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依爽 | 「独学而无友」主题沙龙讨论
在短暂的茶憩交谈过后,特邀主持人,《景观设计学》期刊编辑部主任佘依爽女士开启了偶木沙龙的讨论环节。
除了分享嘉宾之外,特别邀请嘉宾为燊思国际规划设计创始人闫斌先生以及龙湖集团景观负责人刘玮女士。
以下为沙龙讨论内容
佘依爽:
非常荣幸能够在偶木景观举办的沙龙中主持,通过多元视角切入到我们今天非常重要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命题。在刚刚三个多小时的分享中,已经体会到了偶木景观的用心,分别从设计、技术、运营和商业的视角去分享空间运行规律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好的人性空间?相信大家自己应该有一定的问题。下面有请闫斌先生,对我们天下午分享进行点评提问。
闫斌:
既然是多元化的视角,我先把视角再扩大一下。
第一个视角是站在对人性的哲思角度,人性有善恶。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维度,我们都要兼顾,既要带着对人友善的认知设计好的空间,同时也要认知到人还是有一些天然的缺陷的。我们在规则的一些制定上,要有一个合理的考虑。
第二个角度得把视野跳得更大一点。因为我们生活相关的空间,只是占到地球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带有人文主义的思想,先去思考大问题,再去思考小问题。站在宇宙视角上去认知我们的地球和现在的生活,我们的思想就会更开阔一些。
回归到问题,希望诸位对人和设计本身的关联,简单地再小结一下。我觉得这样可能对我们提纲携领的去理解各位之于今天的主题,更能追加到一些核心的价值。
伍晓苑:
关于人性,我只能说我们目前是探索。很多时候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不是去想,只有把事情落地实践,我们才能知道真正的需要什么。我们在做这件事,完全是出于对技术的热爱。而最开始,我们会通常去想象用技术去改造人的行为。但做到最后发现,只有真正的把人的需求剖析出来,才是核心关键的点。
刘琪:
我们在进行的商业,是有场域的,需要对人进行观察,比如为什么人喜欢聚集?这是有历史维度的、根深蒂固的人性。人喜欢看人的活动,这非常有趣。我们认为深度挖掘人的需求,商业才会有活力并持续长久。
乔旭:
我觉得回答这个事情涉及到我们此次活动和题目的发心。第一点基于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师,竭尽全力的想要尝试了解我们对应服务空间的人群,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从景观师视角出发,一开始就不完整。
第二点来源于李老师之前说的察觉。当我们把带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使用场地的时候,我们收集大家的反馈,才能共同去发现和察觉。我们有多元化视角的意识,我们尽可能的去拓展空间人性化的程度,但这是一个远远不可及的事情。不触及到真实的层面,是无法反馈的,但我们个人能力精力所限,没有办法做到全面的程度,那不如跟大家来交流,来分享,来得到反馈。我们不担心得到质疑,这才是我们的发心,我们想这件事情变得更好。
李迪华:
人性本身就是很难的话题,第一个是语言的障碍,第二个是语境的问题。从我们的这些使用者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街道是完全无障碍的,但是从管理者来说,他们在我们的城市要有足够多的证明,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尽到了自己的管理义务。那么这些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去解决它?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假如说缺乏这样的这种视角,那么很可能我们只是在看一件事情,而每一件事情的背后它都是一个复杂工程。
今天所谓的人性化的问题,没有做好,不是因为我们无知。问题就在于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知识用上去?这个可能是我们今天,尤其在中国,让我特别困惑的一个问题。
今天这里好几个房地产大佬,你们是有机会去改变的,最少做到这个项目跟下一个项目不同。所以怎么改变,这是我最关心的,我觉得仍然是要有先知先觉者。我最后回忆一下闫斌的善和恶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恶,是无数细小的恶组成的。大恶很容易防范,而无数细小的恶是没有办法防范的。我一直坚持改变也是一样,无数细小的「恶」造成了我们今天非常粗糙的环境问题,一定是要靠在座的各位努力地在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机会,一点一点去改进,最后去影响更多的人,通过积累尽可能多的细小的「善」,最后形成大「善」的人性化环境,我相信真正做起来也不用几年的时间。
佘依爽:
