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鑫宇真实死因公布,录音笔内容曝光:原来,最重要的一点彻底被忽视了

小腰鼓 2023-05-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脆皮先生 Author 脆皮先生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

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1


我是脆皮。

一切,尘埃落定。
              
就在刚刚,胡鑫宇事件发布会召开,公开了很多未知的信息,回答了记者提问。

100多天的等待,真相终于清晰。

没有那么多魔幻的故事,胡鑫宇是自缢身亡,尸体发现地点,为原始第一现场。



我全程听了发布会的直播。

发布会上公布了非常详细的尸检细节,确认了胡鑫宇系用鞋带自缢身亡。

公布了胡鑫宇生前笔记、家长老师的沟通细节,发现胡鑫宇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强烈自我否定、抑郁倾向。

公安部门也在家属、律师的见证下,对录音笔的数据进行恢复,经声纹鉴定,确认胡鑫宇的两段音频,清晰地表达自杀意愿。

征求了家属的意愿,在发布会上,这两段音频的摘录也被公开。


而关于搜寻的盲区、网络上的各种谣言、阴谋论,发布会上也做出了详尽的回复。

公安部门也已经对部分故意编造、散播谣言、伪造视频等虚假信息的网友进行逮捕等处罚。

整场发布会,解释很清楚,基本网络上的疑团都得到了回答。

不知为何有点唏嘘,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的成都49中事件。

一样的舆论爆炸,一样的各种猜测、阴谋论,最终不得不将死亡细节赤裸裸地暴露在大众面前来佐证真相。

但事实证明,有时真相,没有那么多的魔幻。

可恰恰如此,却让人更加难过、感慨。

在频发的青少年轻生事件里,人们宁愿相信那些魔幻的故事,也不愿相信一个孩子真的会失落、绝望、头也不回地离开。

这背后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逃避呢?

一场场现实的悲剧,足以扎痛有人的心。

有些真相,是时候该面对了。


2



这几天,从官方和媒体的通报里,有很多细节刺痛了我的心。
                                                   
学习问题上的屡屡碰壁、和家人争论的去留问题、青春期懵懂的情感……

在成人眼中,这些或许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这些烦恼已足以影响他的生活。

失眠、抑郁、几次的跳楼轻生迹象,录音笔里的崩溃,写下的那句:“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


那些别人眼中“孩子的矫情”,正在一点点压垮他。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胡鑫宇身上。

如今青少年轻生状况频发,我们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的世界绚烂美好。

但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积极地消化一切。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里指出:我国目前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

但是,无数成人面对青少年自杀,往往会冷冰冰地说出那句:“至于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

当一个人说出这句话时,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和那些几近崩溃的孩子共情的能力。
而很多时候,恰恰就是这种不理解,才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考试、作业、父母、升学、情感……有太多的东西,会压得懵懂的他们喘不过气。

而生命教育、自我认知、沟通的缺失,会让他们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他人。

孩子已经表现出的崩溃,可能不是在和你幼稚的赌气,而是在向你求救。

压垮他们的,从来不是那唯一的一根稻草,而是一直以来,被忽视的每一根。


3



如今,一切基本尘埃落定。

网上的纷纷扰扰几天就会消散。可有些人,或许永远都走不出来。

这100多天,一直有人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着胡鑫宇的父母。

说他们想讹钱,说他们隐瞒真相;说他们利用网络卖惨蹭流量。

今天真相公布后,我翻看评论,也有人调转枪口,用最狠的言语说胡家父母“浪费社会资源”,指责他们才是导致胡鑫宇死亡的“第一凶手”。

这一句句,真的像刀一样扎在所有父母心上。

这100多天里,我看着胡鑫宇的妈妈头发越来越白,精神越来越差。

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

因为我知道,旁观者的安慰很无力,可他们真真切切的失去了孩子,以后的日子会像是走进了一条暗无天日的隧道,很难真正走出。

我也根本说不出苛责的话。

因为我知道没有人比他们更自责、难过。

这场悲剧,很难把责任归结到某一个人身上。

我心疼家长,更心疼孩子。

谁都没有错,谁都又像是有错。

于是后来我才明白:或许为人父母我们该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和自己和解。

接受我们的孩子,可能达不成期待,接受每一个人,都可能一辈子普通、平凡。


4



很久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儿子是学渣》。

父母都是985的博士、硕士,两个学霸以最科学的方式生下了一个儿子,对他满怀期待。

可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他们发现,无论他们付出再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他们的孩子,也是个“学渣”。
他们的孩子也在自责中很“听话”,努力的学、努力的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努力的想不让爸妈失望。

可即便如此,成绩还是不行,身体、情绪也都拖垮了。

一次次的挫败中,他们开始接受现实。

而当将视线从糟糕的学习上移开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孩子有很多闪光点。

他喜欢做饭,10岁就能做很多的菜;他会主动给别人扶门,懂得共情,孝顺父母;他乐于助人、开朗活泼、很讲义气,即使成绩不好同学老师也都很喜欢他......

其实孩子的优点很多,可以前因为他那糟糕的成绩,他们几乎否定了他的所有。

而当他们接受了孩子终将平凡的现实后发现,其实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

BBC的纪录片里,曾记录了14位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孩子,56年的成长经历。

最初孩提时期,他们的理想总是伟大且美好。

可等到几十年后才发现,大部分的他们最终都做着一份普通、平凡的工作,整日为生活奔波,因琐事烦恼。

其实,谁又不是呢?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认清现实的过程。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围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尤其是在这个教育内卷的时代,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期许和不甘,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可最终发现,你的孩子可能达不到你的期待。

你所经历的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你的孩子基本一个都少不了。

这是扎心的现实,但在如今的教育里,“平凡教育”是缺失的。

大家都会不断鞭挞孩子努力做到更好,却忘了教他们该怎么承认普通,接受平凡。

大家总是教导他们要充满欲望和冲劲,却忘了教他们在平凡中找到认同感和幸福感,珍惜和感恩,活在当下。

这让身处于高压或者自我认同感模糊中的孩子,很难自我疏解情绪。

他们默认:平凡=失败。

从自我怀疑,走到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酿成了一个个悲剧。

如今一条条生命的消逝,足以让我们清醒。

是时候该重视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了。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接下来的日子里,请家长首先学会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与孩子共同寻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和意义,去和孩子探究,人为什么而活?

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去告诉他们,你的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去教会他们不仅要有追求卓越、面对挫折苦难的韧劲,更能有接受平凡的勇气。

孩子的心太脆弱,别强压太多东西。

每个孩子都该被父母和社会,温柔的疏导和托举。

愿每个人都能敬畏生命。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个人简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转载请联系脆皮先生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