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旭 | 有限·无界——城镇更新偶木设计实践
【景观视角】多元和复杂是一个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偶木景观创始合伙人乔旭女士,根据沙龙的主题,以偶木设计实践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有界·无限,先诠释一下什么叫做有界。
界,不止是设计红线、不止是设计平面上的界限,是当今面临的众多条条框框。在这样的范围下去做城镇更新,怎样做?这是偶木景观一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偶木景观找到了这样一个点,认为城镇更新能够持续其核心的点,在于活力。不管是城市的中心区、城镇的边缘区、城中村的低谷改造区,我们认为带来城镇发展的,是城镇的活力。这个活力,并不在于空间设计本身,而在于空间内,在于空间内的人,在于空间内的人性。所以偶木持续地在进行活力探索,这是一年间我们在做的事情。
我们把活力这件事总结为了三个「力」:
一是持续力!
我们挖掘日常。因为最持续的社会生活就是日常生活。我们做的设计、空间,不管是空间赋予的功能,还是服务,还是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的便捷,只要关于日常,它就可以持续。
二是想象力!
大众意识里,想象力是设计师普遍存在的,实则不然。在繁重的过程中,或是在非常严格的规范里面,很多设计师已经丧失了想象力。其实想象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想象力并不是一个奢侈的东西,它不限于价格,它在于我们对于场地精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因为想象是或源于、或高于、或脱离现实但并不存在的,我们希望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想象和期许,去做一些景观和设计,来恢复和更新城市的空间。
三是生命力!
怎么在空间里面赋予它自己能够持续的生命力,我们认为这源于空间的使用者,而并非设计师。我们希望设计能够体现对使用者的尊重和感知。大家也许认为在城市中的建设更新会是大刀阔斧,或是非常挥霍,但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漂亮的花境,吸引大家停下匆匆的脚步。在城市里偌大的硬质铺装空间,昆虫都无处落脚,但我们希望一个体量不算太大的花境会越来越丰盛。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慢慢的提升活力,能够跟整个空间的发展和沿承一步一步地更新,或者更有趣,或者更热闹,或者更安静,这样的空间和功能才符合人的存在,才让空间能有更好的生命力。
不管是持续力、想象力还是生命力的方式,我们都在寻找一种突破。当我们面临那么「界」和问题时,我们尝试了三个方向,去突破这个「限」:
第一,突破设计的界限!
偶木不限于自己是一个景观设计师,我们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去实现活力的目标,我们不给自己界定身份,我们只是一群为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的人性空间更美好而不懈努力的人。
第二,突破技术的界限!
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然后我们认为现在用平面立面剖面或者用简单的模型不再能够勾勒我们这样的一个城市了,我们需要用数据去分析,我们经常在项目地方蹲点去观察人的行为,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数据记录下来的反馈才是场地才是设计真正的需求,那我们要突破我们的技术限制,我们可能以后不会再只是用软件来进行工作的这样一群人。
第三,突破设计行为的执行!
我们否定自己身上的标签,界定的标签会限制视野,我们愿意跟不同的人去交流。如果我们突破了这样的界限,我们以其他方式行为的角度去考量整个场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同,再用不同的想象力的方式去解决、去突破。并不是说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尝试、突破、否定、更新,这是偶木景观一年以来做的事情。
有一句话:所有未来都在创新!
城市更新的过程没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始,也没有一个戛然而止的结束。我们做的设计都是一个过程,当我们跟踪、体会、持续进行这个过程的时候,能够匹配上节奏,找到共振,找到设计和环境的共生,那就是我们坚持在探索的。所以偶木希望城镇更新是无限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偶木景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