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认定被举报导师学术不端,我们如何重拾大学的精神和价值?20年后大学会消失吗?
大学不是公司,高等教育也不是消费品,是提供一个支持学生可塑性、给予更多可能性,超越智识、完善人格、形成自我教育的教育环境。
——方老师说
20年后还有必要读大学吗?未来20年大学会是什么样?大学会有一天完全消失吗?张雪峰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度话题量过亿。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方面,当学历越来越贬值,读大学越来越累,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摆又摆不烂、忙又忙不完,读大学还有多少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ChatGPT的出现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对大学教育尤盛。当强大的AI让知识的获取无比便利,大学还有必要存在吗?
更关键的是,最近有博主邀请了学生们以“对大学教育失望的瞬间”为题,进行了一场集体写作,感受到:大学似乎已经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发生的场所。
当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够契合学生们的期望,它问题出在哪?这些问题能否在未来被解决?从如今往未来看,大学在未来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01
现在的大学教育缺少了什么?
“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大学则是一系列考试定终身,实际上还是应试的老路子”;
“我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给一些我们根本不知道意义的事务和无厘头的竞争之中,并且在内卷中弱弱相残”;
“我幻想上大学会带来多元的生活和开阔的视野,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被裁剪的知识和单向度的优秀”……
这些是如今大学生的真实心声,对他们而言,没有上了大学后那些充满想象的生活,有的只有“忙但疲惫,闲到焦虑”。
而这背后,不管是大学的教育体系,还是学生的培养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憾。
从教学来说,不管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基于考核压力,大部分老师主要精力还是在教学任务之外的科研上。
导致很多大学感慨:“大学大学,大不了自己学。”
图源:小红书@师范牲受害者协会
与此同时,原本大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却在各项绩点、比赛、证书、项目、综测中将学生“同化”为大学竞技场中的竞争者。
图源:小红书@可恶的阿福
对于自我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大学生们在互相注目中,已经无暇问津。
相比高中,大学只是换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多维的竞争机制。
图源:小红书@三联生活周刊
前有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最近有华中农业大学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存在异化的问题。
在非升即走的绩效机制之下,高校研究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难免通过水课、或者学术不端的捷径来通过考核。
而不像国外会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分散单一指标权重。像英、美、德、澳、日等国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评价不完全依据论文的发表数量、刊物级别和影响因子等简单计数的量化标准,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考察。
图源:小红书@美小鹤
学生卷绩点、老师卷科研,学生奔升学或就业,老师奔科研或晋升,师生关系也在功绩主义和现实机制中逐渐淡化或异化。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曾说:“学校原来特别重要的一项是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由方方面面组成的整体,它教什么、学什么都要服务于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
如果打破了这个东西,变成各种支离破碎的课程。老师在这里看学生的绩点,看学生要的目标,然后尊重学生选择的赛道。老师顶多变成各种指标的提供者和指导者,这不是教育。”
可当学生调侃,现在的大学不如就学两门课“考研和考公”,我们对大学这个教育环境中能发生什么,还能有多少想象呢?
