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5400字,阅读需25分钟
导读
教师通过教改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学责任心。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在教师教改研究的推动下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见效。然而,由于缺乏正规的培训,大多数教改研究人员虽有极大的研究热情,但缺乏基本的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水平普遍较低,研究成果质量整体不高。
笔者经常参与江西省教改研究课题立项与结题评审工作,现结合这些评审实际工作中的思考,谈点看法,提些建议,希望对从事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教师有所启发。
为给各位老师提供参考,“高校教学创新100人”在文末附上了22份教改申报书的资料目录,如果需要获取,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教改申报书”。
作者丨谭光兴,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01教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题立项要求不明确
教改研究从性质上说应该属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范畴,但与一般的教育科学研究又有所不同。
就江西省目前的几类教育科学研究而言,社科规划中的教育研究课题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当侧重于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学术问题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目的是发现和寻找教育教学规律,或建立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中的教育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科学和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教学中涉及的学术问题、政策问题、组织理论问题和效果评价问题,目的是弄清某些学术争论,政策观点、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评价方法等,以促进教育学科的发展。
而高校教改研究课题,主要是解决人才培养和教学中的方法、内容、管理、教材、师资等实践性问题,目的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概括起来说,社科规划的教育研究课题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理论与方法,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的教育研究重学术,而教改研究课题重实践。可是,江西省目前的这几类研究课题没有从制度上加以区分,立项时也没有严格加以区别,造成交叉立项、重复立项、研究意义不明确的现象,要避免交叉立项的现象,最重要的是申报人和评审人都应当清楚各类课题的立项要求。
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我们打算申报一个这样的课题,题目是“学生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那么这个课题该向哪里申报呢?能不能申报教改课题呢?我的回答是不宜申报教改课题,因为这个课题的目的是要回答一个学术问题,研究的目标是要回答“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样的课题应当申报社科规划课题或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
如果他申报的题目是:“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运动方式研究”,那么我认为最好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因为这里涉及的主要是教育科学问题,要回答的是哪些体育运动方式对提高健康水平有益。
如果他申报的题目是:“健康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那么我认为最适合申报教改研究课题。因为这里要研究的是体育教学问题,要解决的是体育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问题。
因此,教改研究课题的立项要求不同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要求,也不同于其他两类课题的立项要求,立项时应当有所区别。
2、重立项轻研究
重立项轻研究的现象在早些年比较严重,最近几年有所好转,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结题率比较高,结题质量也大有提高。江西省每年教改课题立项近千项,每年结题也有七八百项,但真正高水平的不多,可以推广应用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研究方法欠缺,大多数教改研究人员没有学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懂得教育科学研究范式;二是研究态度不认真,许多课题临近到期才匆忙赶做,缺少实践和研究过程。虽然教改研究强调实践,但同样必须符合研究规范,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完整性。
3、重文章轻报告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论文结题,不提交研究报告。有些课题是可以用论文结题的,比如社科规划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一般都要求用公开发表的某一级别的论文结题,但同时也要求提交结论性的研究报告。而教改研究课题一般不允许只用论文结题。作为省级教改研究课题,至少应当有一至两年的教学实践,要有研究背景、研究方案、研究过程、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最后要用研究报告的形式把这些内容系统予以交代。教改研究重在“改”字上,改了什么?为什么要改?依据什么来改?改的效果如何?这些都必须在研究报告中写清楚,而这些内容一般不便在学术论文中详细交代。所以,作为教改课题的研究虽然也鼓励发表论文,但更强调提供完整的研究报告。
4、重形式轻应用
有些教改课题论文确实发表了不少,有的研究报告也写了很长,但都是一些从理论到理论,从议论到议论,或者说收集了许多别人的观点或例子,唯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他们认为研究就是收集观点,发表议论,但他们不懂得教改研究重在本人的实践体会和亲自发现、亲自实验、亲身经历。教改研究成果贵在能够应用,能够推广。缺少应用或不能应用的教改研究成果,理论性再强,也不是好成果。
5、过程不严谨,格式不规范(1)无研究方案。 由于没有制定研究方案,因此,没有详细的研究计划,也提不出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2)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很多教改研究只提出论点或观点,没有给出支持论点或观点的论据;只谈经验不做实验;只给结果,不给获得结果的证据,更没有由研究结果推导出来的研究结论。因而,结果得不到支持,也不知道研究者本人的结论性意见。有些研究报告只一味地介绍他们是如何做的,而不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依据,更不谈这样做了以后产生了什么效果。(3)缺乏内在逻辑关系。许多研究报告缺乏严谨的逻辑表述和实验过程,内容松散,提出的理论与研究的问题缺乏联系,改革的行为与改革的效果互不相干。(4)文献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教改研究本应该是针对某一教学问题,应用相关教学理论作指导,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性改革实验,以获得对该教学问题的新的认识和新的解决方法。因此,除了文献研究外,更需要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发现许多教改研究报告除了列举一些文献资料外,几乎找不到他本人的调查和本人的实验。(5)审题不仔细,内容偏离主题。某高校一个课题是研究机械原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按照要求应该研究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哪些改革,通过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才对。应该说明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依据是什么,还应该有新旧方法的对比和实验,以说明改革前后的效果。