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既然迟早尝试,为何不在此刻?

倪刃 黑噪音 2023-11-23

黑噪音公众号

生活在西班牙的

写作者

请长按扫码关注我

在西班牙去逛超市,经常遇到一些从未吃过的东西。尽管已经在这里生活两年了,但大部分时候买食物还是按照已知的或者习惯的去买。有时候尝试一下新的东西,也是在基本认知范围内的,那种完全无法猜测其味道,或者看起来很古怪的食物,很少尝试。就像在超市的海鲜区,就有许多不认识的鱼。那些鱼的名字也奇奇怪怪,因为西班牙语的名字就够难认了,在巴塞罗那标注的通常还是加泰罗尼亚语。不买吧,挺想尝一下;买吧,怕不好吃,耽误了一顿饭。
超市里陌生的鱼。


在一些零食区、面包区也一样,仅凭样子是判断不出来味道的,只能吃了才知道。有些食物包装又有点大,万一味道不习惯的话,扔了又可惜,还得继续吃很多次才能吃完。

在某一天,我面对一种西班牙特有的超市小吃,犹豫一会儿然后还是决定离开。离开后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这辈子终归会尝试一下这个吃的,对不对?

“是的。”我心里答道。“这种经典的西班牙食物,我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尝一下。”

“那为什么不是现在呢?”我继续对自己说,“既然终归要尝试,为何不在此刻?”

那一刻起,我好像拥有了一种固定的信念。从那之后,无论是在餐厅点一道未知的西班牙菜,或者在超市买东西,每次犹豫的时候我都会以同样的方式问自己:这辈子一定会尝试一次的对不对?如果我觉得是,那我就买了。

这次和下次的尝试,有什么区别?并没有——那为何不在这次?

自从有了这个信念,我似乎减少了很多购物方面的内耗。

后来,这种心态又推广到了其他事情。犹豫要不要去玩一个梦想已久的东西,总是告诉自己:既然一定要玩,那就现在去玩;犹豫要不要写某个主题的文章,又怕现在积累还不够,就对自己说:既然一直想写,那就现在写,写得不够完美不重要,因为永远都不会完美;犹豫要不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我总是会想好难啊,以后再说吧,每逢此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拖到以后除了浪费时间,做决定的艰难程度不会有任何改变。

OK,那就立刻决定了吧!

我害怕自己变老,不是因为肉体的衰老,而是心态:心理老去的人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容易害怕做事情瞻前顾后,总怕承担更多的代价。犹犹豫豫之间,浪费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我曾经不是这样。那时候想到的事情就会立刻去做。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不好,我立刻修改简历、海投,寻找更好的公司。当时的心态就类似于:一定要换工作是吧?那就是现在了,往下拖没意义。

后来觉得工作996和被老板PUA太惨了,就又想:这种生活他妈的不想过一辈子对吧?那就现在另找出路。

于是立刻开始学习怎样创业、怎样开餐厅。坦白讲那比996的工作还要辛苦,但自由的感觉胜过一切。

后来赚了一点钱,2017年的一天,我站在餐厅门口发呆,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一直想去看巴塞罗那的比赛,想去亲眼看梅西,我也一直想去欧洲旅行,为什么不立刻就去?在等什么?怕店里没我管理不好?怕需要花很多钱?还是怕英语太烂?我想了想,这些完全是借口。

欧洲是这辈子一定会去一次的对不对?OK,那就是现在了。

于是立刻开始上网查怎么办签证、买机票,一个月后,我就得到了申根签,然后第一次出国旅行,独自玩了20多天,见识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经历了无数有趣的瞬间。我永远记得飞机落下后我踏上罗马的土地的那个时刻——我在欧洲了,书里看过无数遍的欧洲,古老城堡和教堂的尖顶就在眼前。

