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记

其他

一天八十万人朝圣太昊陵,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为啥恁热闹?| 豫记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很多人都会在这一天剃头,俗称“剃龙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有的地方要吃捞面,面条越细越长越好,称“龙须面”。据说这天吃了龙须面,可延年益寿;还有的吃炒豆,俗话说“二月二,吃炒豆,人不得病地丰收”。二月二这天起,河南很多地方还会举办庙会。我国会期最长、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间庙会——太昊陵庙会就从今天开始持续到今年的闰二月初三。撰文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正月压轴古庙会:东西南北都看遍,不如滑县道口转一转 | 豫记

每年正月二十七到二十九,豫北地区正月里的最后一个庙会“火神庙会”在名镇道口举行。“东西南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会转一转”,接下来几天要是想来道口凑凑古庙会的热闹,那就要摩肩接踵了。2017年道口镇古庙会名镇除了有名会,还有名吃。“道口烧鸡”,早已成为豫北传统美食的一个符号,如果没有繁忙的大运河与船上的官兵商贾,也难以成就“道口烧鸡”的美名远扬。道口名镇,名副其实,所在地滑县,春秋时卫国的都城就在这里,卫懿公的“仙鹤宝贝”,就是在这里飞来飞去。滑县还是商鞅的老家,瓦岗寨的“土围子”之所在,这里还有明福寺塔、欧阳书院、白马城等重要的历史遗址,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袁绍、曹操、宗泽、欧阳修、司马光均在此地担任官职。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也留下咏滑名诗。撰文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长垣一老板7300万重奖员工,单人最高500万,啥来头啊? | 豫记

过年期间,一个公司的年会视频广为流传:现场年终奖堆成钱山,单人最高500万,还有限时十五分钟数钱活动,数多少,领多少。视频中为河南省矿山起重公司的年会现场,当天参加年会的主要以销售系统的同事为主,40多位同事现场领取6100万元奖金,低于100万的择日到财务部领取,台上台下一共发了7300万。随后,该公司的招聘电话被打爆。据了解,这已经是公司老板崔培军连续多年奖励员工的方式了,虽然简单、粗暴,但热闹、震撼人心,颁奖时每每引发山呼海啸。在三年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这么大影响的情况下,崔培军对员工还这么优待,以真金白银回馈他们的努力、贡献,这种情况在当前的企业中还真不多见。撰文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天下奇味罗山大肠汤:大肠滚三滚,皇上都想闻 | 豫记

天南地北的罗山人,最想念家乡那一碗慰藉心头的大肠汤。灵山金顶光芒万丈照耀十方,淮河水波光粼粼蜿蜒横斜,水气直上合着云霞缭绕雾气中,灵秀的罗山人早晨是从一碗大肠汤开始的,加上一份糙米饭,不开车上班的话,还来一瓶啤酒佐餐,寻常巷陌尽头,洲际大酒店与苍蝇小酒肆尽是如此,热辣酣畅,通透简约,斗升小民饕餮吃货这种生活态度至少持续600年。罗山大肠汤是河南特色历史名小吃,色香味美,名动中原,气溢江淮,发源于河南省罗山县,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千家万户,异国他乡。罗山县一座六七十万人的中等县城,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核心地带,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本地土著消费习性,跟河南大部分地区不一样,罗山县归属的信阳市被称为最不河南的河南城市,基本上以南方消费习俗大米饭为主食,以炖锅热菜为主菜,独特气候人文创造独特美食佳肴。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多次陪同各级领导、各地来宾、烹饪界专家、餐饮文化界学者到罗山品尝大肠汤,曾看到信阳市领导和民间协会学会等多方支持和研究大肠汤等信阳菜,主持过信阳市委文化研究组对信阳菜进行过梳理,还曾与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古龙高、高飞、刘东平等专门研究过大肠汤,这次乘着创刊的《中国信阳菜》东风,与大家一起揭开罗山大肠汤神秘面纱,把大肠汤前台幕后的故事再次梳理一下,美芹之献,贻笑大方,权做诸位饕餮食客、美食专家的谈资。撰文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河南正月的庙会,有多狂,就有多欢! | 豫记

