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哲晰 高鸣 穆月英||“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路径与展望||《世界农业》2021年第7期

世界农业编辑部 世界农业编辑部 2022-12-31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路径与展望

作者:张哲晰1 高鸣1 穆月英2


作者单位:

1.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张哲晰,高鸣,穆月英.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路径与展望[J].世界农业,2021(07):4-10.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毫不松懈抓实抓好粮食生产。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粮食供需格局从1978年前的“粮食短缺、供给明显小于需求”,到1997年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再到目前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根本性转变。党中央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仓廪盛满“中国粮”。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关键节点,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迈进的历史关口,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背景下,中国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值得深入思考。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也要求我们进一步立足国情农情,推动粮食安全从数量向质量、结构、贸易等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实现多维度、宽领域的粮食安全。对此,学者们逐渐展开“双循环”视角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性、挑战及实现路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总量位列世界第一,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趋势逆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产业链循环受阻的不利环境下,保障粮食安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但目前中国粮食安全仍面临着复杂挑战:从国内环境看,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营养健康的要求不断升级,但在现有技术条件、土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紧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约束下,粮食增产空间有限,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同时,粮食生产的绝对成本和机会成本不断提升,从根本上降低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从国际环境看,中国粮食进口集中度较高,而大国之间的博弈往往导致资本逻辑,市场逻辑让位于政治逻辑,造成粮食进口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大粮商、国际粮食产业布局建设谋划尚不充足,也加剧了粮食进口风险。对此,崔宁波和董晋提出,应在保障粮食产量基本盘、健全粮食质量监管体系、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着手,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余佶提出,应基于“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探索推进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佟光霁和周伦政认为,应在保产能、稳联系、省资源、拓发展四方面发力,实现“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胡迪和杨向阳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政府部门应以粮食产业链为基础,精准施策,有效防范疫情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实际上,关于“双循环”格局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应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契机的基础上,将粮食安全系统有机地纳入“双循环”框架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探讨粮食安全在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下的发展前景,真正做到“育新机、开新局”。

综上,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总结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现状,对中国粮食安全成就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为文章奠定扎实的现实基础;二是剖析中国粮食安全内涵,系统分析“双循环”格局下粮食安全的现实路径,为短期破解粮食安全隐患提供参考;三是展望中国粮食安全发展前景,探索“双循环”格局下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为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新时期“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要求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粮食安全不断跃上新高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全球粮食危机警报再度响起,中国却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七连丰”,并凭借与各国良好的贸易往来基础稳定粮源,为构建“双循环”格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1 粮食总产量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约1/4的粮食,养活了全球近1/5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吃得安全”的转变。一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提升。1949—202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9千克提高到480千克左右,增长了近13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千克粮食安全线。二是粮食单产明显提高。1949—2020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单产分别由每公顷1892千克、642千克、962千克提高到每公顷7044千克、5742千克、6317千克,分别提高了272.3%、794.4%、556.7%。三是粮食总产量迈上新台阶。1949—2020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由4865万吨、1382万吨、1242万吨提高到21186万吨、13425万吨、26067万吨,分别提高了335.5%、871.4%、1998.8%。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在“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生产结构与质量改善。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自给率超过100%,玉米产量加上各方面的库存供需也基本平衡,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达新水平


中国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国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13488.1万公顷,耕地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位。2018年2月,国土资源部提出确保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15.46万亩,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此外,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中国还划定了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二是扎实推进“藏粮于技”战略。202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重要粮食品种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此外,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抗灾能力得到改善。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国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截至2019年年底),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此外,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极大地调动了地方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性。


1.3 粮食国际贸易开创新局面


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步伐日益加快,国内国际粮食市场形成愈发紧密的联系,中国粮食市场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与世界分享中国粮食市场。中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粮食进口。2020年,粮食进口总量为14262.1万吨,同比增加3117.5万吨,增幅28.0%,其中大豆进口量创纪录达到10032.7万吨,同比增加1181.4万吨,增幅13.3%。从进口来源来看,稻谷进口主要来自越南、缅甸、泰国,小麦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法国、哈萨克斯坦,玉米进口主要来自乌克兰、美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综合来看,小麦、玉米、大豆的进口集中度较高。二是粮食产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企业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中国粮食市场,2018年,涉粮外资企业加工转化粮食数量、产品销售收入占到中国的14.5%、17%,并不断增加。三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1996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展二十余项多边南南合作项目,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197.2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888家,投资范围覆盖六大洲(除南极洲)的102个国家(地区)。


