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e购商城将停止运营!银行集体折戟电商之路,许多平台销声匿迹

冯樱子 华夏时报 2022-11-09

华夏时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在互联网电商积极为“618年中大促”造势之际,银行系电商购物平台却集体冷却,甚至按下了“暂停键”。
近日,工商银行分别发布两则公告指出,其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以及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将于6月30日24:00时停止。
至今,银行系电商平台已经步入了第10个年头。很多平台已销声匿迹,只有少数还在运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与电商企业相比,银行的管理体系、文化理念、成本管理等模式完全不同,所以可能并不适合发展这一业务。

工行将停止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


近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该行将于6月30日24:00停止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其中,个人商城的服务将全部停止,如用户需要进行积分兑换、购买贵金属和公益捐赠,可以登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办理。
除了关停个人商城服务之外,工商银行还将停止融e购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票据经纪、工行集采、司法拍卖等服务功能入口迁移至工商银行门户网站首页。
工商银行客服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业务调整,本月底,融e购单独的APP、线上网页版的融e购以及微信端的融e购都将停止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工商银行“融e购”电子商务平台于2014年1月12日正式营业。运营至今已8年之久,发展成为涵盖B2C、B2B等业务且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电商平台。
融e购曾一度被誉为银行布局电商业务的龙头范例。其中个人商城汇集数码家电、汽车、金融产品、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珠宝礼品、交通旅游等十几大品类,数百个知名品牌,近万件畅销商品,支持工商银行用户积分抵现支付订单。
实际上,融e购自一推出就被寄予厚望,2016年该平台全年累计实现交易额破1万亿元。工商银行融e购相关负责人曾解释,从银行长远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借助电商平台将银行服务前移,增强企业、个人客户的粘性,同时渗透到消费和销售端,通过掌握和了解个人、企业的采购、销售、消费等交易数据,结合银行已经积累的金融数据,可以更好的发展相关金融业务。
然而,融e购很快就迎来了发展瓶颈期,交易额增长缓慢。根据工商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平台全年累计实现交易额1.03万亿元,2018年交易额1.11万亿元。2019年后,融e购交易额再也没有被披露过。而该电商平台为工商银行带来的营业收入也未被提及。
但业内普遍认为,银行成立电商平台并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将平台变为形成和客户联系的纽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电商业务并非银行营收主要来源。商业银行发展电商主要是国内电商线上零售保持强劲增长;银行拥有庞大客户、便捷支付结算和品牌优势;通过发展电商拓展业务增长点、增强客户粘性及获客等。
其实早在2021年12月29日,工商银行就对融e购个人商城的部分功能进行了调整,关闭非自营商品或服务的纯现金购买模式,消费者在融e购购物时需要支付不低于1元的个人综合积分(667积分)。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工商银行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逐步在将融e购业务进行冷却,究其原因就是该平台的影响力不是很大,运营成本较高。
“近期能看到银行APP进行整合,以一个入口承载用户需求,银行系电商的部分业务在其他入口也能被消化。”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关闭融e购应该属于一个正常的市场化下选择的行为,也标志着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更务实的阶段。

银行系电商集体“冷却”


此次工商银行融e购业务的调整,备受市场关注。其背后折射出整个银行系电商的发展现状。
10年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银行面临着种种新问题。如何挖掘网上年轻的新客户影响着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一家国有大行董事长曾感慨地说,面对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会有危机感。
在此背景下,建设银行在2012年成立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开启了行业发展先河。此后银行系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光大银行购精彩等平台纷纷上线。
从运营模式来看,银行系电商平台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仅做B2B、第二种为仅做B2C、第三种为综合的“B2B+B2C”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生产链的综合服务。
这些银行系电商曾一度被视做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的有力对手。主要是因为银行拥有丰富的C端、B端客户资源,可以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资服务的收入等。
但前者不论在上线时间还是整体发展规模上都处于弱势。目前,不少银行电商平台已经销声匿迹。
今年以来,银行逐渐将电商相关业务剥离。如农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现为“兴农商城”)在今年1月1日后,由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平台运营主体自今年4月25日起,变更为建信金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跨界做电商在消费场景、客户体验上竞争力相对不足,相应人才储备欠缺,市场竞争方面偏向保守。虽然电商为银行带来数据、一定数量的中间业务收入,但同时也面临假冒产品、消费这投诉纠纷、市场品牌声誉等风险。
“此前银行希望模仿电商平台,从电商出发逐步演化出金融服务,由此形成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闭环生态,由此在场景更具竞争优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但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与电商企业相比,银行的管理体系、文化理念、成本管理等模式完全不同,所以可能并不适合发展这一业务。
随着时间的发展,银行的竞争重心正在发生调整。曾刚认为,对于银行来说,做一个大而全的电商,可能不如在App上做一个开放的生活场景。例如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App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生活场景,通过给客户提供便利和优惠,增强客户黏性和提升活跃度。

本期编辑:方凤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爆仓不断,屡创新低!美国通胀过火,比特币遭殃?

蔡鄂生数罪并罚被公诉,已退休9年

唐山打人者陈继志妻子:我们等着看通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