图源:小红书@羊羊
当个性发展难以实现,个体的精神内耗也自然而然。
在豆瓣小组“真的需要这个文凭吗”,有部分大学生选择休学甚至退学,绝大部分不是因为学业上的压力,而是精神上的内耗和负担。
大学里有很多绩效指标,但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无法被简化的指标衡量,高等教育终归不是消费品。
我们的大学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再到今天的普及教育阶段,虽然发展迅速;
但对于学生知识之外的从能力的提升、思维的训练,到生命体验、成长探索、人格完善的支持;
老师和学生的交往、同学之间的联结,使得彼此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的支持,都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
而这使得,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在20年之后能从容自洽地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我。
02
未来的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
未来还有必要读大学吗?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以后读大学不再是为了就业,而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发展需要的人生选择。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大学教育的方式、内容和培养模式也会发生改变。
针对人工智能的教学挑战,传统的重视知识记忆的优势越来越小,大学教育将越来越聚焦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学习形式和途径也可能出现。
比如,可以利用技术的更新绘制出学生的个人画像,依托大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数据,提供学生学情评价和学情反馈,实现个性化教学。
再比如,在人工智能逐渐改变大学形态的过程中,“泛在大学”出现了。泛在大学开设后,课程面向所有人开放,且从开课到最后拿到结课证明的整个过程都是免费的。
在这样的“虚拟大学”里,大学不受时空限制,成为满足学习者需要而服务的“图书库”,满足受众终生学习的需要。
斯坦福大学现在就已经提出了“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的模式,不限制入学年龄(时间)——从十几岁的天才少年,到已进入职场的打工人等,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随时入学。
大学并不只是再一味地“填鸭式”地、“短时间内”地“疯狂”输出知识。为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提供了可能——学习一段时间后去工作,工作遇到问题再回到校园解决,打破了“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的界限。
还有美国的Minerva大学(被业界称为“颠覆常春藤教育的未来大学”Minerva大学,由五名哈佛、斯坦福、沃顿商学院教育大咖创办),正在颠覆美国的高等教育,认为把学生关在一所校园里四年是过时的方式,于是在全世界7个主要城市建立了分校。
学生在每个城市住上半年,通过在在地化的实践学习,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获得他们作为世界公民所必要的技能和素养。
图源:视觉中国
以及《大学的精神》一书里提到,随着学科之间边界的倒塌(比如生物学已经逐渐拓展到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边缘),未来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基于学科,而是基于问题。
问题里贯穿物理、化学、生物、道德、法律等多个不同的学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共同体验的核心成分。
基于上述这些,你会发现,大学教育抵达或者说回归到它两个维度上的本质所在:一是个人个性化的塑造,二是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
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一边发现自我、寻找自我,一边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最突出的两个问题:现实发展与自我成长,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愿景中找到答案。
03
大学教育
不变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从如今到20年后,大学教育的形式、内容和体系可能都在变化,但其具备的一些价值和意义,是不随时代变化的。
剑桥大学思想史教授斯蒂芬·科利尼在《大学,有什么用?》中提出:
我们不能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更不能仅限于就业的功利角度,来定义大学的价值。
高等教育作为公共品,它带来的是公共利益,而不只为个人的发展。
我们还需要从思想的、教育的、科学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大学并非制造一批批螺丝钉的流水线工厂,而是一个个大学生认识自我、成为具有“自我主体性”的个体的场域。
提供一个支持学生可塑性、给予更多可能性,超越智识、完善人格、形成自我教育的教育环境。
图源:小红书@羊羊
如《大学的精神》里所说,“教育应该是关于个人的心智与个性成长的,拓宽学生的视野。”
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提醒他们利用自己的智识和能力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并意识到一切教育,终归还是自我教育。
走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充沛与自由;
走出大学校园,面向真实可感的社会现实,对自己对他人、对附近和遥远,都有自己的内在力量;
面对生活中处处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也不断成长于其中。
想起一个画面,读大学的时候开始经常做火车,昏暗隧道时一瞬间光亮,窗外城郊的田野和村庄,呼啸而过的背影:
永远让你有即便触碰不到,也想要伸出一双手的冲动。
不缩回的那双手,大概就是不变的意义。
[1]月卿小语:集体写作|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2]红星评论:与智能机器抢饭碗②丨大学教育怎么办?[3]外滩教育:剑桥教授:“顾客至上”的大学教育,内里早就开始没落了[4]澎湃思想市场:今天谁来定义大学的价值?进化与自由意志[5]杜晨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组织形态审视:基于知识生产视角
鲁迅
在外大学授课
在家非典型父亲
▽
每日互动
你对未来大学教育的期待是?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他们教出一批清北生,却教不好自家孩子?多所985官宣停招部分专业学硕,学硕要退场、专硕春天来了?范进中举原来是国考上岸、后管一省教育?网友:叫什么癫公叫范厅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