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连读国科大!这是什么神仙师姐?
今天
官微君继续为大家介绍
一位励志师姐
3年深职学习生涯
她将专升本同步进行
毕业后入职华大基因
半工半读
最终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
硕博连读
她就是深职大食药学院
优秀校友——
邓秋婷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她的成长故事
走进她的心路历程吧!
邓秋婷 个人简介
液滴内高通量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同时测序技术主要负责人;
2013.9-2016.6,就读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
2014.9-2016.12,就读于深圳大学金融管理班(本科);
2015.12-2018.10,就职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母婴所—细胞与发育实验室;
2018-至今,就职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所—细胞数字化中心;
2019.9-至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硕博连读);
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共同一作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成长经历
十年前,一位刚刚成年的女孩步入了深职校门,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物学的热爱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求学奋斗之路。
2013年,邓秋婷成为了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三年里,她认真学习,感受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大精深,并自行制定了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为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工作者而持之以恒、不断奋斗。邓秋婷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听取专业老师杨剑的建议,报考了专升本,并在校内完成了专升本课程。在专科毕业的同年12月,获得了深圳大学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2018年,邓秋婷在同门师兄的推荐下,入职华大基因工作,半工半读积累经验,并成功于201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硕博连读。读博期间她身兼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参与重要课题项目并顺利结项。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共同一作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人物访谈
Q
在母校求学时,你有制定未来目标和详细计划去实施吗?
深职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对我来说是很充实的,我成长的几个关键阶段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学校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个人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一的时候我就学习了生物学的基础课程,其中包括生物化学与技术、基础微生物学、基因操作技术等,在生物技术专业老师们的系统指导下,领略到了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大精深,并坚定了以后要走生物这条路线。
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学习到了如何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长期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生命科学领域的工作者,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
在认真学习学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夯实实验技能,同时也报考了专升本,课程是在校内完成的,这样就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思花在专业课上了。16年专科毕业的同一年12月,也拿到了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母校为我们提供的实习机会也是短期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关键节点,能获得实战经验,并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去,工作后,也有过不少的短期目标,如掌握前沿技术、学习R和python语言,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如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去阅读领域内的高质量文章以确保自己对相关领域进展能有所把握。
在做每个项目时都着重去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和能力,主动寻求资源去解决难题,不断去修正自己的短期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计划,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这些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逐步实现长期目标。
Q
你的大学生活有哪些学习经历或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在深职大的学习生活经历
我想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扬帆起航
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从几个维度来讲
01
首先是我的领航人,包括杨剑、张丽君、王妍以及黄志立老师等,在老师们的系统指导下,我对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实训月”强化训练,理论和实验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02
第二个维度是我们学校其实和企业结合得十分密切,比如学校举办的文化大讲堂,当时是请到华大基因的杨焕明院士为我们讲座,介绍现代生物前言知识和华大基因创新文化,我的顶岗实习也是在华大进行的,学校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03
第三个维度是在学校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参加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让校园的生活更加充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的两位指导老师杨剑和王妍,记得很清楚在西校区篮球场旁边,杨老师鼓励我和另外一位同学考研,这对当时刚上大二的我们来说,考研是想都不敢想的,这让我了解到人生充满无限可能,不能止步不前,自此之后,在我的心里面就埋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可能杨老师已经不记得这事了,但我觉得这事对我影响还蛮大的。于是在大二上学期,我果断地报考了学校提供的专升本。
Q
在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里,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坚持下去的?
这里我想用一个词,蓄势待发。
在同门师兄的推荐下,我加入到华大基因学习和工作,那会我的实习和转正薪酬是低于平均水平的,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呢?其实刚毕业那会我也没想太多,作为一名职场小白,只是想着尽可能多一点积累工作和经验。
那时我也从养细胞做起,这正好跟我当时在深职“实训月”学到的是相同的,当时是跟着王妍老师在实验室学习小鼠解剖脾脏,分离新鲜小鼠脾脏细胞以及细胞培养和传代冻存实验等一套系统的细胞建系技术,而学到的这个技术正好应用我的工作当中,渐渐的,我的工作内容从单一化变得多样化起来,承担的角色也多了起来。
我不仅见过凌晨四点的月亮,还见到了早上六点半的日出,在这里并不是说鼓励大家熬夜,只是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很热爱的话,真的是可以为之努力奋斗的。
在华大六年的时间里,难忘的事情有很多,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大家为了项目在一起奋斗的“同吃同睡”的日子。为了项目的进度,在基因库的各个会议室里开展“游击战争”,如果在基因库看到有抱着电脑、被子、枕头乱跑的,那一定就是我们了。
回头再看这段时光,很累,但也是进步最大、收获最多的一段时间,也慢慢地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种充实的感觉,只要敢想敢做,就有舞台,我们深深热爱这个舞台,也舍不得更离不开这个舞台。
Q
能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你的学习工作状态和科研方向吗?
目前从事的工作中带有学习、学习中又带有工作,在这种模式的熏陶下,加上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我慢慢地成长起来。
目前我所做的方向是研究院的核心方向,主要负责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开发及应用,博士期间的课题方向为胚胎发育的细胞命运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我在60个人的项目组里是核心骨干成员,除此之外,在项目经费申请及项目执行方面还参与深圳发改委工程实验室“深圳创新分子诊疗技术工程实验室提升项目”和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高分辨时空单细胞多组学技术解析恶性胶质瘤与神经元间的互作机制”申请书撰写、材料准备,其中第一个项目申请到的资金有500万,并且已经顺利结项。
我们团队中许多成员都是学生,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并倾注了很多业余时间到困难的科学项目当中。有时我们会因不同的想法产生争论,但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我和项目组的小伙伴在实验室的研究中都有明确的分工,我们总是互相照顾,并在需要时为彼此提供帮助,这也是我最珍惜的地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比较好的科研成果。
Q
你对接下来的人生有什么期待或计划吗?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说的?
从开始接触生物技术到今天,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有非常有希望的方向。未来我致力于成为一名生命领域科研工作者,能不断从探索未知或攻克难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但科研工作毕竟经常要与挫折为伍,过程也很需要耐心,所以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是最好的。除此之外,保持规律生活,劳逸结合,身体好、学习好、科研好。
我想对师弟师妹们说:从母校毕业已有7年,感触最深的是,要敢想敢做,害怕来源于未知,当遇到难题时,迎难而上,可能会发现没有现象中的那么难。另外就是付出与努力是成正比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无用功的焦虑,可以有适当的压力,慢慢沉淀自己、充实自己,也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回报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像我不适合去做演讲,但也没关系,尽力而为就好,希望师弟师妹们未来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闪闪发光,不负青春,不负未来,希望未来我们都能够在顶峰相见!
邓秋婷
用自身的成长经历作书
告诉我们
心怀梦想 持之以恒
精彩人生就在前方
加油 深职er
请相信
你的梦想会通过不懈努力实现
请相信
你的未来会闪闪发光!
查看更多
策划:党委宣传部
图片:受访者本人提供
设计:李秋燕
编辑:陈家慧
责编:肖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