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汉字的前世今生“燃”到了!

简小牍 简牍学 2023-05-17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吧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简牍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被汉字的前世今生“燃”到了!




你知道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可以被逐一拆解吗?

在汉字漫长的演变历史中,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誉为“字圣”。


近日,总台《典籍里的中国》热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带观众领略古代先贤的智慧,破解文字密码。↓












01











011900多年前

古人用的字书是什么样的?




作为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正篆,1163个古文、籀文等重文,提炼总结出540个部首,形成了一套形义结合的汉字系统。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通过《说文解字》辨认一些数千年前的古文字。


举小篆的“”字为例,据《说文解字》记载:“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字形采用“宀、人、茻、仌”会义,表示用草褥垫盖,字形下部有“仌”表示天气冷水结冰。意为结冰的天气下,一个人蜷缩在屋内的草垛中,依然觉得寒冷彻骨。



再比如嘉宁的“”字,《说文解字》中说:“美也,从壴加声。”其中,“美也”是美好的意思。“从壴”,即“壴”是“嘉”的部首。“壴”是“鼓”的古文字字形,代表一种喜庆的氛围。



其他从“壴”的字,如喜庆的“喜”,敲锣打鼓的“鼓”,都跟喜庆和美好有关。











02





将汉字编成体系

许慎经历了怎样的推演?




《说文解字》的问世并非偶然。


相传黄帝时期,中华文祖仓颉始创文字,西周太史籀效法仓颉、改进文字,由他整理的字体被称为“籀文”也就是大篆。秦相李斯与同僚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留下小篆


汉朝时期,隶书成为书写的主流,却产生乱讲汉字的现象。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就是为讲明先贤造字的意旨,编著《说文解字》。他从小就广泛阅读经书,后拜在东汉名儒贾逵门下,是贾逵非常得意的弟子。担任太尉南阁祭酒期间,许慎校对经典、钻研文字,立志撰著《说文解字》。



为了显示出造字本身的含义,许慎在编著《说文解字》时,编排了540个部首,对文字的形、音、义进行系统化说解。可以说,许慎就相当于一个“人脑检索系统”。


点击视频

看许慎如何将汉字编成体系👇











03





“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

用数字化手段“说文解字”




作为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说文解字》流传千年,被无数学者传抄、学习、辑录。


诞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徐铉、徐锴兄弟二人,一个校订《说文解字》,一个作《说文解字系传》。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版本,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清朝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学问大盛,出现了以段玉裁等人为代表的《说文》四大家。而甲骨文、贾湖刻符的相继发现,让文字溯源又进一步。


如今,后世专家学者,已在电脑里建构数字化“说文解字”。随着“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上线,文字的学习得到传承。


如果许慎看到这些研究成果

会是怎样一番心情?点击视频👇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上交大博导:论文如何定向选题和谋篇布局与精准投稿


学术讲座 |985博导谈论文定向选题与精确投稿技巧


4.5读书特辑 | 裘锡圭:谈谈学习古文字的方法


2023年西北师范大学各学院硕士研究生预复试报到一览表


考研复试攻略,请查收!


4月4日-4月9日讲座38场!《说文解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当众讲话的能力等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简牍学】立场。





END

编辑:邱淑梅

审核:相子怡

来源:“新闻联播”公众号

扫码关注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