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纪要|彭小瑜:反转的贵族价值观——杰罗姆的社会思想

古典学教研室 RUC古典学 2022-10-30
2020年12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教研室举办第二十八期“经典与解释”系列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主任彭小瑜教授作为主讲人,讲座主题为“反转的贵族价值观:杰罗姆的社会思想”。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戴晓光老师主持,并邀请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花威老师(线上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包倩怡老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娄雨老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的彭磊老师和娄林老师与谈。本期讲座同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直播,线上有一百余名听众参与了本次活动。 


彭小瑜老师


讲座伊始,彭小瑜老师指出,杰罗姆在文艺复兴时期曾享有盛誉,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以现代价值观对他的批评也加强了。启蒙知识人批判杰罗姆倡导基督教守贞修道的观点。譬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认为修道生活违背人性,修士充满着对人类的厌恶情绪,因此往往是变态和冷酷无情的。现代学者汉娜·阿伦特的立场与吉本接近,认为推崇修道生活本质上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灵肉二元论所导致的人与俗世的割裂,因过度专注于爱上帝而导致对人间之爱的忽视和贬低。现代西方社会有很多人仍然认同这两种看法,难以理解修道、守贞这类通常被认为压抑人性的生活选择。 

一、“属灵的闲暇”与西方修道传统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彭小瑜老师讨论了西方基督教修道生活的特殊历史背景。
从时代背景而言,在罗马帝国晚期,面对内外社会危机,统治阶级对民众的剥削压迫进一步加剧。恩格斯提出早期基督教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社会运动。尼采曾经说基督教作为古代宗教的特点是颠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强调穷人和所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把尊严归于卑贱的人和穷人,张扬了平等精神,是一种“反转的贵族价值观”。一些古代基督教作者推崇修道生活,正是意图维护这种崭新的价值,因而可说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具有突出的社会批判意义。当然,正如恩格斯等人所说的,古代基督教社会思想并非是社会革命的思想,只是试图在批评态势中维持与主流秩序的和谐共存。


二、杰罗姆书信的历史语境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彭小瑜老师阐释了古代西方最重要的作者之一杰罗姆,由倡导修道守贞的立场出发,对当时罗马贵族社会的批判。


讲座现场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其实并没有引发激烈的冲突,罗马大贵族阶层内部出现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分野,但是并没有出现二者的严重分裂。罗马帝国统治阶级依靠宗教宽容和多元维护了其内部的团结。与这种状况对应的是,一些贵族基督徒的信仰并没有改变他们作为统治者和剥削者的社会生活方式。很多贵族名义上受洗了,但在道德上并无真正变更,继续他们骄横奢华的做派。这一状况导致杰罗姆对罗马大贵族阶层的强烈不满。这种不满根本上源于基督教价值观与罗马传统贵族价值观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前者高扬平等精神,推崇清贫简朴的生活,后者不仅有森严的等级观念,还往往沉溺于物欲不能自拔。总体而言,杰罗姆、奥古斯丁等人并不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改革乃至推翻已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是有意识地区分了政治社会秩序与个人生活两个维度:他们完全认同自己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希望基督徒个人贯彻基督教的清贫简朴生活方式及其平等精神,塑造和张扬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进而改良整体的道德和文化氛围。杰罗姆代表的基督教人文主义与罗马古典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杰罗姆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精通古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而且对于古典作家(如西塞罗)及古典作品具有难以割舍之爱,这些情感和素养都反映在其书信中。另一方面,杰罗姆所具有的以基督教平等信念为标识的强烈道德感却又是古典世界从未有过的,正是这一点使得杰罗姆与古典文化之间产生了一条无法弥合的裂缝。杰罗姆当然不可能放弃古典文学,他意图的是与罗马贵族的、古典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决裂。在某种意义上,杰罗姆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这个举动,正是对其个人抉择的最好诠释。杰罗姆在与贵族的通信中提倡修道守贞,但是从来没有在原则上贬低家庭和婚姻,从来没有贬低普通民众的世俗生活。他的批判矛头其实都指向贵族腐化、奢侈的生活方式。换言之,他在推崇守贞和清贫生活方式的时候,所期待的读者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贵族群体。他极力敦促后者以旧生活方式之改变走向新生活。批判上层社会生活方式才是杰罗姆关注的重点,如果未加限定地指责他古板保守、主张禁欲和压迫妇女,显然偏离了杰罗姆的旨归。