阔别三年,素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的浚县庙会在今年重启。白天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各种演出不断;晚上灯光秀异彩纷呈;逛饿了有子馍等特色小吃;小孩哭闹还有泥咕咕这种“国宝”级玩具来哄。图片来源:掌上浚线除了浚县,淮阳太昊陵庙会、道口火神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鹿邑老子庙会同样人山人海。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和庆祝新年的到来,用锣鼓鞭炮声扬起黄土地所有的热情,再现庙会的神奇和壮观。热闹的庙会,是河南人的狂欢。道口庙会撰文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珠宝大佬年永安资金链断裂“卖面”自救,好好过年 | 豫记

2023年元旦这天,55岁的年永安连换几套工装,跟其他服务员一样给顾客端饭,骑电动车送外卖。这一天,他在洛阳连开20家“年妈蒸面”。起家于洛阳的年永安是河南商界颇具话题性人物,靠珠宝发迹,又做过煤矿、基金、融资、担保等生意,但最后资金链断裂,企业因涉嫌非法集资整体濒临破产。见惯大风大浪的年永安,能否靠“卖面”翻身,实在值得观察。撰文
2023年1月5日
其他

河南武陟县养鹌鹑养出20多亿,乡村振兴就得这么干!| 豫记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消息,经县(市、区)自愿申报、省辖市推荐、省级复核等程序,遴选出59个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候选名单,武陟县谢旗营镇在列。谢旗营镇之所以出现在这个名单上,是因为该镇系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鹌鹑生产基地和鹌鹑良种供应基地。与省会郑州隔河向望的武陟县,是河南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也是中国著名的“鹌鹑之乡”。鹌鹑存栏量和年产蛋量均居河南省第一,年产值20多亿元。带动全县鹌鹑产业发展的,是武陟县城东北部的谢旗营镇,这里是武陟鹌鹑的主阵地。有30多个厂家主攻鹌鹑孵化,25家育雏,20多家做经销商,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厂。鹌鹑产业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鹌鹑蛋产量约占全国11%。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武陟县和谢旗营镇用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走过了鹌鹑产业规模崛起的时代,为河南农业领域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武陟样板。撰文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房地产业的“洪水”刚过,更为无情的“猛兽”还在 | 豫记

地产行业将不仅仅是“剩者为王”,也会是“专者为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地产业相匹配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地产业越来越沦为“外包体”,更多地产商将变为“地产服务商”而非“地产集成制造商”;当国有资本渗透,它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定位和专业能力、运营效率的缺陷,仍将会为民营地产商留下较大生存发展空间……“洪水”过了,但市场中的“猛兽”还在,饥饿的它们,还在窥伺,会随时准备扑过来。撰文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米字形高铁网会把河南18城拉“平”吗? | 豫记

今年6月份,济郑高铁濮郑段和郑渝高铁开通运行,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全线贯通。因承载着体量巨大且效率极高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相关资源要素的聚变,高铁又可称为“流量经济”的典型生发体。而河南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能否顺利搭上高铁这班快车,促生更敏捷的流量经济,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撰文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支撑“国人厨房”的河南食品工业,这几年落后了? | 豫记

提起河南食品工业,有说不尽的辉煌。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大省,是“中原粮仓”,“国人厨房”;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产自河南......然而,作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的食品工业,近几年的食品工业企业营收却一路下滑。2021年,直接从全国第四下滑至全国第六,被福建、湖北两省超越。兼具农业资源自然禀赋、交通区位、加工、人才、市场消费等诸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加工业发展优势的河南,为什么近些年还是逐渐落后于广东、福建、湖北这样的南方省份?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食品工业,整体上的转型升级速度太慢了。撰文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全中国“吃香的喝辣的” ,还得靠河南! | 豫记

河南的小麦养全国,河南的辣椒,辣全国。全中国人能“吃香的喝辣的”,也有河南人的一份贡献。但河南人如何让自身也能做到“吃香的喝辣的”,则需要探讨。现在,河南辣椒的种植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二,以其“富民生”,正当其时,但要做强做大产业链,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撰文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河南,面打天下! | 豫记

首席记者、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宣传部副部长、《企业观察家》杂志总编现系上海财经大学500强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员推荐阅读“塌陷”15年,豫东早该“补肾挺腰”了!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河南汽车江湖风云再起,“总瓢把子”来了! | 豫记

