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负数”:秦陵考古改写认知,又一发明领先世界

简牍学 2024-02-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百家杂评 Author 百家杂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简牍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组建了若干微信群,每年开放1次,每人只能进一个群,若已进入我们的微信群系列,请不要再加。资源有限,望理解!


下列四个群还有部分名额,限时开放

1.语言学3群;

2.简牍学2群;

3.文学艺术群;

4.哲学教育群


请在公众号界面回复“加群”,获取进群信息~(不要发私信)





所谓负数,表示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属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根据九章算术记载,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负数概念,包括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九章算术成书于一世纪,西汉早期张苍(荀子学生,李斯师弟)、耿寿昌曾对其进行过增补删订。因此,九章算术最迟始于战国时期,成书于公元一世纪。

问题在于:以文献记载来看,只能确定“负数”概念最迟始于公元一世纪,但这个时间点是不是准确呢?秦陵考古取得重大发现,改写了我们传统认知,中国“负数”概念产生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

秦陵考古重大发现

2005年,为配合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的建设,陕西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

该遗址曾被严重盗掘过,但依然留下了很多文物。其中,在直通大墓椁室的早期盗洞内,考古发现一批制作精良的象牙算筹(算盘出现前的计算工具),其长短、粗细近乎完全一致,因为含有少量残断者,最终学者判断总数有60余根,属于放在棺椁内的墓主贴身日常珍贵用品,被盗墓贼转移到盗洞而没有拿走的部分。

如果只是象牙算筹,其实并不稀奇,因为中国早就发现过战国算筹,但神禾塬算筹却独一无二,因为分别具有红、黑筹身。学者将之分为三类,即1根素白筹、30根红白筹、28根红黑筹(见上图),其中红白筹的红色涂两段、红黑筹的黑色涂于中段,不同颜色之间都存在一圈极细的刻槽分界线。

根据文献记载,魏晋学者刘徽是引入负数概念的第一人,他在注解九章算术时写道:“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简而言之,刘徽不仅给了正负数定义,而且还指出魏晋时用赤黑区分正负数。

但问题是,刘徽的正负数算筹颜色,与神禾塬算筹颜色有所不同,那么神禾塬算筹与正负数有无关系?

上世纪80年代,在湖北江陵张家山考古发现“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遗址”,其中出土了一批竹简,上面就有“其术曰:以今得筭(算)为法,令六十乘负筭(算)为实”等。还有西汉武帝末年居延汉简中,也有“六石具弩一,衣不足,负一筭”、“负三筭”,最终共“负十一筭”等,说明西汉早期的确已有负数概念!

综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最终学者判断神禾塬算筹是早期形态,“先秦时期正负数概念形成以及运算规则探索阶段的成果”,比传统文献记载要早200余年。

又一发明源于中国

中国负数概念的产生,主要存在两个条件:首先是周代数学极为发达,已经出现了四则运算和小数等,其中四则运算中就可能出现“负数”;其次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得失、盈亏等不同性质的情况,促使了负数的产生,比如汉代负数的运用多与考核、功过有关。

于是,最迟在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负数”概念。更为重要的是,放之世界,中国的“正负术”领先世界至少800年。

国外最早的负数概念,始于公元7世纪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比中国至少晚了800年。但很显然的是,中印相距很近,且当时丝路繁荣,因此印度的“正负术”不太可能是原创的,应该是中国传播过去的。

至于西方的负数,运用的则比较晚,直到17世纪之后才认可负数。

中世纪后,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16世纪之后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依然不承认负数是数,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

值得思考的是,16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17世纪西方科学出现大爆发,日拉尔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那么传教士来华与这些有无联系?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思考:

首先,很多人误认为数学上没有什么定理公式是中国人发明的,就彻底否定中国古代数学,但十进制、数字符号、负数、小数等数学基础,难道不是中国的贡献?其实,中国古代数学非常发达,达到了微积分之前的顶峰,只是没有将之公式化,不代表成就低。

其次,网上搜索负数起源,会出现一堆“源于古希腊”的文章,但实际上古希腊没有负数概念。现实情况是,尽管中国人发明负数是货真价实的,但偏偏一批人总不愿意相信,总把古代发明发现都要追溯到古希腊头上,才觉得合情合理,“言必称古希腊”的病态至今犹存!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赵晓斌 | 荆州枣纸简《齐桓公自莒返于齐》与《国语•齐语》《管子•小匡》


新刊速递丨《简帛》(第二十六辑)出版


202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由你提名!


62种!《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语言文字)


有些人知道挺多,但是没脑子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简牍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简牍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简牍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徐舒琦

审核:燕黎宁

来源:“百家杂评”公众号



关注简牍 研究文献传承绝学 佳作频现


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负数”:秦陵考古改写认知,又一发明领先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