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鸟,正在被高楼威胁
香港有一片对环境至关重要的广阔湿地正面临威胁。在这个全球最难以负担的住宅市场,急需土地的开发商打算在保护区附近建高层公寓楼。
香港西北部与深圳毗邻的地方,有大片的沼泽地和鱼塘,为数百种鸟类提供觅食和栖息的场所,包括濒危的黑面琵鹭和黑嘴鸥。保护区占地面积是纽约市中央公园的四倍多,同时它也是一个“碳库”,对于抗击气候变化十分关键,还可以帮助缓解台风季节的洪水。
在香港新一届政府决心解决积存已久的住房问题之际,开发商正竞相寻找土地建造新公寓。但由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发得比较充分,它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城市腹地相对来说尚未开发的地方,导致自然保护区面临风险。
香港最大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项目建议书,要在湿地边缘建公寓楼。所谓的边缘其实是占地约1000公顷的缓冲区,紧贴保护区的内边界。20多年前,政府为防止任何可能对该地区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活动,建了这个缓冲区。缓冲区内的任何施工建设都必须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正在这片区域试探它们所能推动的底线。
香港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摄影:Lam Yik/Bloomberg
有恃无恐的地产集团和政府似乎有意把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环保组织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已向香港规划委员会提出反对兴建公寓项目的意见。
香港环保组织长春社(Conservancy Association)的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Roy Ng)说:“对于他们的规划是否如申请中所说的对生态没有影响,我有很多保留意见。”
就目前来看,缓冲区内的地块在开发时应保持低容积率。但长春社表示以及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Town Planning Board)的文件显示,八份项目建议书去年进行了更新,要求大幅提高容积率,最终要建超过2.5万个住宅单元。
虽然这些新提出的项目不是近年来在缓冲区建的首个项目,但建筑高度和容积率都远超以前。此举可带来暴利——湿地附近一套500平方英尺(46平方米)的完工公寓目前售价约为800万港元(100万美元)。
香港大型开发商是大部分项目建议书的幕后推手。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此前获批在一个项目中建71栋低层住宅楼,但目前它正想办法建10栋16到23层的高楼。该公司还计划在另一个项目中建造高达29层的高楼。
新鸿基地产的楼盘Wetland Seasons Park。摄影:Lam Yik/Bloomberg
环保组织称,这些拟议开发项目会对湿地构成严重威胁。建筑噪音和其它人类活动会影响鸟类的觅食行为,高楼大厦也会威胁鸟类的飞行路线。
“为了养育幼鸟,这些鸟每天要飞来飞去很多趟。”香港观鸟会保育主任黄雪媚说。“缓冲区的高楼大厦可能会破坏对鸟类繁殖至关重要的飞行路线。”香港观鸟会是反对在缓冲区开发楼盘的环保组织之一。
这些环保组织还认为,在湿地附近开发住房项目忽视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险。香港已经是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亚洲城市之一,而湿地所在的新界西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尤其高。绿色和平组织称,到本世纪50年代,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每十年就会出现一次灾难性的强风暴。
湿地保育区内的沼泽及鱼塘。摄影:Lam Yik/Bloomberg
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湿地至关重要,因为据估计湿地封存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碳。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中国首个保护湿地立法已于今年6月施行。
有关组织还批评说,开发商在湿地上大搞建设的雄心违背了它们最近做出的更有社会责任感的承诺。近年来,这些公司加大了解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问题的力度,疫情期间还捐地用于建造公屋,援助低收入家庭。它们还获得了建新摩天大楼的绿色认证资质。
香港智库本土研究社(Liber Research Community)的研究员黄肇鸿(Brian Wong)说:“我们看到的香港开发商做的大部分事情更多是为了公关。”他还举了在建的越来越多的微型公寓的例子,说“在现实中,它们做了很多违背ESG精神的事。”
湿地保护区附近的住宅。摄影:Lam Yik/Bloomberg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计划未来三个月讨论八份缓冲区项目建议书中的七份。到目前为止,在这些地方建楼的审批门槛一直很高,但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政府愿意将土地开发置于环境考虑之上,所以高门槛的情况可能会改变。
香港发展局发言人表示,湿地缓冲区的存在是为了减轻开发对湿地的负面干扰,而不是禁止开发。他还说,申请人必须证明其项目建议书不会危及保护附近湿地的目标。
有很多项目申请是在用蓝色标注的湿地缓冲区中建住宅小区。绿色区域代表湿地保护区。图源:谷歌地图
新鸿基地产的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大部分缓冲区现在是“生态价值较低的废弃荒地或退化的鱼塘”,公司支持“积极管理湿地与精心规划开发的平衡安排”。他还说,该公司此前在缓冲区内建的一个项目,就采用了促进自然风流动的设计,在住宅和湿地之间建了大型绿化带,并且设计了对湿地影响最小的施工流程。
一位政府官员去年提出,应提高湿地缓冲区用地的容积率,以便建造更多住宅。香港环境及生态局局长前不久表示,政府正在考虑重新划分保护区和缓冲区。
徒步旅行者经过湿地保护区的沼泽和鱼塘。摄影:Lam Yik/Bloomberg
除湿地问题外,香港政府还批准了一项有争议的、增建第三条机场跑道的决定,并且正在考虑斥资800亿美元兴建人工岛,以大幅增加住宅供应。那些项目位于大屿山或附近地区。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那里的水域是濒临灭绝的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
在一个住房长期短缺的城市,有人认为环境保护不应阻碍土地开发。
智库组织团结香港基金(Our Hong Kong Foundation)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Ryan Ip)说,他支持这种理念,即如能获得缓冲区的盖楼许可,开发商可以帮助恢复缓冲区疏于打理的部分区域。
叶文祺说:“土地供应来源越多越好。”
撰文:Shawna Kwan
翻译:简远
编辑:Amy Kang
版式:龙荆
制图:+ -
图片来源:彭博新闻社
更多「环境」的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