据了解,河南省目前共有15家企业具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省内尚有6张闲置整车生产牌照),经营正常且有自身独立的运营体系的只有宇通客车、宇通重工、郑州日产三家,海马汽车孔雀东南飞,新乡新能电动汽车系新乡新能源汽车大股东是外省风投。除此之外,现在存在潜在整合性的倒是其他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它们有的深陷资金链困境,急需救助,有的已经经过“混改”,地方国资平台早就入驻。这个时候的河南汽车江湖,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总瓢把子”!——豫记按撰文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建业不愧是建业! | 豫记

无论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建业集团保住了信用,而且还保住了30年无逾期信贷、无逾期债券、不欠税的纪录,不容易。什么是底线?这就是,有了信用,就等于“1”后面可以加“0”,有更多腾挪空间,没了信用,“0”的无限叠加仍是“0”。撰文
2022年8月10日
其他

“塌陷”15年,豫东早该“补肾挺腰”了! | 豫记

15年前,豫东南塌陷成为经济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北起开封兰考、商丘民权,南到驻马店新蔡、信阳淮滨,覆盖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等豫东、黄淮地区20多个农业县。这些县区的GDP总量、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收入等均居河南省109个县(市)的倒数几十名。有学者认为,这一地区正在形成中原崛起的局部塌陷。15年中,豫南的几个县陆续从塌陷区挣脱,但豫东摆脱之路相当的艰辛漫长。实现豫东隆起,必须“补肾挺腰”。——豫记按周口农高区麦田撰文
2022年8月8日
其他

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我们在河之南等英雄回家 | 豫记

郑成功被许多台湾同胞视为台湾的“开台祖”和“守护神”,也被海峡两岸人民当作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站在黄河边,观大河上下波涛滚滚,顿感历史如此亲近,如此历历在目,如这河水一样前赴后继、东流不归。这大河,也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性格的载体,她和郑成功曾策马扬帆战斗过的南方海洋,遥相呼应。——豫记按泉州郑成功像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人所共知,郑姓发源于郑州荥阳,至今海内外郑姓,均以“荥阳堂”为堂号;而鲜为人知的是,郑成功祖上由信阳固始迁出,而其本人去世之后辗转安置的“衣冠冢”,1970年代也在固始发现(固始“郑成功墓”现系河南省文保单位)。就此而言,大河之南,实为郑氏家族文化和生命上的根。目前,荥阳堂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等单位正围绕“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联合组织开展相关纪念活动,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共同守护、传扬“中国魂”。撰文
2022年8月1日
其他

南阳“金牌店小二”朱是西,比较实,比较执! | 豫记

了解朱是西的人都知道,他做事比较“实”、比较“执”,特别是来到南阳,借着后者成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大势,更是踌躇满志。简单说,在推动南阳市经济发展上,他抓住了两大微观主体:企业和企业家。撰文
2022年7月26日
其他

河南的命根! | 豫记

关于河南,再多的问题,如果想不明白,也许河南的农业和农村能给你一个解释。因为,这个视角,是历史视角、是现实视角、也是国家战略视角。李海涛|
2022年7月19日
其他

郑州30年“城长”史,迄今关于“停贷事件”成因最深刻的梳理 | 豫记

毫无疑问,郑州地产界最危险、最动荡的时刻已然来临。从年初的各种停摆、各种躺平、各种挣扎、各种自救,坏消息从未间断。伴随着这座城市飞快成长的郑州地产,好日子似乎到头了。特别是最近,由烂尾楼引发的一系列维权事件,开始以“停贷”的形式延烧全国,“含烂率”甚至成了打在郑州地产脸上的标签。郑州地产怎么了?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河南知名财经媒体人周健用自己30年的亲历和观察,由肌理到骨髓地展开追问和剖析,这是迄今我们能看到关于郑州这座城和郑州地产30年过往最深刻的梳理。——豫记按周健|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至少5位世界级文化名人长眠的伊川万安山,惨到连300元看护费都拿不出了?

