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让孩子从小背诗歌?这么考虑本身就是错的

大J 大J小D 2019-05-0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这是最近朋友来问我的,她一个同事的小孩,才3岁不到就可以背诵100多首古诗了。朋友顿时感受到了压力,然后就有了疑问,一方面自己小时候死记硬背的经历让她觉得这种背诵没啥用;一方面又听到同事分享,背诵可以锻炼表达能力,输入多了才能有输出,而且学龄前孩子记忆力是黄金期,就应该逼一下。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朋友要还是不要,因为我觉得她的这个疑问挺有典型意义的,可以引申到我们育儿的方方面面,其他孩子去上早教班了,我们要不要去?其他孩子去学画画了,我们要不要学?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我今天更想结合古诗词这个例子,和大家分享我是怎么思考的。



以终为始,卸下焦虑


比较是一切焦虑产生的源头,这在育儿中更是常见。我每次遇到因为看到别人家孩子干嘛了而开始焦虑时,我都会在心里按下一个暂停键,把“别人家孩子去干XX,小D要不要也去XX”这个问题转化为,“我们希望孩子去干XX到底是为了什么?”


比如,不是因为同事的孩子在背古诗词,小D也需要去背。我问的是,“背诵古诗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如我朋友所说的是锻炼表达能力,那我接下来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表达能力”启蒙上,而不再是“因为别人背了,有好处,所以我们也要”这个层面了。


于是,我的视角顿时就开阔了,我开始思考背诵和表达的区别。我认识到,纯粹的只是模仿表演的背诵,孩子大脑并不需要参与创造,基本上就是“输入输出“模式。而表达能力就是更加高阶的能力,它需要大脑参与将信息进行再次加工。也就是说,先要经历了输入,然后有理解,接着大脑重组信息并再次加工,最后才有输出的过程。


可见,表达能力比背诵能力重要的多。孩子可以背诵朗诵,这很好。但千万不要只是满足于孩子绘声绘色、一字不差的背诵,反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表达能力。这样的小小视角转换,我就更有全局观了,不再为“别人家孩子”而焦虑,反而会开始梳理,“那小D的表达能力如何呢?我可以如何进行日常引导呢?”


以终为始-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那你永远到达不了那里


日常浸润,轻松无压力


没了不必要的焦虑,全局观建立后,其实我们就会发现,“条条道路通罗马”,没必要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如果我们认可表达能力很重要,那就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机会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导。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可以像会“读心术”一样,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妈妈现在去穿衣服了,待会要出门了”、“宝宝的尿布湿了,妈妈帮宝宝换尿布”。也可以通过“平行描述”去读出孩子内心的想法,比如,“宝宝正在玩一个红色的球,宝宝把球一扔,球滚远了。”


这样的表述就是帮助孩子做了表达能力的前两步:输入-理解(我们告诉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自然而然的,孩子慢慢就会自己完成表达能力的后两步:重组和输出。


等到孩子会说话后,我们在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条理性词汇”,表达的关键不是语言多华丽,而是条理逻辑比较清晰。说话也好、写作也罢,所有用到表达能力的地方都是如此。


比如,学龄前的孩子大都是特别冲动的,当孩子急着想做某些事情却无法立即得到满足时,在要求孩子等待时不妨提供一些关于顺序的条理性词汇,“你想要看书,但我们现在正在吃饭。首先吃饭、其次收拾、然后我们才看书。”我有时候会边说边用手指头比划,这样说简单明了,孩子不仅可以更好地听懂,也不知不觉学会了如何有条理地表达。


当我们需要温和坚定地执行原则时,不妨加入一点关于观点的条理性词汇,“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把电视关了,因为我们要去睡觉了。”、“妈妈不同意你现在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现在全家都在吃饭。”我会特意把阐述观点的词语放在前面,然后去回应孩子的一些做法。


这些互动很细微,但只要稍稍留意,我们就是随时随地在帮助孩子提高他的表达能力。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孩子模仿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父母。而一个好的表达者最关键的就是说话条理清晰,而这一切就是要从父母的演示开始。



等到孩子表达交流更成熟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即兴发挥。这也是表达区别于背诵很关键的一点。背诵是刻板的,而表达是随时随地,是情景式的。这里分享一个我和小D特别受益的方法,叫做生活的记录者。


为人父母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育儿当下很多特别累特别苦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渐渐淡忘了,唯独那些一起度过的开心温馨的时光被深深记录下来了。这些恰恰就是亲子关系里面最宝贵的、是亲子关系里面会闪闪发光的一些东西。所以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我们有意识的把亲子生活记录下来,不仅是我们在共同分享成长经历,而且也能锻炼表达。


把拍的照片打印出来,带着孩子一起进行看图说话“照片里的人是谁?他在干嘛?”;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回顾今天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等到孩子愈发有表达欲望后,可以每天有个家庭时光,创造机会让孩子讲给大家听。


你看,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正襟危坐刻意而为,都是看起来漫不经心进行的,这样的引导启蒙孩子无压力,父母无负担。轻松环境下的启蒙往往效果会更好。



创造环境,培养兴趣


读到这里千万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就此以为诗歌背诵不重要。我个人是很喜欢古诗词所展现的意境的,但我反对的是为了背诵诗歌而背诵,高压强迫下的背诵反而会打击孩子自发学习的积极性。孩子接下来一辈子都需要学习,如果在学龄前就让她觉得,学习是无趣、枯燥、痛苦的,这样就太得不偿失了。


如果学习古诗词是你认可的启蒙方向之一,和任何新技能启蒙一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创造环境,唤醒孩子内心自发的那份兴趣。


比如我就会把适合孩子的诗歌集作为绘本选择之一提供给小D一起亲子阅读;很多诗歌本身也是朗朗上口十分押韵的,我就会把这些当成磨耳朵素材之一,和儿童歌曲童谣一起穿插放给小D听。我从未要求小D必须背出这些诗歌,我只是提供,然后默默等待时间的作用发生影响。


去年冬天,纽约暴雪后我带着小D去中央公园看雪景,小D看到每片山上雪白雪白就和我说,“妈妈,好大的雪,都没有动物了”,我就和她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话她以前听过有印象的,但是她还是很诧异地看着我,于是我就开始和她解释,这句她以前听过的话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什么类似。


末了,我加了一句,“你看,古诗词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啊,妈妈刚才说了那么多的话,用古诗词只要两句就能概括,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就是那次以后,小D的兴趣被唤醒了。



我反复说过,也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育儿是每个家庭的个人选择。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因为“别人做了我没做”而焦虑,当然,不得不承认你我都是凡人,这样的比较在所难免。因此我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理顺自己的思路,可以真正明白如何自己做选择,并且如何在选择下更好地“轻推”孩子,而不是高压逼迫。


教育的核心就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创造一个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的环境。我们只管土壤准备好,因为我们要始终相信,种子自己本身渴望成长的力量!


大J叨叨叨


上周开团的磁力人偶,不少朋友们已经陆续收到了,有好几个朋友们给我的反馈让我意识到有一个很重要的“怎么玩”和大家漏说了,就是这些磁力棒本身也是可以单独作为普通磁力积木进行形状搭建和启蒙的,今天特地写出来,希望所有买了这套玩具的朋友们可以进一步最大化使用好这套玩具。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透过现象看本质


2、表达能力


3、记忆力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我已经写了800多篇原创文章了,想看更多历史文章,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