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靠这三点,解决了“前读后忘,脑子不好使”的问题

大J 大J小D 2019-05-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我从小D出生后就开始学习育儿知识,这四年来,从育儿书到现在系统学习早期儿童教育的教材,看了大概有好几百本了吧,还有几十本和育儿无关的书籍。


之前和朋友谈起我的阅读计划,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觉得我一个人带小D,还坚持每天写公号,怎么可能还有时间读书?我当时就给他们算过一笔帐,我的阅读时间平均下来,每天也就一小时,不定期地,跑步或者做家务时会“听书”再额外增加一点时间。


仔细想想,一天抽出30分钟或者1小时的时间每个人肯定都是有的,可惜很多人瞧不上,觉得没有整块时间就无法读书。但即使阅读速度很慢,半小时也可以读上十几页,两个星期就能读完一本书,这样一年就能有二三十本书的阅读量了,还是非常可观的。


这就是“时间的复利”,每天多“0.01”,那个当下你可能不屑一顾,但经过一年365天,差距就显现了。



时间哪里来的问题解决了,关于阅读还有一个困惑也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看完一遍记不住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孕傻没好,前读后忘怎么破?这就涉及到读书的有效性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确定阅读目的



阅读分为“有目的”和“无目的”阅读,从我角度来看,我是鼓励“无目的”阅读的,但这个前提是我们已经建立了阅读习惯,让阅读融入了每日生活中,就像一天三餐那样自然。可惜,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包括我也是,好像到了小D 3岁后才开始慢慢有一些“无目的”阅读了)。


我从很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局限性”,每次阅读前确定阅读目的,这样有针对性地、带着任务地读,效果就会更好。拿育儿书籍为例,我把阅读目的就分为这三类:


1、有了问题需要解决问题:解决的都是当下问题,比如孩子发烧怎么办、辅食如何添加等;


2、没有确切问题,但希望可以有个系统梳理:仍然是着眼于当下的,比如孩子各个阶段社交能力如何培养,1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等


3、某个新的领域或者概念的了解: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比如“项目制学习”指的是什么?


对我有什么好处


大家有空可以自己做个梳理,这三类的阅读各占比例多少。我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变化,小D 1岁时我的阅读占比是(70%:30%:0),2岁时(40%:40%:20%),3岁时(20%:60%:20%),如今是(0:40%:60%)。


这个比例的绝对值没有意义,大家也不需要照搬,有意义的是占比变化趋势,我们需要提醒自己,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那些特别琐碎的“具体怎么做”,需要逐渐过渡到“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到最后的“我的育儿目标是什么,我的育儿观是什么”。


因此,大家下次拿到一本书,不妨先归归类,这本书是属于自己哪一类的,不同类别,我的阅读方法就会有所不同。


高效能人士七大习惯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解决问题型阅读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解决的,一般来说可能只是一本书的某个章节,我的阅读习惯就是跳读,专门翻到这一章进行精读。


这类书读完,我会记录这样的读书笔记:


1、定义问题-可以明确写下自己哪方面不懂是找到解决方法的第一步。我的亲身经历,当年一开始都是浑浑噩噩的,只知道小D不好,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出问题,然后干着急焦虑;


2、归纳方法-书里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然后列出大的要点,如果可以每个要点都有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归纳;


3、反思融合-书里的解决方案回答了我的问题吗?这一步很关键,很多人读完书经常说的一句话“没用”,但其实就是少了一步“打通”,有时不是没用,而是我们没有去思考“针对自己的情况,怎么改变可以变得有用”。



系统梳理型阅读


系统梳理型的阅读,就不如第一种那么简单粗暴(或者说“功利”了),而是需要耐下性子全部读完的,而这个类型一般就是大家最不容易坚持的,或者最容易前读后忘记的了。


我在读这类书籍时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两个联系,“和我以前了解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和我现在带小D的情况有什么联系?”,不得不说,让自己的阅读“功利”一点,带有比较强的“对我有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养成阅读习惯,坚持读完书的。


这类书,我每读完一个章节就会记录这样的读书笔记:


1、说了什么归纳提炼要点,这一章几十页,如果只用一两句话概括,它说的是什么?


2、怎么说的?整理逻辑观点,比如一开始引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定义的概念是什么,之后抛出的解决方法有哪些,最后提醒哪些情况不适用;


3、和我有什么联系-哪些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哪些是我新学的?哪些是我有疑问的?