文章内容转载自:键指财经题记:范仲淹、文彦博、贾岛、程颐、程颢、姚崇、张说、邵雍等人的“到来”,让伊川万安山成了中国绕不过去的一座文化大山。如果按照“大哲”的标准来衡量,最起码,这里埋葬着中国文化史上至少5位世界级贤哲(范仲淹、周敦颐、二程、邵雍)。这种现象放在中国文化地理学上,也很少见。但承载他们精魂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实保护状况却令人堪忧。周健|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河南,好一股蒜味! | 豫记

前几个月,河南某一楼盘推出了“大蒜换房”的活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身价翻倍,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实,在河南人心目中,大蒜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份量。大蒜总是和河南人的一日三餐如影随形,鸡蛋蒜好吃又神奇,每天吃不腻的蒜面条,蒜汁是凉拌菜的灵魂,饺子得搭配腊八蒜......吃蒜也产蒜,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南大蒜产量仅次于山东,排名第二。夏夏、西瓜|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河南地名连连看,你会知道啥叫古雅 | 豫记

从小学课本上滋润如酥的“天街小雨”到雪拥马蹄的“云横秦岭”,从叱咤风云的“唐宋八大家之首”到永载史册的“古文运动”,从铮铮铁骨的“谏迎佛骨”到脍炙文坛的“推敲”佳话,韩愈真的是河南人。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在河南,如何把一头猪安排的妥妥当当? | 豫记

河南人的餐桌上,离不开猪肉的身影。无论是盘成肉馅,还是做皮冻、炒菜、大烩菜,全都少不了猪肉。不用说其他的,光是卤肉的做法,就把一头猪安排的妥妥当当。哪里的宴席上都会有卤猪头肉、肘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邓城猪蹄、回郭镇卤肉等品牌,还有灵宝肉夹馍、顾县肉合等卤肉和面食大的完美结合。夏夏、西瓜|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别看这些河南高校名气不大,王牌专业却强劲得不像话! | 豫记

河南2022年高考成绩公布在即,马上又到了考生们查找学校,填报志愿的时候。提起好高校,985、211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评判标准。有些学校虽然没有这些外在光环,但它们依然以实力,在业界创出一片天下。河南就有很多学校,虽然名字可能不够响亮,但实力着实不俗,尤其是它们的王牌专业。之前豫记有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朋友,你知道的太多啦!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开封的花生太香了! | 豫记

开封位于豫东北部,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因临近黄河,也产大米,比如开封北郊的水稻乡和开封县的杜良乡都盛产大米。但要说开封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则是花生。白晓辉|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热成“可南”的河南,夏天靠这些吃的“续命” | 豫记

最近这几天,河南到底有多热,全国人民是有目共睹。河南的温度一度超过新疆吐鲁番,被调侃是吐鲁番分番。河南人也在自嘲,河南一下热成了“可南”。在这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中,河南人自有一套消暑菜单。河南人爱吃面,那就把面做成开胃的捞面条、凉面。河南人爱吃凉菜,那就把荆芥、黄瓜、变蛋、毛豆都安排起来。在河南,除了可咸可甜的各式凉粉,还有濮阳的裹凉皮、洛阳的三皮一线、酸辣面鱼。可热可热的河南,夏天靠这些吃的“续命”。夏夏、西瓜|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最后一撇,濮阳人今天高兴疯了! | 豫记

对于河南人来说,今天有一件大事,濮阳通高铁了。这座位于河南东北角的城市,高铁之路是十分曲折的,好在400万濮阳人终于等来了高铁。濮阳高铁的开通,不仅结束了濮阳老乡的出行之难,也为河南画上了“米”字型高铁最后一撇。夏夏、西瓜|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河南唯二早上吃面条的地方,一个是信阳,另一个你一定不知道 | 豫记

对于河南人来说,面食是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存在。除了馒头、花卷、烧饼、烙馍等面食,还有烩面、板面、饸饹面、热干面等面条。但河南人早上一般不吃面条,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信阳人会吃热干面,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大部分河南人都不知道。周口巴村镇的人,早上从一碗“盆面条”开始。夏夏、西瓜|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7000平方公里的山,363.5公里的河,信阳的特产能不好? I 豫记

河南最南部的信阳,西部和南部处于桐柏山和大别山怀抱里,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6.9%,淮河、长江两大水系穿流而过,其中淮河流经363.5公里,占全市的98.2%,山与水之间构成了信阳的灵气,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土里长的都是信阳特产。不过,高大巍峨的豫南山地,成就了信阳的特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信阳特产“走”出去。信阳人常感慨,特产出了信阳,就再难吃到。夏夏、西瓜|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哪里的河南话最正宗? | 豫记