可是,这个课题的研究人员提交的研究报告却是机械原理的有关理论和操作原理以及对这些原理的认识与争论,把教改研究变成了机械原理的学术探讨,完全变成了科技项目的研究。研究过程不严谨的另一个表现是,随便挂名或随意换人。有些课题组成员可能纯粹是挂名的,甚至有的成员连课题的标题都没看过,完全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在结题前临时加上去的。(1)研究报告不规范。研究报告应该是研究者公布研究成果的文本形式和研究者向立项机构报告研究工作的文本材料。不仅需要简单地陈述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更需要报告研究的详细过程,包括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方法、进行的实验、应用的情况、应用的效果以及获得的结论和遗留的问题等等。然而,在结题时我们发现许多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相同,甚至与中期报告相同,只有简单的研究情况介绍,寥寥3、4 千字。有的干脆拿论文代替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是有区别的,研究论文只是论述观点或阐明原理而不需要详细陈述研究过程,有时甚至必须有意隐匿关键性技术,而研究报告是研究者向立项机构报告研究情况和研究结果的正式文本,是不能隐藏技术和实验过程的。所以,研究报告事实上包含了所有知识产权,一般不能公开发表,而论文是可以公开发表的。(2)研究程序不规范。所谓研究程序不规范是指,研究开始时没有开题报告;研究完成后没有研究报告。在结题的时候不提交立项申请书,不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只有简单的结题申请书,没有规范的研究报告。我们知道,一个课题能不能结题是要看其是否完成了研究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你不提供立项申请书,怎么知道你的预期目标呢?你的研究报告不规范、不翔实,怎么去判断你是否完成了研究任务呢? (3)证明材料不规范。有的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与研究内容无关,有的人把别的课题的成果拿来作为结项课题的证明材料,有的人提供的论文材料虽然与结项课题内容相关,但在发表时却没有加以标注。证明材料是用来证明你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和实现了预期目标的,如果提供的材料不相关,就起不到证明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无效的。
02提高教改课题质量的建议
在谈我的建议之前,我想先简单谈谈教育与教学的区别,为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区别。从教育学上说,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人,即把人塑造成教育者希望的那种人。教学虽然也是教师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的不同。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人,造就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二是手段不同。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甚至包括奖励与惩罚手段,教学也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而教学手段基本上是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且教学上不能采用惩罚手段。三是范围不同。实施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教学一般只在学校进行,而且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四是实施者不同。实施教育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长辈、上级、单位领导,甚至同事朋友;实施教学的一般只能是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对现存知识进行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的目的是使既定的知识变得明白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 而教育是一种使人成为 “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强制性”活动。教育研究不一定都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也不一定就是教育研究,这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各类课题的分工应该有所区别,应该体现每一类课题的特点,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根据以上分析,为使每一类课题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了使教改研究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我建议主要是各类课题之间要划分好责任,制定好立项指南,严格把好初审关,同时要请评审专家把好评审关,不符合立项内容和立项要求的一律不予立项。各主管部门还要加强信息沟通,防止重复立项。严把立项关。对教改研究课题应该一律废除通讯评审,更不主张本人请专家单独签署评审意见。 应当实行专家会议评审或专家组深入现场验收评审。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或不符合结题要求的一律不予结题。 严把结题关。结题过程中,专家应当主要考察课题的成果是否有实践基础,是否有本人的实践,是否在教学中应用了。对那些纸上谈兵的课题,不管是否发表了论文,一律不予结题。平时,管理部门要检查督促研究人员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更要主动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检验改革性实验的效果并加以总结。 严把过程关。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制度,推广优秀教改研究成果,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的研究成果,应当进行奖励。教育厅也要建立成果共享与推广制度,对已经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研究成果要予以物质和荣誉奖励。对取得高质量教改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荣誉奖励。高教网上应当开辟一个优秀教改研究成果推介专栏,也可以出版优秀教改研究成果专集,还可以召开优秀教改研究成果推介会和优秀教改研究人员经验交流会。应该把教改立项研究作为教学改革和孕育优秀教学成果的基础,高校中凡是重大的教学改革,前期都应该进行立项研究,以提高教学改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凡是重大的优秀教学成果都应该有教改立项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性或关键性内容,以增加成果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提高教改研究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改研究人员和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只有让研究人员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才能保证教改研究的质量,提高教改研究的学术品位。所以,各高校应当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对教改研究课题的管理,为教改研究人员提供指导与帮助。每个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教育科学和教学改革研究机构或配备一定数量的教改研究指导人员和相应的研究指导经费。注:“高校教学创新100人”公众号后台回复“教改申报书”即可获取。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共130个 | 第三、四、五届全国高校青教赛(一等奖+二等奖)课程实录视频汇总
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误区以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PPT丨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的理解与体会
哈工大战德臣教授: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是怎样的?
最全丨吴岩司长2018-2022年PPT汇总
说课比赛一等奖丨说课稿及参赛PPT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