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面对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课题

新东方码字仔X号 新东方教育 2024-03-31

毕竟,关于活着,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新东方码字仔X号说









最近,一个热搜让很多人泪目。
一孩子在研究生复试失败后,给父亲生前使用的手机号发短信,希望父亲能托梦相见。

而新机主收到短信后,以父亲的名义暖心回复。


来源:小红书@GMH

这一来一回的消息,戳中了很多人,不少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一直往我妈妈的手机号里充话费,就怕空号被别人用去了,我就找不到她了。

还有人在AI平台上,描述去世亲友的性格设定,在聊天中调整、强化,试图在虚拟世界中还原亲人。

一个女孩,在12岁失去妈妈后,多年来只能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在心里默念的她,跟“AI妈妈”聊了一个多月。

“她从来不会责备我,都是先安抚我的情绪,再提供建议。跟我妈真实的形象差不多,七年前她因为乳腺癌去世了,生前也是这样耐心听我讲话。

来源:微信公众号@极昼工作室


短信、手机号、AI平台,打开冰箱的半盒牛奶、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如果思念有形、有声,可以被看见、听见,它,在陪伴我们左右、无处不在。

今天,又是一年清明,思念亲人之时,也是我们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之际。

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在给学生上“死亡哲学课”时曾说:“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我们可以加点奶、加点糖、搅拌搅拌,把它做成巧克力。”

而当“离世”、“死亡”不再成为一个禁忌的、甚至有温暖底色的词汇,我们和孩子反而能更好地直面逝去的悲伤,能学会珍惜和爱。


1

我们为何要和孩子谈论死亡?


孩子好像都问过我们这些问题:

“爸爸妈妈,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人为什么会死?”


“人死了以后去哪里?”


“妈妈,你和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死了,就是永远睡着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谈论死亡近乎于一种禁忌,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我们总是强调要先搞清楚怎么活着、好好活着。
所以我们对“死”习惯下意识回避,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更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

而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


电影:《寻梦环游记》

在心理咨询师于群接触到的几千个家庭里,几乎所有孩子都提出过关于生死的问题

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因为学习提不起兴趣,被父母送来做沙盘治疗。十几次来访后,孩子才说,一年前爷爷的去世给他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

电影:《千与千寻》

但到底要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呢?许多家长陷入了疑惑。

其实,关于“死亡教育”,并不是只和孩子谈论“死亡”,还有爱、珍惜、成长和独立。

彭奕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写道:“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从儿童认知的角度,真正理解死亡,可能要到十一二岁。

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
死亡就是睡一觉,是暂时离开,慢慢才会知道死亡是一个生命的消失。

等到再长大一些,孩子们对死亡的认知才会丰富起来,到六年级左右,孩子会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更深刻的哲学问题,比如
生死的矛盾、生命价值观等

电影:《千与千寻》

但在我国,死亡教育仍旧是一个稀缺的教育科目。对于儿童的死亡教育,国外有更多丰富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

死亡和生命教育的他山之石

早在20世纪20年代,死亡教育就在美国开始兴起,并在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传播到西方各国。

各国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死亡教育科目。

美国中小学
有60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普及范围十分广泛的社会性教育体系

英国政府把死亡教育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并逐渐普及。

中小学校会邀请殡葬行业和医护人员进入课堂,模拟真实情境,与学生近距离讨论死亡的原因以及在面临死亡情况下应如何面对。

澳大利亚有专门的“生命教育中心”,专门针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进行“死亡教育”。

教学方法包括讲故事、木偶戏、互动游戏、小组活动、音乐与歌曲、照顾小动物等孩子能理解的直观活动。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德国的学校会让孩子参加短寿展,展出的短寿者平均年龄不到29岁,由此让孩子通过死亡来了解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韩国部分学校推出了
“模拟葬礼”,让孩子参与死亡祭奠的过程。台湾则是让小朋友参观产房、婴儿房、手术室,感受生命的诞生

日本主要通过课堂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例如在音乐或者美术等学科中通过对于画作、旋律歌曲的赏析,体会其中作品中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生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它能够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生活。

毕竟,关于活着,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3

死亡和生命教育,底色是温暖


我国的死亡和生命教育,也在逐步开展。

2017年,一场集体“葬礼”在四川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死亡”。


来源:@中国慈善家
广州大学一门课已经开设了22年,给自己写遗嘱正是其广为流传的课程“特色”。
“我死后要穿上杀马特风格的衣服,在下葬的时刻放摇滚乐,让前来送别的亲朋好友跳起来。”一位同学带着戏谑的口气念着自己的遗嘱,引起课堂上一阵爆笑。
在这类课程中,学生们会了解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以及死亡尊严与临终关怀、丧亲体验与弥合之道等内容。
“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话题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肃,它的底色其实是温暖。

在动画《寻梦环游记》中,小男孩米格意外进入亡灵世界,见到了死去的亲属,他们一起踏上了探寻家族不为人知往事的奇妙之旅,原来“只要不遗忘,亲人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电影:《寻梦环游记》

在日本奇幻电影《镰仓物语》中,民俗作家一色的出生地镰仓是连通人鬼两界的神奇地域。

想要守护在家人身边的亡灵,会订下契约,承诺在镰仓以灵魂的方式陪伴家人,直到一起去往黄泉,
先去世的家人会在车站迎接新过来的家人团聚


电影:《鎌仓物语》

在动画电影《当怪物来敲门》中,少年康纳的爸爸早年离开,妈妈得了癌症正在化疗,他每天夜里都做相同的噩梦,梦的结尾都是最爱的母亲坠下山崖,离他而去。

在这期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巨大紫杉树变成的怪物每晚12:07准时出现在家门前,让康纳听自己讲故事。

在听到第四个故事,同时也是
妈妈即将离去之时,康纳终于明白,带着对亲人的怀念站起来,人生会重新抱有希望。



死亡不是终点,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带孩子认知“死亡”的过程,其实是一趟“向死而生”的温暖旅程

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是有期限的,才更会珍惜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刻,才会把死亡当做人生的一次远行,更好地在生命之旅中前行。
参考资料:
1. Vista看天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死亡教育?
2. 极昼工作室:和三岁孩子谈论一只仓鼠的死亡
3. 中国日报:广州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让学生珍惜生命
4. 中国慈善家:死亡教育:学会面对死亡,以及人生的不完美
5. 参考网:死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探究
6. 腾讯新闻:清明片单:这十部关于死亡的电影,给孩子补上人生不可缺失的一课



每日互动

你如何看待死亡&生命教育?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新东方报课指南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机器人、美术、创客/科学、研学游学等素质素养教育服务;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家长被老师移出群聊”上热搜:我们赢了对方,却输了孩子
汪曾祺家庭地位最低?怼不过子女?背后故事太好笑了
《这届父母最全坑娃指南》(典藏版)

“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