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一亿河南人里有不下三千万分布在全国各地,无论在大江南北,哪个城市,都能偶尔听到来自家乡的母语。江湖再见,老乡遍地,今天推出九段河南土话,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十分好玩儿,基本能代表这九个地域方言的厚重和有趣,不妨看看,有你的家乡吗?丹淅|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河南,一半平原,一半山地 | 豫记

河南十八地市,哪座城市有山,哪座城市一马平川,哪座城市“长在山上”,你都了解吗?不同的地势,给予人们不同的馈赠。信阳人在大别山奋斗出红色“大别山精神”,具茨山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灵宝、栾川也因大山而收获“中国金城”、“中国钼都”的美名。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杭州最多的外地人,是河南人 | 豫记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说,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总人口9936.6万的河南,外省流动人口就有1610万。根据“允九数据”的机构研究,2021年杭州常住人口中,浙江籍人口占28.7%,河南省籍人口占比15.8%。在杭州,最多的外地人是河南人。杭州有这么大比例的河南人,杭州和河南有什么关系?夏夏、西瓜|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会吃凉菜的河南人,都有一个挑剔的胃 | 豫记

凉菜,顾名思义,食用时凉着吃。在河南,这很普遍。河南人习惯吃凉菜,无论是好友相聚还是人生大事,凉菜总如影随形。正值盛夏,凉菜配上烧烤和啤酒,吃口凉菜,撸个串,再一大口啤酒下肚,就是夏天美味的专属密码。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河南人每年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啤酒,但70多家本土啤酒厂为啥大多找不到了 | 豫记

2010年开始的啤酒大战中,华润雪花、青啤、百威英博、燕京等啤酒巨头纷纷登驻河南。被并购或挤垮的本土啤酒品牌越来越多,悦泉啤酒、维雪啤酒、鸡公山、月山、奥克、蓝牌等本土品牌先后停产。
2022年6月9日
其他

古人写诗为啥离不开酒? | 豫记

打开中国诗词宝库,你会发现自古诗酒相连,我国古代诗人几乎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陶渊明集》现存142首诗文,涉及酒的有52篇,约占四成;《唐诗三百首》中与酒有关的占15%;李白诗文1005首,与酒有关的有170首;杜甫有1400首诗现存,涉酒诗300首,约占21%......在诗词的历史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有歌咏献礼的仪式之美;有放纵心态的醉舞狂歌;有追求精神消解的旷达酣适;有叛逆狂放的浅斟低唱。夏夏、西瓜|
2022年6月8日
其他

神州十四仨航天员有俩是咱老乡,宇宙尽头咋飙河南话? | 豫记

昨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带着三名航天员奔赴星辰大海。这是我国第9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三位航天员里有两位是咱河南老乡,陈冬和刘洋。有人说这是一艘“河南专列”,试想,当两位河南老乡遨游太空,宇宙的尽头会不会是咱河南话?神舟十四酒泉发射夏夏、西瓜|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河南哪儿最出状元郎? | 豫记

2022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过不了多久,各省就该陆续报道文理科状元了。状元是科举制下的产物,但到了今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状元?学界说法不一。一般地说,状元之数,唐代137人,五代22人,辽52人,宋116人,金32人,明89人,清114人。另外,明末张献忠大西政权取状元1人,太平天国取状元14人,加上这15人,共计557人。其中唐、宋时期的河南状元居全国各省之冠。荥阳郑氏一门8名状元,国内罕见。另外,唯一的状元附马、唯一的状元科学家,都出自河南。虽然考试不能代表全部,但它是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开始。我们盘点了历代河南的状元,为河南考生们打气,加油。今年的河南状元,又会花落谁家?
2022年6月1日
其他

河南小麦,中国第一 | 豫记

中原麦已黄,三夏人正忙。每年5月底,端午前后,是河南小麦的成熟季,河南正由南向北陆续奏出一场别样的夏日大交响。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0%的粮食,这其中,小麦的生产量占中国的1/4,位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回到古代的河南,你可能走不出一座酒楼 | 豫记

