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数字化在高等教育方面成果突出

全文约4700字,阅读需15分钟


导读

今天上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9场举办。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


其中,怀进鹏部长和吴岩司长重点回答了高校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开展情况的相关问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回顾整场发布会内容。


来源丨教育部


01


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一大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都出自高校,能否介绍一下高校培养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情况,还有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下一步的考虑?谢谢。


吴岩(徐想 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我很乐意回答记者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在这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强调要全方位的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近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人才高地提供关键支撑。我们主要是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想国家发展之所想,着力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高国家的“元实力”。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018年,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协等六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和基础文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了1万余名的优秀学子,一批极具科研潜力、表现出色的“科学新星”陆续涌现。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目前正在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加强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一流核心师资团队、一流核心实践项目四大核心要素建设,在“五大机制”方面做好关键改革,就是在拔尖学生超常规选拔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长周期评价机制和稳定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政策部署,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源源不断地培养一批能担大任、能挑大梁的未来杰出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二是急国家之所以急,着力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017年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三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瞄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及时增设了碳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本科专业71个,在集成电路、储能等领域布局建设1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会同行业部门布局建设50所现代产业学院、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1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累计支持1100多所高校和800多个企业实施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技术人才,涌现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支撑了第一制造大国的建设发展。

  

三是应国家发展之所需,着力强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国家“锐实力”。在12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发展,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技术原创性人才。谢谢。


怀进鹏(徐想 摄)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我再补充一点。刚才吴岩同志讲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觉得这十年是高等教育科技变化非常大的十年。大家都知道,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人才是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常讲一句话,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是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积蓄重要能量。大家还讲一句话,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了我们科技创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向我们指明了人才培养与创新创造之间的必然逻辑。


我在这里想补充一点,从整个教育领域对科技的布局和结构来看,这十年来,教育部一直贯彻落实推动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速发展的大格局。有哪些效果,我在这里给各位作个简略的介绍。

  

一是基本上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在前沿科学中心,就是刚才吴司长讲的基础研究这一块,以及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系统布局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这样的平台现在有1500多个。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集聚了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增长到33.4万人年,增加幅度近60%。特别是中国的科技人员、高校的科研队伍,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牵头发起了国家首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这是教育系统在研究的格局和队伍方面取得的成效。

  

二是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高校获得了十年来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这是基础研究的标志;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高校助力突破很多项“卡脖子”问题,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贡献。同时,高校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支持抗疫、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科技冬奥,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报国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

  

三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十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科技体制创新机制,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的自主权,持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涌现出一批“大先生”。

  

高校科技发展的十年,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十年,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十年,更是为建设教育强国奋力的十年。吴司长他们还在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这几年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中,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大学生参与这一重要活动。下一步,我们会持续推进高校在高层次、高质量自由探索的同时,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国家科技平台,推进国家科技进一步发展。

  

谢谢。



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教育部一直大力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上线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请问,目前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工作考虑?谢谢。
怀进鹏: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这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大家知道,教育数字化不仅在中国,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数字化转型也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联合国教育峰会也把数字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议题。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背景。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对“数字中国”极其重视。我认为,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推动数字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为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实际上教育部一直都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我们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这个大数据中心是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公共教育资源服务的。刚才我的同事在回答问题中,特别强调我们有些工作,比如今年3月28日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国家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在基础教育平台提供资源3.4万条,在职业教育平台上线的教育资源库有1194个、在线精品课6628门,在高等教育平台上线的课程2.7万门,特别是高等教育用户覆盖了五大洲146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资源建设统一汇聚起来,利用集中的优势和优质的资源来建设国家教育资源中心。
第二,把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备课和教学、服务学校管理、服务教育研究,以及未来服务教育改革这五大功能,作为教育资源中心的重要内容。我刚才介绍了今年的就业工作情况,以前叫24365平台,今年全面扩展升级为“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一方面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大数据,另一方面为教育系统和社会提供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共享岗位达1370万个。
面对全国教师队伍、基础教育队伍很庞大这样的大背景,如何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今年尝试在网上通过数字教育为全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为科学教育提供基本的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提高培训效率和提供发展机会。同时,中国基础教育在发展中,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目标的教育资源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平台,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惠及到各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平台应用情况。到目前为止,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我们把资源数据中心和提供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为学生学习、教师教育教学、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这个支撑使得我们以现有的课堂教学、校园教育为基础,扩展并融合了网络数字空间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对我们在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并能够把优质资源汇聚到全国各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向各位通报一个数字,截至昨天,我们平台总浏览量大概40亿次,总访客量超过6亿人。应该说,这个数字教育平台在已有的基础上加速启动,加速建设优质资源,对推进教育数字化,对我国数字教育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前两天吴岩同志跟我讲,我们的“学堂在线”学习者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次,是世界上第二大在线教育课堂,这方面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我们期望通过高水平的慕课走向国际,不断促进中国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国际化高水平的合作交流。
下一步,我们会不断完善优化国家教育资源中心,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比如通过数字化教育和动态交互过程,我们就会了解学生整体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好知识点,提高他对科学的兴趣,来实现他的能力和知识素养“双提高”。二是配合和支持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更有效的把传授知识和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也是我们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把它作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时候课堂就已经拓展到社会,也是我们面向国际社会提供中文教育、提供其他类型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数字教育和教育资源数字化,是我们未来要加强的,它也是“数字中国”的应有之意,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一起来推进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谢谢。


教育部长怀进鹏: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启动!教育部长怀进鹏提出4个要求


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新愿景》


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诊断性评价,做好学情分析?


收藏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案例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