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就是"拼家庭"?我一个普通家长拼不起呢……

大J 大J小D 2021-11-03

今天想说的一切,缘于一个视频。

 
一位中年男人,一位老父亲,在孩子的家长会上抱头痛哭:我怎么会不关心我的孩子呢?

但我不能24小时盯着微信的啊!我要工作,我一直在开会啊!!



我当时看完眼眶就湿了,忍不住转到工作群......

 
结果群内一片白眼:这就是人间真实啊!现在国内都在大喊,教育回归家庭,教育就是“拼家庭”!

幼儿园明令禁止提前学习文化课,结果9月份入学面试,老师直接问,拼音学到哪里了?字认识了多少?英语口语到什么程度了?——这不逼着我把孩子往课外班送吗?
小学3点就放学了,最普遍的双职工家庭,要么再掏钱送课外班,要么就是家里的老人继续“熬鹰”……
自从进了家长群,每天几千条留言,老师时不时布置功课,还要拍照拍视频上传,一不小心漏掉啥要求,就被@。说真的,我现在不怕老板你@我,就怕老师……

教育“回归”家庭?

听起来有道理,细品怎么不对劲?

1

“教育回归家庭”

一句“没良心”的骗局


我们80、90后,小时候父母都是双职工,从小脖子上挂一串钥匙;


自己管上学,自己管放学,在石库门玩到天快黑了,父母才到家。



那时,父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那时,也没听说有“教育回归家庭”的说法;


我也从没有觉得,我的成长的家庭里缺少教育。

 
比起996,家庭教育早已是7X24

想想我们这代人真的不容易,第一代独生子女、高考改革、上班要996。

如今家庭教育也必须“7X24”,否则就是我家的教育走丢了?
 
我在纽约开始系统学习早期儿童教育时,开学第一课,教授就告诉我们:

要用一个村的力量养个娃,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作用缺一不可,也无法互为替代。
 
既然不能互相替代,那家庭教育一直就在承担着那一份责任,何谈“回归”家庭。
 
教育回归家庭,你回归的起吗?
 

本该家庭承担的一直在家,却还大谈“教育回归家庭”,


我恶意的揣测下,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把本来不属于家庭的任务,强加给了家庭呢?


目前大量所谓“教育回归家庭”,无非就是学校不教了你自己教,老师不做了家长做,如果做不到就送课外班。

 

说实话,这种“回归”是考验经济基础的,普通家庭真的回归不起。

 

费用就是一道巨大的门槛,这次回国,我随便了解了一下国内的辅导班。


线下的一节课200-1200不等,一周一两次是最低标准了。课外班也不会只报一门,那么一个月就是3200-19200,赶上甚至超过家里一个人的工资了。

 

除去费用,路上的接送成本、课后作业的辅导,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默认了,家里必须有个不需要上班的父母。(上班那个至少得挣2人份的工资)


这样的配置,在曼哈顿好的私校也是”顶级“配置。


可如今,一句看似励志的口号,成了每个普通家庭拼命扛起的不可承受之重。



言之凿凿,却来路不明
 
问了一圈我周围在北京上海的家长,几乎都知道这个口号。

但都说不清楚口号的出处,只是记住了这个口号和背后带来的无限焦虑和恐慌。
 
如果非要溯源,这个口号大概最早是出现在“幼儿园禁止小学化”的政策出台后。

但,政策是教育局出的,口号却不是教育局提的。
 
一个来路不明的口号,却莫名其妙地成了“主流”的育儿价值观,各类培训机构倒是很懂得如何抓住了父母的心理:

学校教育已经是底线了......

家庭教育才是上限......

教育回归家庭都没听说过......

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不管这个口号到底出处是哪里,

我绝对不相信任何一个有一定专业能力,有基本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

会直接喊出“让教育回归家庭”这么简单粗暴的口号。 

2


让教育回到该回的地方去

 

养育女儿的六年,做公号博主的五年,进修早期儿童教育的三年。


我始终坚信一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细水长流的慢功夫。

 

可如今,教育成了买卖和流量,教育成了速成和打造标准件。


与其讨论教育回归家庭对不对,不妨大家都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到底要教育出怎样的孩子?