在北宋的东京汴梁城中,有正店七十二、脚店三千家的说法,樊楼是其中最顶级的正店之首。《东京梦华录》中就曾多次提到樊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河南哪里的酱最好吃? | 豫记

在佐饭的基础上,当地人创新出了用辣豆丁炒制的菜肴,辣豆丁炒虾仁、辣豆丁过水鱼、辣豆丁炒山药、窝头镶羊肉等,种类多的可以凑成一桌了。03鲜香的韭花酱,河南人的家乡味道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河南人的夏天不缺瓜 | 豫记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仅贡献着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还种植着大面积的瓜果,光说西瓜,中国每5个西瓜里,就有1个产自河南。每年五六月份,正是大批新鲜瓜果上市的时候,今年却不一样,多地疫情的反弹,瓜果不得不陷入滞销。还好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当地的大河报•豫视频、小莉帮忙等媒体帮助瓜农在网上卖瓜,还有中牟姚家镇的镇长卫明远亲自现身视频,讲解当地的万亩瓜田。就今年来说,河南人的瓜果自由,着实不太容易。夏夏、西瓜|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只有河南人,吃过这样的大盘荆芥 | 豫记

直到有一次,有成都朋友来家里做客,他第一次吃到荆芥,这个四川人一下迷恋上了那种香味,我才知道荆芥并不是各地常见的。这种植物据说在中国只有安徽河南少部分地区有分布,十分小众,稀有。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信阳毛尖真的是“小浑淡”才好吗? | 豫记

毛尖是信阳人的骄傲,也是喝茶人的心头好。信阳毛尖曾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誉为“绿茶之王”。多年来,信阳茶叶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追求纯芽毛尖的“小浑淡”。茶叶模样虽好看,味道却不尽人意,这算不上正宗的信阳毛尖。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为啥河南人说“中”的比说“管”多? | 豫记

A:去年庄稼长嘞一般,也没收多少粮食,好在冬天出去打工挣了大几千,不然都没钱过年。B:管(语气含有不耐烦,瞧不起,声音略长。对A所说话的一种敷衍,意思是挣这些已经不错了,你还想挣多少。)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疫情中的河南人,怎一个善良了得!| 豫记

疫情之下,在这个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中,总有一群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总有一群人,不舍昼夜守护着你我;总有一群人,寒风中升起河南的抗疫温度。夏夏、西瓜|
2022年5月9日
其他

驱车1000公里援沪做饭,漂流哥,河南人的骄傲 | 豫记

4月19日,在洛阳的高速路口,市民们自发组织横幅,有的人甚至跑了一百多公里赶来,为了迎接漂流哥。漂流哥是咱河南老乡,和很多河南人一样,他也是个热心肠。几天以前,他连夜驱车1000公里、20多个小时前往上海,为滞留在当地的货车司机做饭。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河南话的讲究你懂多少? | 豫记

“恁”还是个多音字,读不同音时有不同的意思。上文介绍的“恁”读一声,还有种读音读四声,表示“那么、那样、那”也可以是“这么、这样”。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从“省会”到省会的河南大学,你真的了解吗? | 豫记

河南大学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高校之一。过去它曾与南洋公学、清华学堂齐名,经历战火时期的流亡和建国后的院系调整之后,仍是河南最好的学校之一,因此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河南学子和河南人的心。日前,河南大学将注册地变更到郑州,这一举动不禁引起无数猜想。但要想更加透彻地理解这所从“省会”到省会的学校,还要从历史的脉络中来解读。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在河南相亲,这些常见的“黑话”你了解吗? | 豫记

每逢佳节被催婚。如今,相亲已经成为单身人士春节的主旋律。父母在后面拼命催,子女在前面拼命躲。相亲对象见了一个又一个,然而,哪一个都没有“今后”。父母们也纳了闷,咋着,恁些人就没一个合适的?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河南人走亲戚都有啥讲究? | 豫记

初二一大早,她便根据自家的条件,用两个或四个方形的木食盒,装上干礼、空心挂面、油炸馓子、肉方等,用红绸把食盒交叉十字系上,然后再用绳固定在儿子的自行车后座上,郑重交代儿子酒别多喝,送小两口出门。
2022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