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往期精彩推荐

高中数学函数训练题集1-5卷【合符答案】(文末看下载说明)

高中数学函数导数及应用训练题集6-10卷【合符答案】(文末看下载说明)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训练题集合10-15卷【合符答案】(文末看下载说明)

高中数学坐标系与方程训练题集合20-25卷【合符答案】(文末看下载说明)

高中数学坐标系与方程训练题集合25-30卷【合符答案】(文末看下载说明)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文末看下载说明)

高中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文末看下载说明)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文末看下载说明)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重点词组归纳(文末看下载说明)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期末复习测试(文末看下载说明)

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

占海洋面积比重 89 11

水深 一般在3000米以上 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 影响较小 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 不大 比较大

海流系统 有独立的系统 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 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 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 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 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 黑海---地中海

2) 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第二课时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经典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热量收入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可知热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10°N附近,从全球海洋看热量收支平衡,而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AD

2)洋流通过对高、低纬度热量输送、交换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的水温差异,且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于近岸洋流影响导致水温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1AD  2BD

(二)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如下图)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60°N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二、海水的运动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二)洋流

1)洋流分类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第三课时

一、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是平衡CO2的主要途径。

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的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2.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

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3.拉尼娜现象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表层水温偏低2—4℃

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2)港口建设

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3)海洋旅游

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海底旅游

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

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海洋能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

可再生  

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南北美航线,也称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国的农矿产品也多由此转运输出。

北太平洋航线: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非洲航线,也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的唯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线。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除此以外,还有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线等。

2)围海填海造陆


第四课时

一、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一)海洋自然灾害:

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

3.海啸

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

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4.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海洋。

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一—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地理、生物、化学: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李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损害海洋环境。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

危害人体健康。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影响海洋旅游业。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经典例题2]20008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             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                     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 D

[经典例题3]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10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 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1230

l)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          ,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                          。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           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B.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C.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D.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 标注略 (2)马六甲 日本  (3)西 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4D

三、海洋权益

海洋国土”,它不仅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它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EEZ)、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1.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国际社会经20多年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该“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中国的领海面积37万平方公里,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为300万平方公里。

2)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

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八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

与我国相邻或相向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共约150万平方公里之多。

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水域”、大陆架和岛礁争议的重区域是在东海和南海。

3.关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义: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讲课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经典例题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a + 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 + 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 =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解析】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BC

【答案】BC

[经典例题5]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        权;对B处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        ,是              财产。

2)我国         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         。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法:                   。)

【解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11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答案】(l)领海 勘探  开发 利用  国际共同海域 人类共同继承 (2)管辖二分之一 (3


能力训练

1.读“太平洋1700w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2(2)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③图中C地位于(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4.流经①图a海域的洋流是(     )

A.秘鲁寒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日本暖流

5.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围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蚀

B.过度开采海滨砂矿,会减少人工养殖海产品场所

C.对鱼类过度捕捞,有助于减少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压力

D.海产品受污染,可影响人体健康

200412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目前已确证有20多万死亡。据此回答6—8:

6.下列关于海啸的叙述正确的(    )

A.海啸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B.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可引发海啸,而风暴则无法引发海啸

C.海啸是波浪的一种表现形式

D.海啸的毁坏破坏力极大,主要是对海上船只及其岛屿而言,而对沿海建筑和村镇则影响很小

7.此次地震的震中在苏门答腊岛西岸,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3,东经9628°,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有(   )

A.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地球公转速度明显变慢

B.处于震中海域轮船上的人,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再感觉到上下颠簸

C.震中位于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D.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8.此次地震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

人类自救能力差②人口密度大③人口老龄化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回答9—11题:



9.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  

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风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5月份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12.气候对海岸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海岸带变宽                 B.土地利用减少      

C.浅海渔场增多               D.海岸生态变化

13.由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风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14.目前,人类开发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是(   )      

A.海洋滩涂养殖  B.海港码头    C.海底通讯电缆铺设   D.海洋公园

15.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

16.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

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

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17.一艘轮船由世界最大港口驶往我国最大港口的途中,走最短的航线,经过的海上“咽喉要道”有(   )

