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我的道歉信和谢罪礼物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2月份和我的小团队在北京朝夕相处了三天,第三天结束时,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三天感受。
其中有一位新招的小伙伴说,大J说这句话你别生气哦,虽然很想加入你的团队,但没来北京之前我是有疑问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的人设包装成如此努力上进呢。
这几天后,我发现你很真,你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团队也很真,加入你们真好。(嗯,我想说,敢于当面说这些话的,我也觉得我招对人了)。
这样的反馈说实话我一点不奇怪,从去年开始我总是陆续会收到留言说,看我的公号太容易焦虑了。
记得去年年初,我是很受伤也很难过的,摸着良心说,我开公号至今分享的每一篇都是希望大家了解更多后看可以不焦虑。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度我陷入了很久的反思。
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那是去年3月,当又一次一个妈妈给我留言表达了这样的情绪时,我回了她,“那只是因为小D比你的孩子大了快2岁,我比你提前多学了两年而已啊”。
打下那些文字的时刻也唤醒了我的记忆,那是小D出院没多久的一个凌晨,我坐在窗边的,看着桌子上一堆没看完的书,上百条篇还没来得及打开的订阅号消息,崩溃大哭:
为什么当妈妈要这么累?看了这么多,为什么我还这么焦虑?为什么有这么多厉害的妈妈,而我不是?是我不够努力吗?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可光哭没用啊,那天哭完,我决定改变。从那天起,我决定重新对我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梳理。
根据自己目前的需要,制定了一个属于我自己学习计划,我不再为别人而打乱自己的节奏。然后留出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不需要成为别人,我就是我自己。
就是因为我有过这样的曾经,所以我的公号至始至终都不希望给大家带来焦虑。但随着我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我又不太愿意“炒冷饭”。
(但欢迎小月龄父母们留言提需求,我还是非常愿意写的,而且我相信如今再回看小月龄的话题,自己可以写得更通透)。
于是写的内容也随着小D的成长越来越广,无意中,我觉得我还是给不少父母带来了焦虑。
很多新关注的父母朋友们都忘记了,小D都快5岁了,我在当妈的路上已经行走了那么久了。
这并非我本意,但受微信公号的约束,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这里,我郑重其事得地像你们道歉, 不管你们现在是否还看我的公号了,我还是想说一声对不起!
当想明白这点后,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让父母们不焦虑的成长型学习平台。
帮助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像我当年一样,在海量的知识中,重新整理分类,轻松的找回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会因为看到我或者其他人这几年的成长、积累,反而带来了焦虑。
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
你可以选择,跟着我,再走一次我走过的路。
你也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节奏,学习你想学习的内容。
你也可以选择,只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来找一找灵感,看看我是怎么分析、解决的。
对,我就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把选择权交给你们,找到你们最舒服的节奏。
于是,在这过去的八个月里,我和团队小伙伴默默憋了一个大招,按我的想法做了一款小程序——大J育儿说。
最近它终于初具雏形,实在忐忑,于是在上周一,在服务号“大J叨叨叨”尝试邀请一部分朋友进行限时体验。
当我看到你们的反馈的时,真的是泪流满面,我知道,这件事,我们真的做对了!
现在,我迫不及待的想把他推荐给大家,让大家来看看我这个投入了大半年心血的亲儿子(嗯?为什么是儿子,哈哈)。
定目标,找节奏
在这个小程序里,我重新梳理了我写过的几百篇文章。将他们分成了6大模块,23个主题专辑。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特定的主题,添加进自己的学习计划内。在学习计划里,你可以看到自己整体的进度。
同时,也能看到某个主题文章专辑的学习进度。这样,你就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你的节奏进行学习了。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只看孩子当前年龄段的文章,也可以在主题专辑内按年龄段进行筛选,然后添加进学习计划。
一定要进入某个主题专辑才能进行年龄筛选,这个功能是有点绕,但由于小程序本身框架的限制,目前仍未找到很好的实现分离两种分类的方法。我们会继续研究优化这个功能的。
查漏补缺
当年我在学习时,经常会提醒自己一点,不要只是在相同内容上重复学习了100遍还不知。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只盯着某一方面学习,而忽略了全局观。
我常常说父母的光照在哪里,孩子就会在哪里开花。当我们在学习一轮,或者往前冲了一轮后,应该时不时回过头看看,我们有没有遗漏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我们忽略了的。
所以在这个小程序里,我设计了一套小测试,先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养育风格,找到这种风格中最容易忽略育儿主题,从而针对性的推荐相关的内容给大家。
当然,这个测试是根据一套逻辑进行的,但育儿肯定不只有这一套逻辑。所以也想说,这只是一种选择。你也可以选择不接受这些内容,只是关注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一直说育儿是很私人的,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就像水桶理论,认为要补短板,有些人却支持木桶斜论,认为要扬长。两个理论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适合他们的条件不一样而已。
我把这个选项提供了给你们,用不用你们决定。
兵来将挡
当然我也说了,你也可以只是在遇到育儿难题的时候再来这里看看。
通过搜索关键字,你可以找到我所有的相关题材文章。因为有时候有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很多个知识点,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问题我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分别有几篇相关的文章。
通过搜索,你就能很快捷的找到所有相关文章,对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更好的帮你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爱听,听!爱看,看!
在育儿说,所有文章都主要以音频的形式呈现,这是为了方便大家解放双眼和双手。让大家能在做家务的时候,在上班的路上,在锻炼身体的途中,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当然,当家庭育儿理念产生冲突的时候,也可以打开音频,“强迫”家里人一起学习。这种小心思,也是绝好的。
还有,就是想送给关注我的很多爱学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我当年录文章音频的初衷就是你们告诉我,手机的字太小,一篇文章看下来太累眼。在这里,你们就可以开着音频,一直听我的文章了。
如果你是一个视觉记忆的人也不用担心,在音频的下方,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跳回我的公号查看文字版的内容。
这里目前只是一个适合初中级成长型父母学习的平台,让你对希望了解的内容有个初步的理解,为你梳理育儿的框架。
你可以选择就止步于此,我相信应付基本的育儿问题是没有问题的。
你也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育儿地图,先在这里了解育儿内容的大致框架,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通过其他更系统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你也可以把我这里当成体检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带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帮你找到下一阶段的成长目标。
无论如何,我希望这里能让你不焦虑的学习,让你的学习只是为了你自己,让学习变得纯粹。
如果你需要这样的一个地方,非常欢迎你来体验、使用。如果你喜欢,如果真的能帮你,希望你们可以在评论里告诉我,你们的支持,真的是我不断折腾的最大动力。
一起来体验一下我为你们准备了八个月的礼物吧!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码体验。
他还是一个新生儿,肯定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对他进行优化、完善,如果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可以来告诉我。让我们一起带着他成长。
来自程序员哥哥的温馨提示:由于cpu需要预热,初次进入小程序有可能会出现一直加载的情况,如遇这种情况,可以退出小程序,并删除小程序后,回这里重新进入。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号:djxdruby)进行咨询。
想更深入的玩转大J育儿说,可关注服务号“大J叨叨叨”今晚发布的使用攻略。白天大家就先自己探索一下吧。
上周文章回顾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