4、行动计划-哪一点是我明天带娃就可以用起来的?列出行动计划,这里的行动计划不需要很大很繁复,哪怕只是一个特别小的点,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就会有很强的正面心理反馈,“读书对我有用”,从而可以激励我们更好读下去。



这样一章一章读完,等到读完整本书时,我还会再做一件事:


1、合上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点是什么?不要慌,一开始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印象,我当年就是这样的,这很正常。


2、如果你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再读一遍之前做的每一章的读书笔记,它们现在就是我们当时把书读薄的精华了。可以通过重温读书笔记来唤醒对于这本书的记忆,然后再来问自己第一个问题。


3、归纳整本书的要点,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可以参考最简单的三大点:是什么,为什么重要,要怎么做。经常看我公号的老朋友们其实会发现,我的大部分公号文章其实就是这样的结构,这也是我所说的通过写公号文章进行的“以输出带输入”的学习方式。


没有公号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给自己的队友也好、闺蜜也好说说看。自己懂和说出来让别人懂差别很大的,而只有让别人懂了,才说明自己真正消化吸收了。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别人


前瞻性阅读


前瞻性阅读基本上涉及的问题都是和孩子当下并不相关的,以后才会遇到的;或者是孩子以后也遇不到,但我自己想了解,看看有什么可以“拿来主义”融入家庭教育的。


我并不强求大家马上就要开始这类书的阅读,特别是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这类书很容易沮丧。读这类书籍的基础需要有一定基本阅读作为铺垫,特别是第二类书籍的阅读。


同时阅读这类书籍,必须带着批判性思维阅读,不然很容易被“洗脑”,然后就经常感觉被牵着鼻子走,于是越来越焦虑。我一直提醒自己的就是,教育,没有“最好”,只有“合适”,而所有的“合适”的起点源于我们对于自己和孩子的了解。



针对第二类阅读的读书笔记方法还是适用的,但读完这类书籍后,我还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有哪些相关领域我需要再去看一下做比对?这个问题可以让自己从简单的“好”或者“不好”抽离出来,而是帮助我拓宽眼界,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认知圈。


这种拓宽可以按照这样的两个逻辑进行:


1、平行拓宽:比如了解了“项目型学习”后,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还有哪些学习类型?这样一条路径就是从“项目型学习”扩展到“瑞吉欧教育理念”,再拓展到像蒙特梭利等热门的几大教育理念的了解。


2、冲突拓展:比如了解了独处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的研究后,我们就可以引出冲突:独处和高质量陪伴有矛盾吗?安全感的来源到底是哪些?如何平衡对待独立和亲密这两件事。


从我举例,大家不难看出,这类的阅读更像是进行一个课题钻研,从某个点开始引发出很多扩散性的思维,然后进行学习了解。之后再把这些扩散思维融汇到这个起始点,由点及面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知识体系。


“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训练大脑思考”


这个话题大半年前大家就呼声很高要我分享,之所以拖了那么久才写完,就是写的过程很艰难,我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承认这样的坚持和方法不容易,我绝对不是“鸡血”型的人,所以很担心自己这些分享会让你们,特别是还忙于屎尿屁的新手妈妈们又多了一份焦虑。


所以今天还是要说个题外话,每个人的舒服区间是不同的,并不是我做到了,你也必须做到;每个人的目前状态也不同,并不是非要现在就做到。


决定暂时呆在自己舒适区的,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一定要记得放过自己,真的可以淡定从容地说一句,这样挺好,但不是我想要的。大部分人的焦虑都是来自于既不想受苦又什么都想要。世事无两全,我们必定需要有一些舍弃。世上最怕,又懒又贪!


而对于想要现在开始自我成长,突破自己舒适区的朋友们,希望我的这篇分享对你们有帮助。同时也想和你们说,成长的道路一点不拥挤,因为愿意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不找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大J叨叨叨


昨天的文章虽然讲的是关于孩子“结巴”的,戳->能说会道的孩子怎么突然就“结巴”了呢?但是没想到最后几段的分享让不少朋友给我留言说看到泪目了,还有朋友和我说要时刻记得我最后说的话,反复提醒自己。


育儿其实就是如果掌握了“道”,很多“术”其实都是自然而然可以自己变通的,也希望自己每次写文时的这些“题外话”,可以对大家有启发吧。


今天推送迟了,因为出现了一些突发情况,心情也受到了影响。不过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所以请所有预定了我第三本新书的朋友们,一定一定去看一下今天的二条。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上周文章回顾


2、父母自我成长


3、和育儿无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