我也永远无法忘记走进诺坎普球场时热泪盈眶的瞬间。

 幸运地见证了梅西的第五百粒进球。

那趟旅行对我意义深远:第一次脱离了自己的文化圈,置身于另一个迥异的文化圈,那种感觉是看一万本书都得不来的。

另外,我的花费也比预期中少很多,语言也没有成为我很大的障碍,店里没有我运转的也很好。这次经历让我见识到了“说走就走”的魅力——原来你生活中所有拖延的理由,都只是不愿面对未知的借口。

2019年,在忙碌于生意的时候,我又一次突然想:不是一直想去日本看一眼吗?为什么没去?其实是因为我觉得太容易了:日本那么近,签证也好办,就总觉得以后闲了再去吧。可是为什么不趁自己年轻就去呢?以后再去感觉肯定不一样。

于是再一次立刻办了签证买了机票,又进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我甚至深入旅行到日本的偏僻乡村,日本的文化和文明细节,令我惊讶、惊叹。

《东京塔》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终于亲眼见到它。

刚从日本回来一个月,疫情就爆发了——是的,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有想法就尽快做。我至今还是很感激自己当时的决定。

最后就是2021年,正处于疫情中期,当时中国已经基本不需要戴口罩,但国外正是“德尔塔”肆虐的时候(就是让印度人烧尸体的照片广为流传的那个恐怖病毒版本)。

但当时我已经计划好的西班牙留学计划,已经因为最严重的疫情耽搁了一年。2021年的春天,我决定再次启动那个“说走就走”的心理机制。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你是不是脑子坏掉了,这个时候跑去欧洲?毕竟当时的国外在人们眼中就是“地狱”,到处都流传着最可怕版本的病毒,每天都感染数百万人,每天都在大量死人。现在去国外,不是自己找罪受吗?最起码再等一等看情况嘛。

但是我想,还是不等了。病毒没有那么可怕,我也可以戴口罩和做好防护。但是再等一年,我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拖延时间造成的恐惧和焦虑,对我来说远大于病毒。

于是,再次出发了。整个旅程要克服非常多的政策问题,提供各种检验报告,还要冒险——万一因为任何政策因素无法在欧洲顺利入境,当时想从欧洲回中国可就麻烦了,难度堪比登天。毕竟当时无法回国的游客在各国机场“流浪”的故事我也看到过许多,还是有点害怕的。

一路惊险、冒险,加上运气,也伴随着病毒压迫下的紧张氛围,最后、终于,我和妻穿过了西班牙边检的大门。每次回忆那段故事,我都心有余悸,但同时也觉得,运气似乎真的会眷顾有勇气的人。

国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欧洲最大的中转站之一阿姆斯特丹机场空空荡荡。许是在西班牙这两年有点习惯“躺平”了,我居然对要不要尝试一个新的食物开始犹豫,开始因为一些小事而纠结。
“不不不,一定要避免生理年龄增加带来的‘心理老去’的趋势,保持以前那种行动的力量。

终于过上“躺平”在地中海畔的日子。我的人生远远算不上成功,因为这几年的自我折腾与经济环境,一没钱、二没房、三没车。但因为之前的不断尝试,我收获了勇气。是勇气让我的人生虽然不成功、但至少变得多彩有趣,也是勇气让我从中国曾经最贫困的地带长大,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最终在地球的彼端重新开始新的征途。所以,我感激那些尝试——正是那些无数个“立刻行动”的时刻,让我获得了各种美好的体验和经历,积累了更丰富深刻的认知。对目前的我来说,这些认知远比房子车子重要。相比尝试带来的风险,犹豫是更可怕的东西。我看过许多70岁左右老人的采访,绝大多数人的遗憾都是年轻时因为犹豫和害怕,没有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不希望自己在70岁的时候,也一样懊悔。所以,既然迟早尝试,为何不在此刻?(除特殊说明外,公众号内所有文章配图皆为自己手机拍摄。)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往期推荐

1. 外星人存在?美国宇航局、美国海军、哈佛教授,都基本确认

2. 从欧洲人的亲子关系谈谈“松弛感”

3. 在西班牙看《奥本海默》,那些哭笑不得的体验

4. 李佳琦怎么也有爹味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