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哪儿最出状元郎? | 豫记

豫六一 豫记 2023-04-08

2022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过不了多久,各省就该陆续报道文理科状元了。


状元是科举制下的产物,但到了今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状元?学界说法不一。


一般地说,状元之数,唐代137人,五代22人,辽52人,宋116人,金32人,明89人,清114人。



另外,明末张献忠大西政权取状元1人,太平天国取状元14人,加上这15人,共计557人。其中唐、宋时期的河南状元居全国各省之冠。荥阳郑氏一门8名状元,国内罕见。


另外,唯一的状元附马、唯一的状元科学家,都出自河南。


虽然考试不能代表全部,但它是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开始。我们盘点了历代河南的状元,为河南考生们打气,加油。今年的河南状元,又会花落谁家?


 

科举是被逼出来的。在此之前曾长期实行推荐制,实践证明,这在中国行不通,搞着搞着“屌丝”就被封杀,官场成了“官二代”的天下。

 

不管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都不能让平民获得仕进机会,也使得中国教育严重萎缩。

 

为了公平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隋朝应运而生。

 

这种办法不拘门第、公开考试、给了草根们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使得国家管理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



豫记| © 撰文

豫记| © 版式



01

郑州

   




书中自有颜如玉

考试真的能迎娶白富美


荥阳郑氏曾是世家大族,唐初受到一定抑制,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如鱼得水,出了八个状元、十一个宰相、数十位进士,风头之劲,冠绝1000多年科举史。

 

表格里的8位老郑都来自荥阳郑氏家族,其中迎娶白富美的是郑颢。

 

郑颢中状元后不久,唐宣宗最喜爱的长公主万寿公主到了婚嫁年龄,宰相白敏中一眼看中郑颢。

 


但这时郑颢已经请好了婚假,白敏中得知消息,急下“堂贴”追郑颢,使者快马加鞭,在郑州追上郑颢,将他拽了回来跟公主结婚。

 

娶了公主之后,郑颢立即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但他对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经常在朝廷上公开diss他。


郑颢为啥那么不愿意娶公主?

 


有人分析说,一是唐朝公主作风比较豪放,多是“女汉子”,骄横不好伺候;二是郑颢出身名门,又是状元,一表人才,人见人爱,更兼他已心有所属,迎亲途中被白敏中生生拆散。



02

开封及豫东地区

   





有魔力的长袍

学霸的“高考”之路

  

天圣八年那次考试,欧阳修一路顺风顺水,参加殿试前,他特意做了一件新衣裳。

 

他的同年王拱辰,看到新衣服非常的欢喜,特意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是非常的为欧阳修开心。

 

然而,在殿试那一天,获得状元是王拱辰。

 

《清平乐》剧照


当宋仁宗下令在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宣读三甲名单时,高中魁首的王拱辰却并未下跪谢恩,而是上前直言道:“殿试的考题我做过,所以这次被选中纯属侥幸。我妈说了,人不能撒谎。”

 

言毕,举座哗然,宋仁宗却说:“殿试题目你之前做过,说明你勤奋刻苦,敢于当众说出实情,说明你诚实守信,而且,可以看出文中之言确实为你心中所想,这个状元你实至名归。”

 

就这样,19岁的王拱辰年少成名,史称“诚信状元”,深受宋仁宗赏识,从此官运亨通。


《清平乐》剧照

 

史实证明,王拱辰确实有真才实学。庆历二年(1042年),辽国屡次派使者来宋寻衅,王拱辰旁征博引,据理力争,直斥其非,晓以利害,令辽国放弃非分之想,不敢轻举妄动。

 

有趣的是,王拱辰的一生始终与欧阳修牵扯在一起,殿试中取代欧阳修当上状元,高中后又与欧阳修同娶户部侍郎薛奎之女,成为连襟。

 

直到晚年,王拱辰在洛阳当长官,知道欧阳修对洛阳的感情,经常在春天快马加鞭给他送牡丹花。



古代唯一连中四元之人

亲手操办王重阳葬礼


孟宗献少年时,聪颖异于常人,且擅长诗文,但由于过于自负,初试时名落孙山。

 

自此以后,孟宗献谦虚好学,学业日进。再次赴考,得乡试第一。

 

当年,孟宗献又连赴府试,省试、廷试,皆得第一,名声播于朝野,被时人称为“孟四元”。孟宗献是我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四元”状元。

 


中状元后,孟宗献被金世宗破格任命为翰林供奉。

 

值得一提的是,孟宗献性情恬淡,并不热衷功名,反而对道家修行很感兴趣。

 

据开封地方史志记载,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王重阳与其弟子丘处机等人西返关中,因病体力不支而滞留开封旅邸,孟宗献曾前去拜望,王重阳对“孟四元”很是看重,破例收其为徒。