 


三、来自贵妇人的一记耳光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彭小瑜老师通过分析杰罗姆书信的具体文本,指出杰罗姆对修道生活的激进倡导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讲座现场


“来自贵妇人的一记耳光”这一文本选段生动地刻画出基督徒贵妇人的残忍与虚伪。名义上皈信基督教的贵族仍延续着贪婪与剥削穷人的生活,而修道生活的和平安宁永远被放置在与上流社会的腐朽奢侈进行对比的语境中。新旧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杰罗姆对修道的推崇,在这一意义上,很难说带有否定婚姻和家庭的内涵,也不以贬低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陪衬,而是要借助符合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修道生活方式,来决绝地背弃罗马贵族传统的价值观。在古典晚期困难和危机的社会环境中,这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有效途径。而在某些文本中,一旦脱离社会批判的语境,杰罗姆倾向于强调的不是苦修,而是修道生活温和、宁静、惬意的基调,强调与之伴随的田园风光和平民化生活的愉悦。


与谈环节

 在与谈环节,花威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两点体会。首先,本次讲座让人联想到“奥古斯丁的皈依是否受到杰罗姆的影响”这个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史话题。第二,彭小瑜教授的讲座对研究基督教婚姻家庭学说颇有启发之处。一般认为,杰罗姆对守贞修道生活持极端立场,而奥古斯丁则对此持温和立场。但彭老师指出,杰罗姆的批判锋芒针对的是明确、特定的对象,亦即罗马大贵族,而非平民阶层,由此看来,杰罗姆在修道守贞问题上可能非常接近奥古斯丁的温和立场。


花威老师(资料图)


包倩怡老师首先提出,修道文化是古代晚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国内学界予以更多的关注。包倩怡老师指出,在“宗教信仰为何、如何构成了西方世界的道德基础”这一复杂问题方面,彭老师的讲座颇具启发。事实上,着眼于历史上基督教思想与异教思想之间的讨论和交锋, 会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很多启示,基督教的兴起在西方社会道德价值观塑造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包倩怡老师也比较了杰罗姆与格里高利一世在思想上的关联之处,在阅读格里高利的文本时,包老师看到,修道主义对社会平等观念有重要的贡献,而格里高利文本中的“同情”概念与杰罗姆书信中的表述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包倩怡老师发言


娄雨老师关注到,从基督教早期对修道活动的论述来看,基督教的早期修道传统尤为注意甚至偏爱一种修行者的特定类型,亦即在皈依前后的信仰和生活态度上反差极大的贵族修道士。娄老师感兴趣的问题是,杰罗姆对罗马贵族生活的批判,在多大程度上出于道德和社会意义上的批判,又在多大程度上出于对这种信仰前后巨大反差的关注。


娄雨老师发言


彭磊老师结合彭小瑜教授的讲座主题,提出了三点感想。首先,在现代学术语境中,“禁欲”一词所带有的贬义含义提示我们,现代学术的前提预设其实与现代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兴起结合在一起。第二,对杰罗姆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突破现代视角,回到问题的历史语境中来,杰罗姆的社会批判也反映出基督教成为帝国宗教后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基督教从一种原始宗教转型为帝国宗教后,应当如何保持其精神底色和内核。第三,杰罗姆批判晚期罗马贵族社会的奢华败坏,宣扬朴素节制的伦理观念,这种批判意识也与西塞罗针对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有所呼应,如何看待罗马古典传统与基督教在这一问题上的呼应,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彭磊老师发言


在讨论环节的最后,彭小瑜老师感谢各位与谈人的意见,认为各位与谈人不同角度的发言为自己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他谈到,探讨古典晚期宗教和社会相关的问题,还需要扩大文本解读和讨论的范围,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讨论,譬如更多关注杰罗姆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以及他关于圣经的很多具体评注。在彭小瑜老师对各位与谈人的简要回应后,此次“经典与解释”讲座圆满结束。


讲座后合影


 讲座预告丨彭小瑜 反转的贵族价值观:杰罗姆的社会思想
● “既见君子: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十周年庆典”回顾
● 古典学沙龙第1期“蒂利亚德的英国文艺复兴研究”纪要
编辑:咸蛋黄
朋友,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吧 不然可能会接收不到我们的精彩推文哦RUC古典学期待与你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