李老师刚才在先前的分享中提到了不自爱,又在刚才提到了无数细小的「恶」。这个问题可以贯穿我们对于环境思考的始终,诚信也值得探讨。现在有请第二位点评嘉宾,龙湖集团景观负责人刘玮女士,请她做一个简短的点评及提问。
刘玮:
关于善和恶,我个人理解要辩证地看,并且还存在很多的变量。所以我想善和恶之间还是有一个灰色的地带。而今天我或者说我为开发商说句话,我们还在灰色地带里。刚听到发言,我非常的触动,不同的视角体现了多元的特色,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
第一个是关于祥云小镇,同样作为经营理念,当时你们做小镇的时候怎么去思考,或者解决或者改善关于整个场地后期运营和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矛盾?当你们做儿童活动或是发行的期限,考虑过它后期维护和长期使用,能够带来多少经营的可能性?是怎么去平衡这个问题?
刘琪:
当初从前期规划到第一次开业,中间经历了很多的战略调整。最开始在这实现开放式街区时,首先有的足够的理由,让入驻商户看到有吸引客群的潜力和未来,所以必须要有这样的投入。后来当我们从数据发现客群大概30%来自周边,70%来自于城市,那么加大一部分硬件设施上的投入,在消费者体验上是值得的,它具有这样的未来潜力。
关于怎么去平衡商业投入,实际上它并不是一开始就用商业的财务逻辑去匡算的。如果开始就用商业的逻辑去匡算,没有机会出现这样的产品。
刘玮:
对,所以这也是我好奇的地方。现在的大部分开发商基本上都以财务逻辑去做商业匹配。所以我就想祥云小镇是一个很幸运的个例。
第二问题想问一下李老师,您怎么看待城市中那么多新商业的崛起?在我看来,这些商业对整个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产生了很大影响,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李迪华:
我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的人,我凭我自己的直觉直接去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特别不认同,也不看好这种特别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这是我自己总的一个观点。我一直在观察欧美的这种商业体的它的生存问题,1999年第一次去美国,我被朋友带去华盛顿、洛杉矶,我完全被那些商业综合体征服。但是前年我再去洛杉矶,我朋友告诉我,当年的那个MALL已经倒闭好多年,这是全球的一个趋势。
第二,就是我们今天要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来审视我们过去这些年建设的城市。这种城市是一种错误的区域规划,用简单粗暴的“功能分区”规划城市,城市就是由一个个单一功能的城区拼贴而成的,还有就是一种错误的商业理念导向下的综合体,导致的就是今天挥之不去的问题——职住分离、产城分离。
作为一个规划师,作为一个设计师,在重新思考我们城市的时候,下一步的开发,不在于抢地,而是去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的投资和城市更新,怎么来做?非常简单。到已经有房却没有办公楼的地方投资写字楼,投资商业;在已经有足够多写字楼,有足够多的就业,但没有足够多居住的地方,去投资廉租房,投资居住。当然这里边有很多问题,有很多政策的障碍。我只是提出一个概念,但是我相信未来的发展思路一定是这样的。
第三,回到您提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商业怎么走?未来的商业一定是灵活多变的,能够刺激就业,能够带动这种整体社会品质改善的中小型商业,政府要少介入。像龙湖这种这种超级巨无霸的地产公司,怎么样投身于这种中小的、灵活多变的、能够真正改善一个地方就业、改善一个地方的消费品质、真正给人带来生活便利、而不是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吸引人买房,这个背后可能需要有一个大的战略调整。但是怎么来做,我也不知道。我理解的这种商业逻辑在未来一定是这样子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反向思维。
佘依爽:
因为我们时间也不是特别充足,我们会有一两个现场的问题,留给今天的观众。
季小天(观众):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标签,我是一个广告人,一个导演,还是前半知名旅游畅销书作家。刚刚大家后来的分享都没有涉及到设计部分,普遍聚焦在人性上,而人性的部分也好多都是在人需。我理解的人性,更多的是个性和任性。在高度商业化高度大数据化高度人工智能的社会,算法是唯一的,可以直接打出个人的最优轨迹,最优贡献。但是人不是这样,人是任性的,所以未来人性+设计的时候,景观设计艺术家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彩更多元丰富的东西。所以我想问每个嘉宾共同的两个问题。
一: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各位能否推荐一个在人性空间设计里面的好例子、好城市、好国家、好商业或者好人工智能的东西给我们,就是大家自己心理认知的Top One?
