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二十四、扫房子,还有些你没听过的过年习俗 | 豫记

作者来稿 豫记 2023-04-09

有人说,过年的年味没有了,年味变淡了:年夜饭从家庭的饭桌搬到了酒楼、饭店,人们不再执着于“四大件”“八大碗”之类的讲究;“飞帖”拜年的雅事早已成为一个远古的记忆,走亲访友的传统礼仪逐渐为短信、微信等电子拜年方式取代;“摇一摇抢红包”、“集福卡”的数字狂欢热潮更是铺天盖地一般席卷全国。

 

生活的变化太快,过年已经不似从前。我们念着想着的那个“年味”是不是真的变淡了?而曾经的“年味”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樊进举|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祭灶神、扫房

 ▼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民谣“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因而,旧时腊月二十过后,许多地方的孩子们就高兴地唱起了这样的歌谣,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回糖瓜来。


 灶祭后,便正式开始过年的准备。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民间认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民间统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其实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母亲看来,每年不过完小年,她是不会动家里的灰尘的。


母亲说:过小年,灶王爷要上天庭述职,只有等他老人家动身了,才能打扫屋檐、门窗上的灰尘。母亲就是这样按着她的节奏,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忙碌着。在我心里,小年,永远都是属于母亲的。



02

剪窗花

 ▼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也很盛行。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


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母亲心灵手巧,除把自家贴得窗花剪好贴好后,左邻右舍也有前来求她帮忙剪贴。并且她剪得非常有创意,受到乡邻们的一片赞叹声。


 

那年月,只见母亲的剪刀亮闪,葫芦娃的窗花,鹿衔草的情话故事,从古老中鲜活。让茅檐低小的玻璃窗绚丽,让农人们的眼光深邃。



03

捻灯花

 ▼


过去,春节“捻灯花”,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 “捻灯花” 就是用买来的棉纸(像一种棉布的纸,吸油性能好,旧时专门用来制作煤油灯灯捻的软纸),粘贴在预先准备好的竹签上。

 

然后再一根根蘸上油(食用的棉清油),等晾干后,每捆十根,包扎起来,待除夕的夜晚享用。

 


那时,一过腊月二十三,我就和母亲一起,每天坐在桌前“捻灯花”,一捻就是几百根。


除夕晚上,孩子们拿着这些灯花跑到大街上,点着顶在头上,比谁的灯花燃得更亮更久。

 

嘴里一遍又一遍念叨着:“灯花亮,灯花长,闻闻谁的灯花香”。随即又改词道:“顶着灯花过大年,四季平安不害眼。”那时,满条街里像燃烧着耀眼的火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孩子们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情趣盎然。他们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火把式的灯花越燃越亮,烘托着节日气氛,此时此刻,尚能听到残雪碎冰融化的声音。

 

除夕的零点,夜深人静,便是祈祷祭祀的时分。屋里院里凡是供奉神位的地方,都插上蜡烛和灯花,母亲一一跪拜祈祷。


尔后,母亲在前,我头顶灯花随其后,再到街上的土地庙等处烧香磕头。



04

打灯笼

 ▼


小年打灯笼的习俗可谓是由来已久,到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晚,满街的灯笼就像赶会似的到处游走。特别是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像一只只萤火虫前来举行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煞是热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灯笼都是用纸糊成的。

 


做灯笼的商户从地里掐来高粱格挡楗,以备制作灯笼。

 

到了农闲时节,扎成一个小小的四方体灯笼框架,然后再用印好图案的纸牢牢地粘在上面。

 

那时图案印制虽有些粗糙,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很是艳丽。有“五谷丰登”“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花鸟鱼虾”等等。

 

手里挑着灯笼的孩子一蹦三跳,高兴极了,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父母在后面紧紧跟着,一怕把灯笼摔坏了,二怕和邻居家的孩子追着跑着闹摩擦。有时万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灯笼里的蜡烛把灯笼燃为灰烬。



满街人看热闹似的拍掌哄笑,自己却哭着鼻子闹着:“再换一个,给我再换一个新的。”父母只好从命,再拿一个新的换上。

 

待正月十六,灯笼不坏也得故意摔坏,据说家里不存放旧灯笼,等来年再买新的。

 

还有的说,若挑着灯笼轰破了,在一年中不会害眼病。歌谣中“碰碰碰,碰碰碰,碰坏了灯笼做好梦”大概含有此意吧。



于是,大人们围成一圈,故意挑逗着这些孩子们相互碰撞,碰坏了灯笼的孩子哭了,而大人们却笑得直不起腰来。

 

如今,市场上的灯笼都成了电子的,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应有尽有。便宜点的几元钱,贵一点的几十元一个。而上个世纪的灯笼一元钱买十个,你信不? 



05

烤百病

 ▼


据说,过年“烤百病”是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素有“烤百病,无杂病;消灾难,财运通”之深邃思想内涵。

 

所谓“烤百病”,又称遛百病、散百病、游百病、走百病。历史上还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

 


每年的正月十六清早,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点起一堆大火。全村人早早起床,挨着一家一家地烤。


烤的家门越多越好,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不萌生任何杂病,消灾消难。

 

那些身轻脚快利索的青年男女,还会从火堆上穿越几次,以示谁跳得高、跳得远。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拿着炸好的油条、麻花之类的食品,或大年蒸的馍糕、买来的水果,用竹签串起来,放在火上烤。

 

然后再把这些被烧焦的食物拿回家,分给家人品尝,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有的还拿着松柏枝条,烤火后或扎在女孩儿的辫梢上,或插在自家的家门上,以驱妖避邪。

 

很小的孩子起不了床,父母亲就拎着小袄袄挨家挨户烤,回家后给孩子穿上。

 

烤罢百病后,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煮熟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享受着这无穷的乐趣。

 


烤罢百病,吃过饺子,一些老年人还到野外去散步,踩踩麦根、转转井台什么的。嘴里还不停地叨念:“踩…踩…踩麦青,踩了麦青不腰痛”、“转…转…转井台,转了井台好运来”等等。

 

大姑娘、小伙子会骑着车子到城里集镇上看热闹。民间的一些艺人到了这一天,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踩高跷呀、扭秧歌、背阁、抬阁、舞狮子、划旱船,让你大饱眼福。

 

而现在,这些习俗还有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点击小程序购买

↓ ↓ ↓ 



推荐阅读

河南人如何欢送灶王爷上天?

东南西北中,河南各地的老家过年一定要吃啥

 

© THE END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3783607123(微信同号)

区域合伙人招募:1851520852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