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还没结婚的速看!大变化!
据民政部网站9月8日消息,民政部、全国妇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探索开展婚前辅导,提升结婚颁证服务水平,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等举措。
关于婚前辅导,《意见》称,将开发婚前辅导课程,编写教材和宣传资料,在婚姻登记大厅通过宣传栏、视频、免费赠阅等,“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学会管理婚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
据悉,婚前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婚姻家庭文化、家庭责任、沟通技巧、家庭发展规划等。
在提升结婚颁证服务水平方面,《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至少设立一个独立的颁证大厅,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提出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研究推广结婚登记颁证制度,上海、山东、湖北等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多年前就已开始推行免费结婚登记颁证仪式,颁证员作为证婚人,领读结婚誓词,并请新人跟读,新人也可以邀请父母亲友参加仪式。
在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方面,《意见》提出探索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支持开展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区积极开展亲子教育、防家暴教育、生活减压和社会支持等预防性专业服务。
此外,在婚姻家庭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婚俗文化墙或婚俗文化廊,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婚姻家庭文化展示厅、婚俗文化博物馆或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
“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意见》称。
有网友认为,
这个建议很有用。
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记得我和老公说誓词的时候
内心还是很激动的。”
还有网友
开始纷纷提建议↓↓↓
“不如来个婚前教育加考试”
一纸婚书的浪漫:
图说百年来结婚证的花样变迁
结婚证书一直是见证的爱情的“神物”。而一纸婚书背后的故事,也充分记录了时代发展的印记。今天通过他们的喜事,让团团带大家领略一下中国历代结婚证书,看看结婚证百年来的美~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婚约书(1906年)这件婚书就是婚姻包办的产物,婚书中仅具婿父和媒人两个人的名字,而不具新郎的名字,允书中更无新娘的名字。
▲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
▲绝对古董
▲这是1919年时的结婚证,婚书上贴有税票,并加盖印章,说明那时的婚书已具有防伪技术在众多婚书中,有一张最“值钱”,因为它的材质是丝绸。这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何怡贞的婚书,比两张A4纸略大,左右两侧画着龙和凤。也叫龙凤婚书。
▲民国三十八年,九龙图婚书。
▲这张很有趣味,年代未知
▲这张跟上面的可能不是一个时期的,不过觉得更漂亮了。
▲1954年时的结婚证
▲1958年的结婚证书。新式结婚证中第一次采用了龙凤图案,取龙凤呈祥之意。证书采用素色,与那些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结婚证所代表的喜庆热闹相比,更显出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恬静与淡雅。
▲60年代的结婚证书
▲1961年的证书,竟然在结婚证上面到处写字~
▲1968年的,男24岁女21岁,刚到结婚的年龄啊
▲1969年结婚证书喜气洋洋的,巨漂亮啊
▲1969年的结婚证
▲1970年的结婚申请书
▲1976年的结婚证书
▲1976年的好像奖状啊!
▲1977年的结婚证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1986年的结婚证
▲新的,有彩照咯
1是不是没看够
别着急,团团为你精选的内容
都在下方
来源丨共青团中央、河北共青团、民政部网站、中国新闻网、杭州发布、北京日报、福建共青团、网友评论等
编辑丨王丹丹
责编丨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