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者」维姆·文德斯:一直在路上
Wim
Wenders
一直在路上
他认为,故事不可信,因为“你早就知道了结局”。但与此同时,文德斯又热爱美国摇滚乐,热爱大众流行文化,时常在电影中使用好莱坞式的桥段,兴味盎然。
终于他找到一个了平衡点——公路电影。
01
地点才是我电影真正的主角
1973年,28岁的文德斯已经拍了3部电影,但他不确定是否要继续自己的导演生涯。因为他觉得拍来拍去,总是在模仿别人,尤其是希区柯克、美国西部片,这样的重复让他感到毫无意义。
“《爱丽丝漫游城市》是我的第四部电影,但我觉得它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我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语言,觉得可以做一个导演。”
此前他的三部电影都遵循着常规的制作流程:先筹集到一定的资金,然后找到若干拍摄地,拍摄不是按照叙事顺序,而是把一个地点的所有镜头都拍完,收拾行囊赶往下一个拍摄地。这些繁文缛节让文德斯深受束缚,在他看来,这剥夺了身为一个导演的创作自由。
拍《爱丽丝漫游城市》时,文德斯的脑中构思着一个德国男人的故事。
他的身份是一名记者,横穿美国,想为德国读者书写下美利坚的风情,却在深深浸入了美国的大众文化后猛然发现自己丧失了写作能力。这明显是文德斯对个人处境的隐喻。
开机的那天,他没拿到多少投资,没找好什么拍摄地,也没有剧本,“我们甚至不知道该从哪开始,我们有两辆车,于是决定往美国南部沿着公路一直开,遇到第一棵棕榈树的时候,就停下来开始拍第一个镜头。”
他和演员一边旅行,一边完善这个故事。“路上随时都会有新的灵感。比如遇到一间冰淇淋店,或者一座美丽的桥,那就临时写好对白和情节,和演员排练一下,然后第二天拍。”
《爱丽丝城市漫游》剧照
片中,德国男人和小女孩跟随剧组从北卡罗来纳州出发去纽约,然后在阿姆斯特丹继续,最后回到德国结束,期间乘坐了飞机、轮船、火车、轿车、巴士等许多交通工具。
自由,是文德斯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的最大感受。
因为拍摄过程中不需要严格遵循剧本,可以随意改变剧情走向。剧组也越来越适应这种“不可知”的工作方式,到后面,大家甚至开始即兴创作起来。
因为不少桥段都是边走边发现、创作,再融入到影片中,所以旅行并不像是在讲故事,更像是在吸收和重塑它。这使得《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有别于粗旷的美国公路片,散发出一种自由诗意的浪漫气质。
此外,该片秉持着文德斯“忠实记录影像”的理念,没有刻意为之的调度编排让通片浑然天成,甚至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
拍完《爱丽丝漫游城市》后,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取名为“Road Movie”(公路电影)公司,又接连拍了几部公路片,都是低成本制作,剧组只有十几个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自由、灵活性和创造性。
《错误的举动》和《公路之王》便跟随着它们的先例——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剧本,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入自己热爱的人、事、物。
拍摄过程中没有剧本可不代表没有准备剧本。
文德斯通常会在开拍前一天晚上把脚本给赶出来,第二天一早再规划如何拍摄。比如《公路之王》,开拍时只有半页纸的大纲,却拍了4个月,片长近3个小时。
这种没有编剧的在路上的拍法看似随意,有时却是释放一个创作者才华的绝妙办法。
《公路之王》剧照
《公路之王》原计划在十周内拍完,可十周过去,导演依然没想好如何给这趟旅行画上休止符,幸好,拍摄途中偶遇的一片军营废墟激发了他的灵感。
文德斯觉得两位主角应该在残留着美式涂鸦的军营里打破沉默,相互吐露心事,最后分道扬镳,重新思考各自的人生。接着,他便花了两天时间把这一幕的对白写了出来。
凭借画龙点睛的结尾,《公路之王》收获了1976年的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成为侯孝贤最爱的十部电影之一。
