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之分析:有哪些变化?如何备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逍遥思维 Author 苏永康

全文约4543字,阅读需9分钟


导读

这两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三届大赛在分组上有重大调整,加强了对“四新”的要求,同时增设“课程思政”赛道,总名额进一步增加到406+60名,教师的获奖机会依然在增加。


以下结合大赛文件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抛砖引玉而已。


作者丨苏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运行主管

来源丨逍遥思维


01

分组


以前大赛分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二个赛道,每个赛道分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三个小组,共计6组。


新的第三届比赛则是这种风格,共计18个组,变化还是很大的。



看一下前二届大赛的获奖名单,我们发现工科类课程明显占优,而文科类课程不占优势。尤其是一等奖课程,第一届大赛只有地方高校副高组文科占优,第二届大赛理工类占优趋势也很明显。(其实不分学科的教学比赛中大都如此,比如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估计工科课程的一等奖竞争会加剧。


而此次分学科比赛,对文科课程来说肯定是一个好消息。以前文科课程老师总是在担心(理工类)评委问文科课程如何体现高阶性和挑战度,现在由于学科分开评委分开,这个问题应该不太会反复出现。文科课程的一等奖机会可能会增加。以前获得二等奖的老师是否可以快速跟上,功利性地争取一等奖?


医学类课程,以前的获奖机会本身就挺大,第三届估计形势差不多。


农学类课程,则是迎来真正的翻身机会,前二届大赛总共只有3个一等奖。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排除有政策性引导优势。


基础课程组,比较朦胧。行业内的评委来评审确实可能找出最好的课程。


课程思政组,众望所归,终于单独出一个国赛赛道来比赛。而且名额不是打包给的,是单独一个名额确定的赛道。不过这个赛道可能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比拼场地。强者通吃吗?


分了学科之后,可能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明显提高。毕竟都是行业内的评委,总比以前外行评审更了解课程内容。比如以前可以用知识图谱、各种整合地图来震慑一下非本专业评委,第三届估计就不一定可行。


这次大赛中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不再区分,而是混在一起。前二届大赛顶尖高校及师范类高校的表现并不好(除了两个交大、哈工大等),可能部分大牛不好意思参赛?也可能顶尖高校的科研压力太大?第三届大赛,部属高校是否能碾压地方高校,拭目以待。


以上,虽然说各学科可能机会有增有减,但只是一个趋势性判断。比如我虽然说对农学类课程可能是个利好,但由于1-5组总名额打包处理,名额肯定不会均分,就很难说各省一定能给哪些学科多少名额,很多省都不可能凑齐18个赛道。各省的自由裁决权还是挺大的,对评委是个挑战,分这么多赛道比赛,最终哪个赛道第一名能进国赛,既要考虑课程本身也要兼顾学科优势或平衡。

今天有个学校咨询:学校组织校赛名额怎么分配呢?报到省里是按职称还是打乱报过去就可以?我觉得从学校的角度,按照职称分组最简单,正高级的名额还要保证吧;其次对学校的强势学科适当倾斜、适当考虑就OK。当然不排除个别省份对学校推荐课程可能有一些学科倾向的要求。


题外话:职称分组的意义越来越不明显了,18个赛道不至于职称比例也要均分吧?三个职称级别的评分标准可能内部有一些倾向性变化,但总体差不多。而且创新大赛对促进教授上课的影响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看看顶尖高校的参赛获奖情况就知道。说不定哪天这个职称分组就变成鸡肋了。



02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总体变化不大,增加了对“四新”的要求,先上图。



课堂实录、成果报告、现场汇报三大部分,都相应增加了“四新”的具体要求。参赛的老师需要仔细研读过去几年来教育部相关的“四新”建设文件,深刻理解其内涵并融入教学,当然有很多老师可能已经在做了。推荐高教司吴岩司长的一个PPT,2022年1月13日在重庆普通本科高校“四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借用其中的一张幻灯片。新工科是提升国家硬实力,新农科是提升生态成长力,新文科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医科是提升全民健康力。学科交叉融合、产学-校企合作、乡村振兴、新实践生态将会是明显趋势。



有人可能会问,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是不是就不用考虑融入“四新”?那估计是不行的。比如大学物理,有很多老师在和新工科结合。


这个评审标准,只有40/20/40的总分,没有列出各部分的小分。目前还不知评分时是如何处理,要么是暂时还没有确定后续再公布,要么就是取消小分量度。但作为一个量规,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则不一定很合理。有详细量规,评委评分工作量将明显上升,同时也可能导致各门课程的分数较难拉开差距。看到某些一等奖课程的打分之间差距都很小,1分之内。没有详细量规,评委工作量明显下降,打分区分度有了,不过打分的随意性直线上升,评委可以根据感觉直接给一个分数。