二:各位大咖能否分享一个自己在这个领域里面的关键词,各位觉得什么是在范畴里最重要或者最精华的点,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谢谢。
李迪华:
全球在人居环境领域的人性化建设做得最好的,应该是日本,基本上是无微不至。它环境的人性化可以做到极致。有一个日本景观设计师叫小林,他专门请我去日本,我们有一个很很深的一个交谈,为什么中国的人居环境总是那么粗糙?他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的观察,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在规划这个层面上,中国的方案远超日本,而且中国有钱,我们为了做好规划,不惜血本,我们的得到的方案是一流的。但是在后面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就是一流的方案,深化的过程中差一点,施工图再差一点,施工再差一点,管理再差一点,也就是无论我们获得了多么好的设计方案,但是我们最后得到的东西都是粗糙的。
第二个问题,我们城市有很多可以改进的机会的。尽管步履蹒跚,但我觉得还是要一起去推动,这很艰难,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乔旭:
我去过最多次确实是日本,我想说的是京都。我觉得我们不是去旅游,而是真正能够感受到它。返回说人性设计,不能说我们做到了这件事情,这很难。但是我们努力要想让大家去感受我们的设计。
我觉得关键词是:感受,但是感受这个词太轻了。
刘琪:
不敢说最好,其实因为大家的标准不太一样。泰国曼谷有一个项目叫Commons,这个商业项目和环境有着非常融洽的表现。每一个商业项目都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而这个项目里的使用者,实现了事先预定出来的设想和理想。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努力,这关乎社会责任和使命感。我非常认同刚才说的需求,商业一定要关注需求。无论是从任何视角,一定要在站在未来的视角,无论是未来的需求能力,还是未来的审美能力,一定需要有努力的意识,才能做出更好的项目。
伍晓苑:
我目前去过的项目,可以推荐新加坡。新加坡在做一件很好的事情——让所有全新加坡人参与。他们有一个游客参与的系统,我可以通过移动端去反馈,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积攒了大量的数据,加入了很多参与的机制在里面。
第二个问题,我的关键词是平衡。以前我是一个景观的建设者,突然加了这么多技术能量的冲击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做设计的过程就是平衡,我们也会给参与者、真实管理者很多反馈建议的机制,我们一直致力于长期的介入数据,加入很多人为参与进来,然后让它更加的智能。
佘依爽:
我也再补充一下,从媒体的角度,teamLab,我相信很多人去过。我觉得他的最打动的点是拓展了我感知极限。我可以把虚拟和现实在某些程度上进行融合,这是我日常在现实中感受不到,但又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熟悉感。
我的关键词是关系。我认为所有的的空间都是基于关系展开的,也是为了达成某种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人和人,也可以是人和物。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小见解,作为主持人的身份加入进来。
今天的嘉宾藏龙卧虎,很高兴在偶木景观主题沙龙的场合,获得了多种层面思考和维度的碰撞。就像我们最开始说的,「独学而无友」,这也是一种关系。这是第一期,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偶木景观系列的沙龙分享,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合作当中,再见到大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偶木景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