2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




“双循环”格局下的粮食安全内涵是对传统粮食安全定义的丰富与拓展,不仅涵盖保数量的要求,更蕴含着保质量、保多样的要求,以有效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和质量升级的需要。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因势利导、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在国内大循环方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优化供给体系与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1 以科技创新激发粮食供给潜力


2.1.1 以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瓶颈


中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两大关键因素。从耕地资源来看,中国耕地面积约1.35亿公顷,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来自非农用地竞争、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化,以及工业与生活污染叠加导致耕地质量持续下降。从水资源来看,中国淡水资源总量2.75万亿米3,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南多北少”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问题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状态。由此观之,应坚定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既要保障耕地面积与质量,也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更要提升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过去拼资源、拼消耗、过度追求产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综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水平。


2.1.2 以科技创新降低经营成本


随着土地、劳动力、农资等农业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涨,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高企,粮食生产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与美国相比,2018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的亩均成本分别为1223.64元、1012.94元和1044.82元,是美国的1.16倍、3.02倍和1.41倍。其中亩均土地成本分别为235.12元、211.93元、227.54元,是美国的1.43倍、3.01倍和1.30倍;亩均劳动力成本分别为473.85元、350.76元和433.52元,是美国的3.95倍、13.91倍和12.05倍。从净利润来看,中国稻谷、小麦、玉米亩均净收益比美国分别少87.89元、74.02元和110.9元。在世界低价进口粮食面前,农民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由此观之,应通过持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的科研投入和科技转化率,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粮食的增产节本增效,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尽管201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相比2004年提高104.1%,取得突破性发展,但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要继续向全程、全面和高质量方向发展,将农业机械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3 以科技创新激发生产潜力


提高单产水平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而研发推广良种良法加速科技进步是重要途径。中国粮食生产良种覆盖率、栽培管理水平、科技进步率不断迈上新台阶,但粮食单产水平距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别是世界先进水平的63%、65%、54%和52%。由此观之,应继续坚持走科技兴农道路,特别是要加快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加强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护和评估利用;二是支持产学研协作攻关;三是整合品种研发力量和种业企业,解决品种过多过杂和低水平竞争问题,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四是加快智慧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水平,用生产经营决策“数字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2.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良性互动


2.2.1 从供给端发力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中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将长期存在,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粮食生产巨大潜力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一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优质粮食产品供给问题,以提高粮食供给质量与效率为抓手,聚焦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应。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工作要点》在调优品质结构、扩大优势粮食供给等方面多次做出具体部署。二是优化粮食区域布局。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但粮食生产布局与资源禀赋不匹配矛盾也日益凸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同年,部署抓好“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粮食生产区域布局逐步优化。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是中国粮食产业发展新趋势。三是优化粮食生产主体结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服务主体逐渐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将不愿流转土地、无力耕种土地、缺乏现代生产技能的各类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加速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2.2 从需求端发力倒逼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畅通粮食安全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内需潜力的挖掘,中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观念日益升级形成了粮食需求新格局。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新增人口决定了粮食需求量保持高位并不断增长。201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40005万人,按每年人均粮食消费量0.5吨计算,中国粮食刚性需求约7亿吨。《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对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城镇化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推动了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逐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有大量的粮食被用于满足消费者对精细加工食品和肉制品的需求,深加工用粮和饲料用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健康理念的加速普及,粮食消费亦被赋予了生产安全、品质优良、绿色健康等新期待。人们对粮食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要求对现阶段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食物浪费问题严重,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中国城市餐饮中仅餐桌食物浪费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发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势在必行。


2.3 以高效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大循环


2.3.1 健全粮食市场流通体系是大循环的重要纽带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有效发挥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衔接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流通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显著改善。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用好流通在分配中的调节作用、释放流通在消费中的激励作用。此外,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优化粮食支持保护制度上做好文章。


2.3.2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为大循环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粮食在存储、运输、加工环节损耗严重,据粮食和储备局数据,每年损失量在700亿斤。上下,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粮食物流作为粮食流通的基础性支撑产业,从流通要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流通环节堵点;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统筹冷链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在重要节点扩建、新建、改建一批仓储设施,打造“数字粮仓”,提高智能化水平,优化调配能力,增强安全运行能力;强化应急供给保障能力,减少运输损耗。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粮食流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提升粮食流通效率。


