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也担心宝宝打疫苗,6大误区你中招了没?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发朋友圈,公众号未经授权不要随意转载
大J的话
明天的这个时间,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回国的飞机上了。这次回国是我们出门在外间隔最久的一次,快2年了。明天就不推送了。之后在国内期间,大J会时不时出来冒泡一下,不会固定推送了哦。难得回国,大J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多吃一些我怀念好久的美食啦。希望明天小D可以给力,14小时的航程不要太闹。
美国讲究人权和自由,一直提倡育儿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所以儿医都选择尊重家长的意愿,每次说明白利弊后,都是用“建议”来给出他们的意见,而避免用“必须”(should)这个词语,除非是原则性的。在美国,唯一不多的会用“必须”这个词语的育儿准则是宝宝必须仰卧睡觉,宝宝必须坐安全座椅出行,宝宝必须准时接种疫苗(除非特殊情况医生批准)。
但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有好多父母选择不打或者漏打疫苗,前不久出现过的天花大规模爆发就是这个原因。宝宝疫苗,打还是不打,这个真的是全世界妈妈都顾虑的话题啊。也许唯一不同的是美国医生不仅仅告诉我结论,而是会把各种利弊原因和我讲清楚。小D第一次打疫苗时,大J收到下面这本手册,今天想先把里面罗列的一些常见误区分享给大家。今天文末,还有我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这本手册的作者编写过《海蒂育儿大百科》,这本书国内妈妈们应该不陌生吧。
误区1: 有些疫苗1岁内要打好几针,其实打一针就足够保护宝宝了。
真相:很多疫苗打一次是不够的,有些需要接种几次来给予足够的免疫保护(比如,无细胞百日咳一岁内需要接种三次)。有的需要每年接种,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比如,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流感季开始前接种)。而有的当宝宝成年后还需要接种,因为有些疫苗随着时间推移效果会慢慢减弱(比如无细胞百日咳4~6岁时还需要接种一次)。
误区2:宝宝如果感冒了就不能接种疫苗。
真相:很多父母都会觉得生病了的宝宝对疫苗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其实,研究发现如果是轻微感冒是不影响的。当然,如果你家宝宝高烧到39度,还伴随耳朵感染,那肯定是不适合接种的。但如果只是流鼻涕,有一些咳嗽是没关系的。(这个我家亲身经历过,小D9个月体检时,有点小发烧,38度,还是照常打疫苗了)。
当然疫苗本身也会有副作用,比如发烧、出疹子、接种处红肿等。但这些反应不常见,即使出现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过多恐慌。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荨麻疹、高烧到39度以上、出现惊厥现象,是需要立即就医的。
误区3: 我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是无法接受这么多疫苗的。
真相:一岁内宝宝要接种的疫苗看起来非常多,但有研究表明,生活中每天其实都有无数的细菌/病毒在锻炼宝宝的免疫系统,从地上的细菌(她吃了掉在地上的饼干),到在食物里的病毒,以及在空气中传播的粉尘或者感冒病毒,健康宝宝都可以安全应对这些挑战的。专家指出,相比这些,疫苗里的细菌显得非常微不足道,而且不要忘记了,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菌却可以让宝宝的免疫系统更加强大。
误区4: 如果所有其他的孩子都接种疫苗了,那我的宝宝就不需要了。
真相:这是典型的“羊群理论”,因为我周围的人都接种了,那我周围就不会有病毒/细菌了。但这个所谓的“羊群理论”是有局限性的。这个理论只适用于某些疾病,而且前提是周围至少90%~95%的人都要完全免疫。这个几乎很难实现的,因为有不少宝宝因为还小还差几针要打(即没有完全免疫)。而且如果大家都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的话,那周围根本不会安全。
误区5: 疫苗就是把细菌注入宝宝身体,我的宝宝会因为打疫苗而得这个病。
真相:目前大部分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也就是说,宝宝是不会因为打了流感疫苗而得流感,也不会因为打了百日咳疫苗而得百日咳。即使有一些疫苗是活性很低的细菌(比如麻疹),引起疾病的几率也非常非常低,这些都是大规模临床验证过的。
误区6: 疫苗会导致宝宝自闭或者其他发育问题。
真相:这个所谓的“结论”最初是在1998年美国的一本医学杂志<The Lancet>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疫苗和自闭的联系。后来这篇文章已经被全世界的科学领域证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杂志专门辟谣了,但谣传却从未停止。之后有无数的科学家前赴后继,在这个话题上进行研究,至今都没有发现任何相关性。
翻译完毕,大J想说说个人感受。在纽约父母中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我们之间不谈论疫苗,就像我们不谈论政治一样,因为我们的立场不同。” 归根到底,我个人觉得关于宝宝接种疫苗这件事,是个belief system的问题。
相信科学,权衡利弊
不可否认,疫苗是会出现副作用,极端情况下副作用还会很厉害。但所有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极端情况下也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举个例子,如果宝宝不打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混合疫苗(MMR),一旦宝宝得了腮腺炎出现并发症脑炎的概率是1/300;相比因为疫苗副作用而出现脑炎的概率是小于百万分之一。孰轻孰重,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单次事件相关性无法推出因果关系
我大学本科专业是经济学,有一门课是统计学,具体课程内容都还给老师了,但有个结论我一直记得,就是几个单次事件的相关性是不能推出因果关系的。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家门口有一个特别火很难订位的餐厅,今天我去吃竟然恰好有一个空座,过几天再去吃又恰好有空座。两次以后,我就认定这家餐厅单独给我留座了。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就笑了,自我感觉也太好了。
但育儿这件事上,我们很多妈妈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就拿疫苗这件事来说,我们听说一个宝宝打了疫苗后出现脑炎,于是我们就认为疫苗对宝宝有害,让宝宝得脑炎。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案例,即单次事件,是无法就此直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的。
小D出生后第一周就有左右脑最高级别的脑出血,之后核磁共振又发现小脑有囊肿。但小D出生到现在疫苗一针都没拉下,小D的儿医、NICU主任和脑外科医生都告诉我,出现过脑出血病史的,只要之后生理体征健康就可以按时接种疫苗。作为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妈妈,我不敢妄言结论。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以上这些观点,决定权还在你们自己。
回复标题前数字,看更多大J小D的文章
27 海淘婴儿营养补充剂,听听美国儿医怎么说
37 宝宝什么都放嘴里吃,这样好吗?
61 纠结宝宝是否要光脚?听美国医生怎么和我说
71 也来说说把屎把尿这件事
62 纽约康复师教我,做到这些,帮助宝宝学会爬
41 边吃边锻炼手眼协调-简单营养,宝宝手指食物推荐
80 美国儿医推荐,家庭必备幼儿常用药
15 早产儿妈妈最不愿谈的“脑瘫”,美国医生是这么和我解释的
把文章分享给更多需要的父母们,是对大J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