只有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教育才能回到该回的地方去。

 

走样的模仿

 

总有一种风气,一堆人觉得,教育“减负”是从外国学来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芬兰早就废除了幼儿园的文化课,美国也是一直倡导快乐教育。

 

如果只看这些表面文字的话,认知就会出现偏差。

 

芬兰废除的是“学科教学”,但从幼儿园开始就大力开展“现象教学”;


美国废除的是“死记硬背”,但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的是“玩中学”直到后面的“项目教学”。

 

所以并不是学校不再承担“教学”,而是学校承担了更加重要的教学,从单纯学知识转变为思维模式的打造。 


错误的政策解读

 

管理学上有个说法,被考核的才会被重视。


幼儿园明令不再提前学习文化课后,就给教育工作者松了绑,写在纸上告诉大家,这不会是被考核的东西。


但如果就此得出,“教育回归家庭”,也就是学校不教的家庭教,这不仅是错误,而是大大的倒退。


 

教育是选择,选择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决定,还有那些“没做”的机会成本。


0-6岁孩子的大脑突触在不断地进行联结和发展;而脑科学已经证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多感官,需要从体验入手,才能最优化大脑的发育。

 

一句“不上文化课”,就是在提醒我们:


之前被傻刷题、被死记硬背耽误的“机会成本”;


那些让孩子主动探索,自主创造,阅读、动手等等,这一系列是更加宝贵也更加重要的内容。

 

永远追不上的变化

 

很多人看到这就会说,道理都懂啊,但是如果不教知识,心里总是不踏实啊。


但其实想想,未来的孩子真的不再那么需要很多“知识”。


计算能力再快,比不过计算机;背诵的知识再多,都不如百度谷歌siri。


未来真正影响生存质量的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可以快速甄别和获取资讯的能力;

可以高效整合资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有宏大想象不断创新的能力;

可以团队协作的能力;

从任何环境学习的灵活性;

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能力;

这么说对一部分朋友来说可能还是很空的。


但回想今年的一场疫情,多少我们死命守住的“确定”都变成了不确定,而又是多少人在疫情找到机会,绝处逢生?


 

大家都遭遇了黑天鹅,但导致结果不同的是什么?是成绩吗?是知识吗?


都不是,就是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造就的基本能力。

 

假设这样的“变动”日后就是常态,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真的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未来不断的变化吗?

 

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思考的。


未来的世界,学会知识的人必定是给掌握思维模式的人打工。


3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别总盯着家长了

 

我有几百万的微博和微信读者。


你们中的很多人跟随了我6年,这六年,我风雨无阻的写,你们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看我的分享,学习育儿知识。


我都能想象你们看我公号时的样子:

在拥挤的地铁上,一手扶着拉环,一手举着手机。

在孩子终于入睡的深夜,黑暗中唯一闪烁的手机屏幕。
一边忙着家务,一边带着耳机……



如果大环境都在喊“教育回归家庭”,那我最有资格告诉所有人:中国的父母从来没让教育离开家庭。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把自己逼成了半个“育儿专家”。

 

今日中国,已经很难找到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了。


但教育,不应让家庭承担起所有。


父母是家长,也是员工、老板,儿女…… 离开家庭,他们还要承担来自社会的压力。


80后真是最惨的一代人,作为地球上唯一一批独生子女。


当小孩的时候没人管,出社会的时候自己闯,等当了爹妈,教育又要回归家庭了……

 

我总在文章里说,孩子需要被“看见”,今天我想说,中国家长的努力更需要被“看见”。



他们对学区房的焦虑有多深,对孩子的教育就有多重视。

 

真的  真的  请不要因为:
一次没接通的电话,
一次稍晚回复的微信,
一次漏交的作业,
就否定一个家长的努力……


我真心希望,

每个育儿自媒体人

可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不要为了流量而博眼球,自媒体人是要帮助所有“陷入琐碎”的人,一起看的更远、站的更高。

 

我真心希望,

每一位父母都能拥有育儿自觉,

你怎么养娃是你家的事,不要用“一种选择”去否定“另外一种选择”。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大局观”,教育是关于人,那么要做好教育,也要关心和孩子相关的所有人,这就包括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
 我真心希望,不要让“教育回归家庭、教育就是拼家庭“,成为压倒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拼尽全力却被扣上”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帽子,他们真的会原地崩溃。

大J叨叨叨


今天这篇文,构思的时候,写作的时候,还有此刻我发布的时候,心情都是很不平静的。

如果这份不平静你们也感同身受,那我真诚的请大家帮助点赞和转发。

可能还感兴趣:
开售|一看就停不下来,原来情绪启蒙要这么做才到位
开售|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毛绒,安抚陪伴,学会表达,迈向独立
万无一失的教育规划里,从来没有学区房
都在大把花钱抓教育,为啥有的家长收获“牛娃”,有的却被割了“韭菜”
每个父母的付出
都应该被看见
同意的记得点赞/在看/分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