2.3.3 发挥好储备制度对大循环的“蓄水池”和“稳压器”作用


公共事件中保障粮食供应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潜在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突发事件威胁下,加强粮食储备是应对大规模公共事件的先手棋。要继续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围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建立健全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建立突然事件粮食应急体系,必要时对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政策性收储,提高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稳定中国粮食市场。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储备粮在收购、存储、轮换、财务结算等环节的管理绩效评价制度。此外,要加强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准确把握国内外粮食供需形势,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防范传导性风险。


2.4 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2.4.1 落实“走出去”战略构建粮食全球共享体系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中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底线,而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减轻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补充部分国内短缺农产品的重要选项。当前,全球和区域经贸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其中,中国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增加了粮食进口。同时,国内外食物价差、产品特征,以及差异化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刺激粮食进口。对此,应继续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把握好进口力度和节奏,促进粮食进口渠道多元化,提高进口粮源稳定性,并扎实开展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秉持共享发展理念,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化示范实验区建设,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2.4.2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贸易治理体系重构


在提升中国粮食产能的同时,不仅要多维度拓展粮食进口来源、布局世界“粮仓”,也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重构。要巩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地区)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对具备农业生产潜力的国家(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深化双方的合作领域。同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依托现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等多个自贸区,逐步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贸易治理新体系,稳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3 “双循环”格局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需要处理好四组关系



做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双循环”格局下,要立足长远、抓住本质,坚持粮食安全新战略,着眼于粮食可持续增长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粮食安全观统筹粮食安全。


3.1 处理好抓生产与保生态的关系


短期内,石油农业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但也带来了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并未摆脱粮食安全的威胁。“双循环”格局下,保证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的粮食是实现粮食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但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则不能称为可持续意义上的粮食安全。必须要统筹协调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粮食安全的视角看待生态安全,一是满足粮食生产不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坚决防止生态环境逆向演化,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防止降低粮食供给能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加强粮食主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深入实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是优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四是提高农业绿色补贴。增加农田建设、绿色生产、减量增效等方面的补贴,提倡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减少源头污染,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引导农民粮食生产向高质量、绿色化方向发展。


3.2 处理好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政治责任,也是民生产业。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偏低导致粮食主产区“粮财倒挂”问题严重,给国家粮食安全造成隐患。“双循环”格局下,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多措并举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优化企业经营能力、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一是为发展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环境。重点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积极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粮食种植的产出水平和质量。二是遵循市场规律,生产出更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呈现出的优质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优质农产品。加速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行“三链”协调联动。同时,充分挖掘粮食生产的多维功能,推动实现纵、横向交织的产业融合和一体化,探索设计公平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形成粮食产业利益共同体,让种粮农户更多地分享粮食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丰富完善粮食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者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3.3 处理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大国战略博弈再度升级,国际农业经济格局正被不断重塑,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不断抬头,长期来看,或将对世界粮食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加剧全球粮食贸易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粮食贸易安全带来未知挑战。“双循环”格局下,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应树立正确的贸易安全观,主动出击、适度进口,在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立足全球视野,提高粮食贸易的稳定性。一是坚持粮食进口来源和品种多元化并举。拓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渠道,分散进口来源地,降低粮食进口集中度,同时,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适当增加替代性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进口。二是把境外农业投资合作、搭建全球农产品供应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部署。扶持建设本国有竞争力的跨国粮商,依托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平台,带动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境外供应链建设。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粮食规则制定,提升对国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话语权、影响力、控制力,构筑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四是完善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税收调控政策。健全进口监测体系,把握好进口规模、节奏和时机,严厉打击走私行为。


3.4 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国家综合安全的关系


粮食安全有丰富的战略内涵,在后疫情的全球化时代,要“跳出粮食看粮食”,把粮食安全放在全球农业大开放的环境中,让粮食安全概念在宽度、广度、深度上不断拓展,形成全面立体的粮食安全概念体系。“双循环”格局下,我们要用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形成系统性的“大粮食安全观”。一是应树立全产业链的“大生产”“大储备”“大粮源”“大产业”“大消费”“大数据”理念,立足国情、立足市场、立足长远,突破瓶颈、主动作为。二是应树立包含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关联产业安全、地缘政治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全面推进大粮食安全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三是应锚定“大食物安全观”,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要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需求,确保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经济上都能够获得足够、安全、健康、营养的食物。




《世界农业》
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82-130
投稿方式:请登录网址https://sjny.cbpt.cnki.net/进行投稿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购书可复制此码→4.0 hihi:/嘻66tlcywvtGA微←到淘宝App 购书享折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