03

课程思政


所有课程都要做课程思政,部分课程可能课程思政的特色更明显,由此单独分出一个课程思政的赛道。


元素挖掘、过程方法这部分,虽然很多老师的课程思政非常生硬,但确实有很多老师能做得比较好,实现师生相长可能是最好的境界。目前最欠缺的应该就是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了。当然这个问题本身也有争议,有人认为无法评价,有人认为不能短期评价,有人认为可以在具体情境下合理评价。我倾向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开展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教学创新大赛中,老师如果能摸索出一种合理的评价模式,可能就是一个突破。



04

以学生为中心


大家都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大赛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那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可能很多老师不一定清楚。


我还是要重提一下我以前的一个定义:终身点。每门课程需要找到这个点,聚焦于学生应对高度不确定的未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沟通、有效互动、勇敢。。。。。。当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形成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定向。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有同理心,充分了解学生。以下列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5个要素。



以学生为中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用评估,以评估为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任何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都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05

课程目标


很多老师的课程目标依然不太规范,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我看到今年二位获得国赛一等奖的课程,虽然经历了省赛和国赛的洗礼,其课程目标的写法依然值得商榷,如价值目标对应着认知领域分类,如事实性知识只对应着最低阶的记忆等。建议老师还是仔细研究下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



06

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大赛文件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在实际评审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没有体现出来。目前看到的一些获奖课程,更注重于教师的“教”,把传统教学不断优化,推崇内容为王,信息技术的融合虽然表面上有但其实可有可无。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做的是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在做的,原创性及突破性的创新很少。我觉得,确实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创新在10-20年前也可以实现,对技术时代的敏感性较低。


混合式教学有很多种模型、模式,有的属于持续性创新,有的属于颠覆性创新。今年大赛很多老师都在做混合式教学,但相当一部分属于持续性创新,对课程的支撑仅仅是锦上添花。


教学创新大赛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本身也很谨慎。我一直说教学创新大赛是“守正创新”,更看重的是守正,而创新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今年国赛决赛现场就有评委挑战数学老师,说数学课不能做混合式教学。也有评委质疑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太低(20%),如何保证学生能参加考试?


我们假设一个情况:国内四校“清北复交”,某门课程内全部为尖子生,老师可以借鉴密涅瓦大学的课程设计模式,完全不讲课,使用技术工具,通过问题、互动、讨论、报告等来上课。这种模式很有可能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这种课程来参赛,一定能获奖?我看不一定,因为从评分标准上来看,能否大规模推广?教师不讲课?这些都影响成绩。


目前高校有一些老师依然停留在“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这个问题,这个都没有达成共识。好多老师还在为“大班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活动将占用大量时间导致知识点无法讲完”这些问题而发愁。但我们应该注意,时代已经来到了学习技术时代,现在是急需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时候。


疫情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什么影响?教学效果下降了还是提升了?有没有相应的改革创新?


混合式教学(学习)将是高等教育的常态,而不会仅仅停留在新常态。建议老师多深入了解:以评促学(为学)、主动学习、学习社区等。



07

随想及展望


(1)教学改革还需基于一定的教育(哲学)理论指导。经常看到很多老师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而不同的策略其背后的哲学理念可能明显不同,需要合理应用。如启发式教学基于理性主义,实物教学基于经验主义,做中学基于实用主义,PBL基于建构主义。


(2)具身认知是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具身设计:技术设计、具身环境设计(物理空间、虚拟空间、虚拟虚实混合空间)、教学设计。生理体验和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3)教学一致性原则。很多老师对这个原则不太敏感。比如工科课程经常会有老师确定课程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但却没有仔细分解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有哪些要素、如何设计各类活动来合理支撑、如何设计评估来促进学习等,导致我们看不到这个目标到底如何实现。常见的还有:工程思维、创新思维。。。。。。


(4)形成性评估(评价)。很多老师认为自己做的是全过程精准评价,但如何定义精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还是评价学习、评价项目本身是否合理、评价数据本身是否有用?比如有老师根据学生看视频的行为数据来简单评价学习情况,但是如果学生看纸质教材呢,这些离线数据有收集吗?


个人建议在一致性的基础之上,考虑设计形成性评估,或以评为学,建立评估与学习之间的紧密关系。


(5)混合式学习。回归正题,这里不提混合式教学,而是提混合式学习。具体原因可参照我以前的公众号文章。正如主动学习是教学策略,而不是“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样,混合式学习也是从教学角度出发的一个名词。


(6)教学创新方向。教学创新应更多地向未来学习,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入,但不受技术的控制。教学的本质依然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以学生为中心,大家可以考虑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撰写“学习方案”,不用写“教学方案”,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今年的大赛,大家可以考虑:数据模型、真实性、跨学科、个性化、开放工具、虚拟生态、具身设计、实证研究、价值评价等。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重磅!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官宣:将设“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赛道


案例分享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学设计案例


收藏丨省级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件分享(共20份)


深度丨赵炬明教授: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评价?(评价量表、成果档案袋......)


收藏丨不收版面费的期刊投稿方式大全


课题立项申报书中常用的9张研究思路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