 


次年王重阳仙逝时,丧事由孟宗献一人操办,王重阳灵柩也曾安葬于孟家后花园。

 

为人至孝的孟宗献,在其母病逝后,因哀伤过度,不幸于服丧期间病逝,享年50岁,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03

洛阳及豫西地区

   




不怕男人渣

就怕渣男有文化


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如果连续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即属三级连跳,均为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这是极其难得的,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也只有17人如此辉煌过。

 

而我们这个洛阳老乡武翊黄,就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

 


武翊黄能连中三元,与他的家庭出身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分不开。

 

他的曾祖父武平一长于文学,官至考功员外郎;其祖父武就官至殿中侍御史;其父武元衡,在唐宪宗执政时期官至宰相,也是唐代著名大臣。

 

武翊黄中了状元后却犯了一个大错,和他妻子的随嫁婢女谈起了恋爱。这婢女姿容俏丽,把武翊黄迷得颠三倒四。

 


他越看结发妻越不顺眼,于是长期虐待妻子,受到舆论强烈谴责,朝廷为此要贬他的官。


当时的宰相李绅,就是写《悯农》那位,与武翊黄有同窗之谊,出来为他说情,终是无济于事,最后武翊黄只好流寓他乡。



04

豫北地区

   




诗歌成就并不多

但促成洛阳牡丹“甲天下”

  

李迪这个人,祖籍在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后迁家至濮州,也就算是濮人了。

 

百度对他的定位是北宋名臣、诗人。但是客观来说,他生活的真宗仁宗朝,群星璀璨,也显不出他的才华。

 

论诗歌呢,更加没法说了,《全宋诗》里只留下了他的五首诗歌。

 


但是,这个人干了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促成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

 

洛阳种牡丹的时间虽然很早,但盖不过大唐统治者在西安呆的时间久。而且,安史之乱后,河南府的人口由12万户直线下降到1.8万。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经济萧条,肚子都吃不饱,哪来的闲情逸致赏花?

 

所以,赏牡丹、玩牡丹这种奢侈的行为就很难形成一种时尚了。

 


唐朝灭亡,长安再也没有当过政治中心。尤其到了北宋,长安成了宋和西夏对峙的军事前线,除了驻兵,很少有文人去那里。更别提什么赏花了。

 

彼时,宇宙的中心开封府,是有条件形成“牡丹热”的。但是,开封地势低下,气候湿润,并不适合牡丹生长。

 

在洛阳当一把手的李迪,灵光一闪,用蜡封住花蒂,装进大筐里,盖上白菜叶子,快马加鞭进贡到宫里。



上行下效,赵官家的喜好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继而影响到了社会风气。以至于北宋洛阳家家户户种牡丹,每到春天,洛阳长官还要举办“万花会”,相当于今天的牡丹花会。

 

加之西京文人的宣传,洛阳的牡丹在宋代终于“甲天下”了。



05

豫南地区

  




固始走出清朝河南唯一状元

也是被官场耽搁的科学家


明清的河南文风突然转衰,整个明朝时期才考了2个状元,至于清朝,近300年间才走出一个状元。

 

清朝河南唯一状元,来自固始,叫吴其浚。

 

状元成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历朝有之。然而,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状元,也唯有他吴其浚一人。

 


他中状元后,官至湖南、浙江、福建、山西、云南等省巡抚。

 

不过,吴其浚一生最大的功绩,并不是担任封疆大吏时作出了让人称赞的政绩,而是写出了《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篇》《滇南矿厂图略》和《滇行纪程集》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籍。

 

吴其浚痴迷于研究植物。他宦游各地,每到一处,都会搜集各种植物的标本,并亲自在庭院里培养野生植物。

 


他所写成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收集了1714种植物,附录图片1800多幅。这些图片,比历代本草著作中的图都要精确。

 

在这本书中,吴其浚多次纠正前人的错误之处,对中国植物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植物,吴其浚还潜心研究矿产。

 

他多年在云南、贵州一带做官,云南、贵州一带生产铜矿和其他矿产。



吴其浚经过广泛深入地调研,写出了采矿方面的专著《滇南矿厂图略》,详细记录了云南铜矿的分布、铜矿床的情况和找矿、采矿技术。

 

我们知道,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瓦特之所以改良蒸汽机,就是因为当时英国的采矿业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单靠人力、畜力已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只有对蒸汽机进行改良,才能从几十米深的矿井汲水。

 

如果吴其浚的这些研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矿产上,中国未尝不会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子。

 

总之,吴其浚就是一名被官场耽搁的科学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河南高考,内卷第一

河南和山东谁更需要黄河大学?



© THE END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3783607123(微信同号)

区域合伙人招募:1851520852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