉的复杂性(特别是要关注构成境脉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并要努力探索各种不同境脉下的有效整合途径与方法。
2、教师应具备TPACK 知识,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
 TPACK 是整合了三种知识要素以后形成的新知识,而且整合过程中涉及的条件、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又彼此交互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是一种“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知识,这种知识将要解决的问题,都属于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的“劣性 问题”(Wicked Problem)———它们的解决方案只能依赖每位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在三种知识的结合与交叉中去寻找。


03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启示
1、重构“互联网+”时代教师知识内涵
互联网时代,教师必须具备 TPACK,它是教师直面学生学习方式变化、开展技术整合教学的关键基础。不同境脉会让 TPACK 呈现不同的形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智慧课堂、创客教育、个人学习空间等数字化环境,电子书包、MOOC、3D 打印等技术手段,翻转课堂、同伴在线互助学习、混合学习等教学模式,教师 TPACK 无疑需要被重新定义;又如,面向 21 世纪的学习,CK 也会由通常所指的特定学科知识转向跨学科知识。当然,用技术教和学存在于 CK、TK 和 PK 动态交互关系中,任何一个元素的改变都需要由另两个元素的变化来 “补偿”,TPACK 内涵的扩充是一个全局问题。
2、推动“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冲击并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是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层影响。为有效面对这场变革的挑战,教师需要增加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但是教师要能够用技术教学,必须先经历用技术学的过程。那么,对于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 都应该构建面向 TPACK 发展的课程,在知识学习和实践反思基础上,发展信息化教学技能和能力。与 TPACK 发展课程相对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也要发生改变, 学习者要能够开展基于设计的学习,利用设计思维解决真实复杂的教学问题,将 CK、PK、TK的内在关联融入具体的设计中,发展 TPACK,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3、拓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从被动迈向主动,教师专业发展将真正伴随终身学习的过程,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要更加多元立体。比如,TPACK 发展是有层次性的,可以从内容和层次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TPACK 测量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量表、绩效评价等方式,通过临场多元主体进行客观评价,如学生、教师教育者、教师同侪;TPACK 与教师信念和自我效能密切相关,情感态度也应是评价的主要维度。总之,只有对教师TPACK动态生成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才能揭示TPACK 发展的真正意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6):47-56.
[2]刘喆,曾文婕.国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和新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1):19-26+57.



深度丨华东师大终身教授祝智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北师大余胜泉教授:智慧课堂的核心是促进深度学习


实施表现性评价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


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教育部内刊《高校智慧教研》第一期重磅发布


2022年教育学最新SSCI期刊影响因子与排名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