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法的学科交叉沙龙”第十八讲顺利举行
6月2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主办的“法的学科交叉沙龙”第十八讲在徐汇校区北四楼2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中美法律交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院讲师马瑞欣(Neysun A.Mahboubi)担任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赵绘宇担任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林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蒋红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王桦宇担任与谈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研究员谭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博士后景诗元以及其它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主持人赵绘宇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嘉宾马瑞欣博士,指出马博士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授课,还在美国司法部民事司担任庭审律师等,并对其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讲座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季卫东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与马睿欣博士相识的经过,并指出马瑞欣博士是美国学者中有代表性的中国法研究者,也是法社会学研究者。马瑞欣博士也曾多次到访凯原法学院,与各位与谈嘉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季院长表示,他期待马瑞欣博士的讲座能够成为推动中美法学交流的新契机。
马瑞欣博士对赵绘宇副教授的介绍和季卫东院长的致辞表示感谢。他回顾了自己的研究经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有幸认识了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的江平教授。在江平教授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开始了对中国法,尤其是中国行政法的研究,并且持续了30年。结合他自己的经历以及中美法学交流的现状,他认为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变化,两国的学者都应当致力于加强学术的交流和互动。
在回顾中美法律交流的过去时,马瑞欣博士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通过学生培养、访学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有助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建构。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国之间关于法律发展的一系列实质性协议的达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法律交流大幅增加。在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朱苏力教授与贺卫方教授关于法官思维和司法改革等问题的辩论。进入21世纪初,两国的关于法律的交流变得更为紧密。同时中国国内对比较法,特别是对欧洲、日本等国法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在2010年之后,中美关于法律的交流开始变得困难,而疫情则进一步加剧了交流的困难。
对于中美法律交流的未来,马瑞欣博士表示,他热切希望中美两国的法学交流能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并分享了促进两国法律交流的具体想法。一方面,要加强两国学生交换或访学项目;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他以行政法的研究为例说明两国的学者可以在人工智能治理、数据隐私、共享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进行相互的对话。此外,他还希望,在中美法律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引入欧洲同行的对话,共同建立关于行政法的“百科全书”。
林彦教授作为与谈人,他回顾了与马瑞欣博士相识的过程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议。首先,他从法律多元主义的角度反思了贺卫方教授和朱苏力教授之间的争论,指出二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围绕普世价值和本土资源之间的论辩相对比较狭隘,忽略了法治的多种可能性。其次,他认为马博士关于多元化的法律交流策略富有建设性,特别是将欧洲学者的对话纳入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林彦教授分享了他最近在西班牙进行的学术交流经验,表明围绕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法学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蒋红珍教授回顾了与马瑞欣博士十余年的深厚友谊,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评议。第一,上世纪90年代末围绕法律的各种辩论作为一种启蒙,促使我们去思考中国法治可能的发展路径。第二,近年来中国的行政法领域发生的诸多重大变化,如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行政契约的讨论和行政负责人出庭制度等是近些年中国行政法学者比较关注的议题,并且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共同话题,也将成为今后中美学术交流的基础。第三,她提出美国规制理论研究中“规制性协商”的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兴科技与法律的关系,特别是数字行政法等热点问题与马瑞欣博士进行交流。
王桦宇副教授在与谈中表示,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是中美法律交流的基础。他结合对税法的研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一,尽管税法在学科分类中被作为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但近十年来税务型案件越来越多地需要与行政法相结合,比如行政法的信赖利益保护、比例原则、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等。第二,中美税制因为历史背景、制度结构和具体税种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具体税制完善层面上讲,美国的制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规则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提问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美国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动力;如何寻找中西方语境下学术研究的共同语言;中美国如何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与马瑞欣博士进行了提问。马瑞欣博士从比较法研究的视角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回答,并特别指出对于任何研究中国的学生或学者,他们需要身临其境地来到中国、体验中国,以寻求认知共鸣,这样才能激发真正的研究兴趣。他希望能尽快恢复到疫情以前的中美法律交流水平,并在尊重和理解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学术研究的共同语言。对于气候变化领域,他认为中美有共同的议题和对话的空间,因此双方都需要努力克服障碍,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季卫东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了马瑞欣博士的精彩分享和各位老师的深入评议。结合中美法律交流的历史,他从个人层面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层面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认为当前中美法律交流的所面临的语境和问题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国内关于法律秩序问题的争论还是中美法律话语之间的争论,都存在着普遍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他特别指出坚持中美法律交流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和借鉴,更重要是在研究他者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这也是未来双方能够进行对话的前提。另外,风险社会和数字国家已经成为中美双方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它们将决定未来的法律秩序变迁,也是中美之间法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会后参与嘉宾在北四楼前合影留念,沙龙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简称CISLS,官方网站: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是依托凯原法学院成立的实体化校级跨学科研究平台。旨在探索中国式秩序和制度变迁的深层奥秘,借助经验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考察超大规模社会、网络型社会、风险社会以及数据驱动社会的治理方式,为正确认识、理解、解释中国现象以及正确解答世界普遍性问题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分享海内外法社会学的前沿景观
学术成果 | 活动报告 | 论坛通知
投稿、荐稿请联系:
sjtu.cisl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