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 谭旭 周立 等||做好“减法”:节粮减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世界农业》2021年第11期
做好“减法”:节粮减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
王晓飞1 谭旭1 周立1 倪坤晓2
作者单位:
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文章刊发:王晓飞,谭旭,周立,等.做好“减法”:节粮减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世界农业,2021(11):4-11.
1 引言
1 节粮减损势在必行
1.1 节粮减损的潜力巨大
中国粮食损失和浪费大,节粮减损有很大的空间。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在加工、运输、储存环节的粮食损失每年分别为650万吨、800万吨、2000万吨左右,餐桌上的粮食浪费每年达5000万吨。即使按照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后损失率(3%)计算,中国每年可减少的粮食损失仍高达175亿吨,能够满足近1亿人一年的口粮消费。
1.2 节粮减损的资源环境效应大
节粮减损不仅是减少产品的损失与浪费,更是减少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中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要素短缺与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第一,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25%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近20%的人口。但城乡一体化发展、种植品种结构调整以及调减政策使中国有效粮田面积减少,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比2016年净减少6.09万公顷。第二,中国被联合国列入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公顷耕地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用水量不断下降,由1997年的3920亿米3下降到3766亿米3。第三,过去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生产对土壤涵养、地力等造成了极大破坏,在短期内仍制约着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
1.3 中国粮食刚性需求不断扩大
第一,人口增长及膳食消费结构转型,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据预测,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以上,肉食和谷物需求分别为1.2亿吨和7.8亿吨。第二,城镇化推进带来人口结构的持续变化,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国粮食需求增加100亿斤,中国城镇化率在2030年将达到70%,意味着还将有1亿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每个农民由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纯粹的消费者带来的粮食直接和间接消费增加量为80~100斤。第三,随着工业化发展,粮食的工业用粮需求将大幅增加。2012—2018年,中国谷物消费结构中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消费量的比重明显增加。
2 粮食损失的相关研究
2.1 粮食损失的定义
粮食损失更多强调在供应链的早期阶段,受客观条件限制,粮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损失造成的供应降低。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较早完整定义了粮食损失。在2011年和2014年发布的报告中,FAO将粮食损失分别定义为:任何改变粮食的可用性、可食性、有益于健康的特性或质量,从而减少其价值的后果;在整个粮食产业链上,自然或人为等因素导致的粮食不能及时收获或合理使用引起的质量或数量损失。
学者们对粮食损失的界定也较为一致。Lundqvist等认为,粮食损失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或国家,是指粮食在生产、收获、收获后(脱粒、晾晒、运输和储藏等初级加工过程)、加工等阶段,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储藏设备简陋以及农业投入低等客观因素导致原本可以食用的食物损失。王灵恩等认为,粮食损失是指粮食在储运、加工、流通环节中因技术、设备等非主观行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张盼盼等认为,粮食损失是指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等原因在收获、运输、储存等环节形成的一种不可避免的食物损失。
2.2 粮食损失的定量测算
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对中国的粮食损失进行定量测算(表1),可以看出:第一,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愈加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而后逐渐出现了田间试验、文献数据、个案访谈等多种方法。第二,相较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以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均明显下降。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3%~5%的平均产后损失率,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进一步降低的潜力,特别是收获和储藏环节的损失率。第三,粮食损失率的降低具有较大的资源环境效应。产后损失的降低能够有效节约耕地、水资源以及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2.3 粮食损失的影响因素
粮食产后损失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收获特征因素,包括收获方式、收获时机、收获期间的天气状况等。相较于手工收获,机械收获的过程更粗糙,损失率更高。机械收获中的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其损失率也存在差异。曹芳芳等认为,由于分段收获增加了中间操作环节,其损失率高于联合收获;而黄东等、李植芬等认为由于大幅提高作业速度等,联合收获的损失率高于分段收获。恰当的收获时机有利于降低损失率,过晚收获会因作物掉落较多而增加损失,因赶下茬作物而加快收割进度同样会增加损失。异常天气会造成作物倒伏进而增加收割难度,造成损失率上升。二是生产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种植面积与作物品种。规模种植有利于产后作业效率,从而降低损失率。优良的作物品种则能从源头上减少损失。三是机械类因素,包括机械水平、收割机手的操作水平。采用先进机型和熟练的机手均能显著降低损失。四是农户特征因素,是否外出务工、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损失的认知程度等均对损失有着显著影响。
3 粮食浪费的相关研究
3.1 粮食浪费的定义
粮食浪费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目的和行为,以及缺乏节约精神等主观意识,在现有的条件下原本可以避免的食物损失。与技术水平、自然灾害、经济水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不同,粮食浪费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对消费形式和食物损失的一种价值判断,属于道德范畴,而不完全是经济或技术范畴。主要机构对粮食浪费的定义如表2所示。