直布罗陀海峡②好望角③苏伊士运河④曼德海峡⑤马六甲海峡⑥望加锡海峡⑦巴拿马运河⑧麦哲伦海峡⑨台湾海峡

A.①②⑤⑥⑨   B.①⑦⑧⑨     C.①③④⑤⑨      D.②⑦⑨

18.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的宽度为12海里            

B.b的宽度为200海里  

C.a区域享有和该国领土一样的管辖权

D.b区域自然资源所属国享有勘探、利用、保护、管理的主权

19.读()大潮和小潮图、()月相变化图,回答



(1)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        三种。

(2)潮汐是海水在          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称为潮。

(3)图①中,A点出现大潮的原因是                            ,出现大潮的

农历日期可能为                          。

图②中,A点出现小潮的原因是                       ,出现小潮时所见

月相可能为图()中的         (填字母)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二次   B.一次   C.四次   D.三次

20.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三处,      处理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C箭头含义:                                 。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处海域,因为①           ,②           。

(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      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       流;②冬季温带海区水温表层比底层        ,海水易形成对流。  

(5)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      海里的领海权,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21.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⑾蟹类 ⑿贝类 ⒀海底居室 ⒁锰结核 ⒂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 ⒃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内:

代号 资源及其开发 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A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⑤⑩⑾⑿

B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③⑨

C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D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E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 ④⑥⑦⑧

(2)以上图表反映了海洋资源的      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     开发,而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22.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航线ABC都是石油运输线,航线A从波斯湾开始,经过印度洋、非洲南端的       角、       洋,到达北美和西欧。

(2)航线B从波斯湾出发,经过印度洋、     海、     运河、    海、     海峡、        洋,到达北美和西欧。

(3)航线C从波斯湾出发,经过印度洋、      海峡、       洋到达日本。

(4)航线①和②是中国与中美洲之间的主要航线。当把货物从中国运往中美洲时,船

长们都是沿航线①航行,试分析其中原因。                                  。

(5)当从中美洲返航中国时,大多数船长选择航线②,这是为什么?

23.读下图,回答

(1)给图中洋流ABCD加绘箭头,完成南太平洋大洋环流图。

(2)海洋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       、       三个部分。

(3)大范围渔场EFG的形成中,得益于上升流的是  ,该渔场名称是    。

(4)太平洋沿岸渔获量最大的国家是       和        。

(5)北太平洋洋底分布着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是        。

(6)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     、      、淡水等。

2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今年天津塘沽渔业部门捕获的梭鱼、皮皮虾等个体较前两年大,数量较前两年多,这说明“伏季休渔”初见成效。自90年代初开始,渤海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规定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休渔期。为控制捕捞强度,自200061日起进行我国首次全国性渔船普查。最近又出台了今后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等措施,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1)前几年海洋鱼类比现在个体还要小,数量还要少,这说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的              和               等问题严重。

(2)“伏季休渔”是针对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          而制定的政策,这样在休渔期可使鱼类                     。

(3)为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料中列举了哪些措施:                      

。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最少两点)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D   6. C   7.D    8.C    9B   10B   11B    12D   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1)潮汐 (2)月球和太阳引力 白天的海水涨落 (3)日地月三者成一条直线,海水所受引力大 初一或十五 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海水所受引力分散,CC’ (4)C

20(1)B A  表示入海河流带来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 (2)B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 (3)地震波 (4)上升 低  (5)12 200

21(1)由上而下依次为:161415213 (2)多样 综合  (3)CD

22(1)好望角 大西  (2)红 苏伊士 地中海 直布罗陀 大西  (3)马六甲 太平洋 (4)这条航线沿途依次途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路顺水,在沿北太平洋暖流航行时,又顺着中纬西风,速度快 (5)沿航线②既可顺东北信风,又可顺北赤道暖流,速度快

23(1)(2)海中 海底  (3)F 秘鲁渔场 (4)中国 日本  (5)锰结核 (6)镁、溴

24(1)海洋污染 海洋生态破坏 (2)过度捕捞 较好地繁殖与生长 (3)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进行全国性渔船普查,对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 ①发展水产养殖,加强优良鱼种培育和鱼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②控制海洋污染 ③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④健全我国海洋和海洋资源法律体系(答出其中任两点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未完,需要完整版或更多下载资料请关注我们下载。

老师提示下载说明

喜欢本练习试卷的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后,到后台发送《高中地理知识点》《高考数学易错题》《全国各地试卷》《高中数学练习》就会得到面的训练习题。

|声明: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长按或扫下面下面二维码关注教学资料平台公众号下载更多资料


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公众后后,到后台送关健词

《中高考复习》《各科电子课本》必修的发《高中电子课本》《政治选修》《高中数学练习》

需要病毒课件的请扫下面二维码下载,进去后到后台发送《病毒课件》 


你若喜欢,点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