尽管文德斯本人并没有三部曲的想法,但观众却喜欢将《爱丽丝城市漫游记》、《错误的举动》和《公路之王》称做“旅行三部曲”。
文德斯坚持小团队工作,十五人左右。也不会事先敲定拍片时间,有时候拍得兴起,就从边界区绕行数百公里,跑到莱茵河的小岛上,极度自由的工作氛围让三部电影都具备一种鲜活且诗意的基调。
在褴褛、涣散的路上,摄影师罗比·穆勒所使用的自然光和彼得·普兹高达带有张力的剪辑,都使丰盛的景色、拥挤的汽车、破损的房屋、各种各样的点唱机等文德斯所定义的现在式特质提供了脱节、躁动的细节化描摹。
这种在路上的拍摄方式,放在今天肯定是行不通,但是在70年代的德国,之所以能诞生“旅行三部曲”,并且还能获得充裕的拍摄时间,和当时德国电影行业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电影人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制作人、分销商和发行商都不愿意和既没名气又不听话的青年导演合作。于是,在1971 年,大学毕业的文德斯与其他十五位导演、作家共同创立了“作家电影出版社”。
1969年,文德斯因拍片而参加游行示威蹲了六个半月的班房
这是一家集电影制作、版权管理和影片发行于一体的德国作者电影发行公司,还奇迹般的说服了美国的发行公司支持他们的合作社。而除了“作家电影出版社”,西德意志广播公司也向青年导演们提供了400百万马克的资助,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
除了外部支持,公路片相比其他类型电影不需要大量的布景,况且文德斯喜欢小团队工作,相应的就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旅行三部曲”的平均预算约60万马克,比当时的大部分德国电影都要低。
80年代,文德斯的足迹来到了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葡萄牙的海边,在世界地图上形似一个鼻尖,他在那里发现了一家废弃的旅馆。
“大西洋用它的每一个波浪,宣布对这片土地的主权。这个地方强势到想成为一部电影……”后来,他真的为这个地方拍了一部电影,叫做《事物的状态》。
《事物的状态》剧照
之后,他又独自一人在美国西部旅行了好几个月,决心要发掘出美国西部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听说得克萨斯州那儿有座名为“巴黎”的小城。他专程去了那里,“我以为那里一定会有一座迷你的埃菲尔铁塔。”
1984年,《德州巴黎》应运而生,文德斯第一次摘下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我电影里面的真正的主角,可能并不是某位演员,而是这些地点。”
所以在《德州巴黎》中,男主角的父亲,她的丈夫每次介绍妻子时,都会先说她来自巴黎,正当大家觉得她是个时髦女人时,再补充说是位于德州,因为那是她的故乡。
《德州巴黎》剧照
虽然《德州巴黎》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但文德斯似乎还是更喜欢在欧洲拍片。也正是在自己的祖国,文德斯拍摄出了他最广为人知也最受好评的《柏林苍穹下》。
“拍这部片子时,我一直在想需要怎样的角色,才能表达这座城市,想过邮递员、消防员,但他们都不足以体现柏林这座城市的现在和过去,最后我找到了两位天使。”
这部讲述了一个渴望下凡的天使的故事让43岁的文德斯获得了1988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柏林苍穹下》剧照
《德州,巴黎》和《柏林苍穹下》各自代表着文德斯电影生涯的结点:前者或许是他对美国的最佳描绘,他一生都痴迷于此;后者呈现了一个阴郁氛围下分裂孤立的柏林,这是他关于德国的绝唱。
摆脱了一切束缚的文德斯更喜欢旅行了,旅途中很喜欢不断地拍照。他拍的都是风景照,而且总是等待人都走开了才拍。
“地点真的能告诉我很多故事。我觉得树木、建筑、石头,都有很好的记忆力,就像大象一样有永久的记忆。”
※参考:
「1」文德斯的电影,旅行和爱情,再懒散就变九戒,豆瓣, 2020-07-04往 期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