3.2 粮食浪费的定量测算
学者们通过公开数据库、问卷调查、实测称重等方式获取数据,对食物浪费的数量以及资源环境效应进行定量测算(表3)。
食物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35%的食物损耗和浪费发生在消费环节,多数研究也对此环节予以了关注。进一步地,食物浪费依消费场所不同可划分为在家(家庭)食物浪费和在外食物浪费,依消费场景不同可划分为餐饮业食物浪费、旅游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学校餐饮业食物浪费等。
食物浪费并不仅意味着食物自身的损失,还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宝贵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等)和生产资料(种子、肥料、农药等)的无效损耗与温室气体的额外排放。全球每年损失和浪费掉的粮食约13亿吨,生产这些被浪费掉的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约14亿公顷,水资源量约2500亿米3,同时导致34.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其中,家庭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量占中国食物浪费总量的9%~13%,餐饮食物浪费量占中国食物浪费总量的14%~15%,食物浪费背后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浪费。
3.3 粮食浪费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是影响粮食浪费行为与浪费强度的重要原因。在消费者点餐前提供信息提示,有助于减少浪费,但信息干预是否起作用与消费者的信息接收程度有关。在餐厅醒目位置张贴相关信息、增大相关信息提示牌的物理尺寸、提高餐馆服务员对消费者进行按需点餐的提醒等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信息的接受度。
4 如何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农业领域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经济安全、政治战略,不仅仅是农民的任务,更是全国民众的责任。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既需要完善制度、改善技术,减少粮食在收获、脱粒、干燥、运输、储藏等环节的餐前损失,又需要从道德、舆论层面,更新观念,营造“节约食物文明、浪费食物可耻”的社会氛围,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4.1 减少餐前环节的粮食损失
餐前涉及粮食收割、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目前来看,各个环节之间连接松散,亟须构建系统高效的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提质增效,降低粮食餐前损失率。第一,开展粮食产后高效节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改进播种和收割机械,提高收割效率,实现到2025年粮食损失率下降到3%以下。第二,保持合理的粮食储备水平、完善多主体多功能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先进新粮仓,维修改造一批老粮库,扩大先进仓储设施规模,多举并行完善新型粮食储备体系。第三,在流通环节,建立低碳、高效、现代的新型粮食流通体系,提升粮食物流流通效率以降低粮食损失率。第四,更新观念,给予粮食产后损失等环节足够的重视,将粮食餐前浪费等问题列入粮食安全工作、“米袋子”问题的重要议事日程。
4.2 杜绝舌尖上的粮食浪费
第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反食品浪费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粮食管理体系、定价体系、浪费惩罚体系,使约束相关餐饮企业经营者与消费者贯彻绿色、科学消费有法可依,通过强化行政管理手段达到减少食物浪费的目的。第二,营造节约粮食的社会氛围。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要注重持久性、深入性、多样性,定期在全国粮食科技活动期间组织节粮减损、科学消费等科普活动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在节约粮食方面的重要作用,设立国家粮食日、建设粮食博物馆、组织插秧耕作、粮食加工观摩的实践活动。第三,强化各主体的责任意识。餐饮业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餐饮服务经营者作为重要主体,应积极尝试推行分餐制、设计半份或小份菜品、提供免费剩余食物打包服务。消费者应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合理点餐,以光盘为荣。
5 研究展望
粮食生产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的今天,做好“减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粮食产量,更强调如何增产增收、提高粮食单产等,却没有对粮食损失、粮食浪费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对已有粮食损失和浪费的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应予以重点关注的方面。
5.1 注重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
粮食产后涉及收获、加工、运输、储藏等多环节,粮食在不同环节流转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耗,建立粮食产后损失的动态监测系统,进而建立全国粮食产后损失动态,不仅有利于为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更真实权威的数据,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的重大征兆,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建立统一的测量维度并定期调查收集数据,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网络至关重要。
5.2 加强对食物浪费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系统研究
舌尖上的浪费惊人,但目前对食物浪费系统、科学的测量以及基于权威数据的实证分析较少。并且,食物浪费的测量具有明显跨学科的特征,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对食物浪费都有着显著的区别,如何根据国人的消费饮食习惯,考虑时空差异,构建合理的测量指标,搭建一套系统的研究食物浪费理论框架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5.3 强化风险意识,探索建立新型粮食风险防范体系
目前学术界就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日常的生产、消费环节。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我们敲醒了风险防控的警钟,相关研究显示突发事件下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如粮食抢购),会导致局部小范围的供需紧张,局部的供需失衡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则会扩散为公共危机,引发粮食安全危机。因此,强化风险意识,探索建立指标科学、技术先进、监测高效、数据可靠、发布及时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和粮食风险防控机制是未来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扫码关注
精彩无限
本刊投稿网址:https://sjny.cbpt.cnki.net/
点击封面,订阅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