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 | 建团百年,读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2022-05-2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光辉岁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激励广大青年砥砺前行、奋发向上。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的意愿持续高涨,截至2021年6月,35岁及以下党员共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截至2021年底,共青团员总数达7371.5万名。

“青年者,国家之魂。”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几组数据,一同走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懂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行。

新时代青年不是“躺平一代”

近年来,关于“躺平、内卷、焦虑”等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但当代青年真的就此放弃奋斗了吗?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该调查分层抽样抽取4500余名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对近千万条微博贴文进行大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青年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在日常生活中鞭策自己不断努力。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青年普遍渴望经济方面的独立,不愿成为“啃老族”。上述调查数据显示,67.6%的青年反对“啃老”的行为,近70%的青年赞同提早经济独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更加希望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同时,尽管“逃离北上广”在过去几年里一度成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但上述调查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仍处于上升阶段。2017年以来,认为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也走在前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国青年的奋斗,也体现在日常工作岗位之外的各个领域,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

青年在职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超过50%的社会青年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之余“充充电”、“加加油”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共同选择;

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


数据来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

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达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


青年的精神消费持续增长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基础日益厚实,发展底气越来越足。青年高质量发展,物质丰裕是基础,同时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图书、电影、音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到网络视听、数字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在为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提供着更多可能。

▲4月23日,市民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图书大厦阅读书籍。

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腾讯研究院、猫眼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当代年轻人 “精神消费” 现状调研》,通过分析覆盖18—45周岁人群的近4000份样本,了解当代青年的精神消费情况,解读其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具体可以表现在以“非实物消费”充实自己的方式,精神消费可分为:看电影、听音乐、阅读书籍、玩手机等消遣类项目;专业能力提升、参与考证培训等学习类项目;学习乐器、参观展览或者听讲座等文艺类项目;健身、跳舞、户外等运动类项目;聚餐、桌游等社交类项目。

数据来源:《当代年轻人 “精神消费” 现状调研》

随着青年所需所盼的公共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青年的精神消费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当代年轻人 “精神消费” 现状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关于青年消费者购书偏好的最新调查显示,近年来,图书消费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成长方向。表现在精神消费上,青年群体更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共鸣与认同,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豪感。

数据来源: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同时,两个重要的趋势是,一方面,近年来国学正逐渐回归其关于“思想和生活”的本质,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近传统文化,开始重视我们祖先的那些灿烂的文字、多彩的思想;另一方面,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强烈,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爱国情怀,以年轻人话语体系创作的家国叙事文艺作品越来越受欢迎。

新时代中国青年胸怀世界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青年铭于心,更笃于行。根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提供的数据:

几十万名海外中资机构青年员工远赴异国他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以青年为主体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在100多个国家服务,帮助各国青年学习中华文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累计派出超过700名青年志愿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20多个国家,开展多方面服务;

截至2020年,4万余人次中国军人为和平出征,16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牺牲、平均年龄不到30岁……



▲2019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首批志愿者出征仪式在上海举行,数十名中国青年赴联合国机构开展工作,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青年群体同样是重要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开始关注环保方面的议题。据上文提到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近90%的青年对环境保护持明确的支持态度;对于环保的态度表达与支持意愿呈上升趋势,支持环保成为一种美好生活追求。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同时,上述调查报告指出,青年群体对动物保护也呈现明显的支持倾向,普遍认为动物的生命需要人类共同守护。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就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一支由“80后”“90后”组成的科考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5月4日,科考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新华社)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直在不断地往前行走、向上攀登。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回望过去,共青团团结带领中国青年,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站在百年新起点上,广大青年必将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参考资料:《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当代年轻人 “精神消费” 现状调研》,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新华网,经济日报。

编辑 | 肖潇

制图 | 李健

责编 | 何晶

审定 | 尹杰


精彩回顾



“洋网红”说 | @山下智博 的“幽默的正能量”

独家探秘中科院野外台站,走近“地球守护人”


Z世代群体对国际传播工作的影响


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以推进对外书刊出版发行和国际传播创新发展为宗旨,成立于1988年,2021年在中央确立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中,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组建。
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分享,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