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我现在一边参加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投递简历,一边继续备考,等待参加选调和省考。”刚刚参与完国考的2024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张航(化名)已经再次开启了求职新征程。
张航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最近参加企业招聘会发现,来招聘的公司很多,但可选择的岗位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可投递的岗位待遇普遍差强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同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反映,投简历后往往是没有了后文的。
“相比于女生,作为男生找工作应该相对轻松一点,但是压力还是感觉很大。”张航说。
值得一提的是,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11月29日消息,近期,包括浙江、湖南、广西、陕西等地集中发力,多措并举持续稳定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当前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较大,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青年就业者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稳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破解就业难题,短期靠拓岗稳岗,长期靠经济发展。
张航在考虑就业方向时认为,自己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更适合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且相比于企业,稳定的公务员更符合自己向往稳定工作的求职诉求。与此同时,家里人的意见对自己也有很大影响,他们也更希望进入到体制内。
“但是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越来越多,进面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备考压力很大,而且研究生的科研任务比较重,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备考和求职的时间。”张航说。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类型偏好方面,国企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6.7%,反映出求稳心态。而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上升到57.6%,而慢就业比例上升到18.9%。相比之下,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也下降到4.9%。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为909万人,并在2022年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上升到1158万人。据推算,2024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或将达到11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繁重。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速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就业缺口。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知名评论家解筱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门将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力冲刺、加密服务,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就业。接下来,将提前安排2024届毕业生招录招聘工作,在稳定公共部门就业岗位的同时,落实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激励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针对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共青团中央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对象,组织全国3.7万名高校团干部、区县团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共青团成功帮助10.6万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023届毕业生8.98万人,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1.62万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青年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推动青年就业扩容提质;支持地方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强化返乡入乡创业平台保障,激发青年创业带动就业活力。
另一方面,各地方加大协同发力,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如浙江通过组织专项招聘稳岗拓岗、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等举措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湖南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岗位招录、数字赋能和载体建设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西高频举办招聘活动、创新也是招聘模式、抓好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力;陕西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建立联动服务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捷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本期编辑:刘锦平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