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覃荣高| 基岩山区特殊条件下预测、监测与管理

覃荣高 地下水环境网 2022-07-30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致力于土壤、地下水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技术传播与推广。关注我们,带你领略埋藏深处的风景,邂逅水与土的羁绊。  

——地下水环境网(groundwater_Z)

近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公开征求意见稿,因工作需要,较为关注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导则修订稿对特殊类型的项目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以下简要分析,以飨读者


‍‍‍‍‍‍‍一、加强了包气带预测要求‍‍‍‍


导则条款:10.1.4  天然包气带厚度超过100 m的,主要预测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迁移距离和浓度,但当垂向通道较为发育且下伏含水层存在供水价值时,应预测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

简要分析:增加该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基岩山区或西北干旱区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当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针对此类场地应重点针对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伏含水层迁移的距离和浓度,重点关注风险条件下污染物是否能到达下伏含水层的潜水面。而后半句则强调当垂向通道较为发育且下伏含水层存在供水价值,应预测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这种情况主要针对岩溶发育分布区,例如,当建设项目位于岩溶区山顶较为发育的岩溶洼地、漏斗分布区,虽然洼地底部距离下伏岩溶含水层水面(岩溶管道平面)厚度超过了100m,但是,当污染物穿透岩溶洼地底部较薄粘土层或沿着洼地四周基岩溶蚀裂隙后,可沿着垂直方向裂隙或岩溶通道迅速迁移扩散到达下伏岩溶管道主径流通道,而岩溶主径流管道集中排泄点(泉、暗河口)又具有供水价值,此时应预测项目对岩溶含水层水质的影响。但遗憾是附录中未增加非饱和带的相关预测方法。


二、简化监测更加务实


导则条款:12.3.3  位于基岩山区的建设项目,可选取现状调查的代表性监测点,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布设跟踪监测点;具有优势通道的裂隙、管道型岩溶区的污染源跟踪监测点可布设于天然排泄点(泉、泄流点、暗河、天窗)。12.3.4  包气带厚度超过100 m且天然防污性能强的,或位于无导通裂隙发育基岩上的建设项目,可不设置跟踪监测点。

简要分析;增加这两条的主要目的与上述预测原则相呼应,同时对于位于基岩山区,尤其是岩溶区的建设项目,天然条件下这些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地下水往往沿着岩溶管道、溶蚀裂隙发育带径流,在下游往往以泉点集中排泄。因此,跟踪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对评价区范围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示踪试验结论,将这些集中排泄点设置为跟踪监测点。

对于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且天然防污性能强的,或位于无导水裂隙发育基岩上的建设项目,例如建设项目位于包气带主要为较厚的粘土层、泥岩、页岩、板岩等相对隔水层分布区且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不发育区时,建设项目可不设置跟踪监测点。增加这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建设项目建于基岩山区,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风险条件下项目本身对包气带下伏含水层造成污染风险的概率极低,且跟踪监测井的建设成本巨大,对于厚度超100m且隔水性能较好的,即使监测井建设后,风险条件下,监测井也很难监测到项目污染信息。


一些实际案例


如下图1所示,某建设项目位于志留系相对隔水层中,而该区域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向北西,且岩层为缓倾,含水层和隔水层相间分布(见剖面图1),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监测井设置(钻孔岩心照片如下图3所示),而该监测井终孔深度为127m,钻孔揭穿项目所在页岩隔水层(S2mb)时,岩心完整,只有当钻孔揭穿下伏岩溶含水层(S2ma)时才有水。也就是包气带厚度超过了100m,且根据岩心照片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场地本身位于缓倾的志留系页岩隔水层中。


结合以上实例可以解读新增的12.3.3这条,从这个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图可以看出,该区的岩溶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及管道主要是沿着顺层裂隙发育(图2),从图2中暗河泉点出口处的红砖房可以看出,泉点出口为缓倾灰岩层间裂隙,根据对暗河泉点出口处上游的监测井和泉点监测井水质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泉点的水质与上游污染源之间的水质相关性更为明显,该区在泉点与污染源之间布设了监测井,但监测井监测到的污染源信息并没有泉点明显。即污染源正下方的监测井监测到的特征污染物的浓度明显低于泉点监测到的特征污染物,由此表明,污染源泄漏后顺着岩溶裂隙管道径流直接在暗河出口的泉点排泄,而位于污染源与泉点之间的监测井监测到的是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并未能及时监测到特征污染物扩散。由此表明,在此类岩溶裂隙发育分布区,将地下水集中排泄泉点作为跟踪监测点更具代表性。


 

图1 某项目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图2 项目区岩溶发育分布示意照片


图3 项目区场地水文地质钻孔岩心照片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

 




END

————

往期推荐 

🔗

曹广祝| 统筹、简化和减少贯穿地下水导则修订稿始终

解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征求意见稿)新旧变化情况对比

曹广祝 | 新时期地下水环境管理建议

全国高清水文地质图

投影,坐标系,坐标转换...这个坐标系统培训课件给你讲明白

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思维导图

教程|手把手教你画空间叠加图

水文地质图看不懂,这个编制规范说的很明白

解读《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

地球科学领域相关数据共享平台汇总

免责声明: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商务合作/投稿请添加客服微信:水土不服(groundwater_w)

扫描二维码

添加客服微信

水土不服

 

点亮,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