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粮仓——黑龙江、河南、山东同命不同运

陈亚辉 搜狐城市 2020-09-02

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作为新中国的重大成就之一,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被载入青史,10月16日也成了值得纪念的“爆炸性”日子。除此之外,10月16日值得被纪念还有另外的原因——世界粮食日。作为千百年来时常被饥饿的恐惧支配的中国老百姓,粮食对于我们来说会更加感同身受,而粮食自给是绝对可以等同于核弹爆炸级别的历史事件。

黑龙江、河南、山东为当代粮仓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注: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50%-60%为温饱

一般中国人没有什么成体系的宗教信仰传统,在他们心中,不管什么派别,最大的神就是“天”,而中国有一句谚语,叫“民以食为天”,可见“恰饭”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当代衣食无忧的年轻人或许早已经不知道“饿”是什么感受,但事实上,中国人整体摆脱饥饿不到二十年,稳定实现粮食自给,不到十年。而这,可能还得感谢经常被地域黑的河南和早已“失宠”的黑龙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制图:搜狐城市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65789万吨,连续第四年超65000万吨。分省来看,黑龙江以7507万吨的粮食产量夺得冠军,河南以6649万吨位居第二,山东以5329万吨名列第三。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的粮食产量总和占到了全国的3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制图:搜狐城市

从粮食播种面积来看,前十名中江苏以第九名的粮食播种面积产出了第六名的粮食产量,另外前四名依然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

“天下粮仓”同命不同运

可以看到,无论从粮食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黑龙江、河南和山东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同为农业大省,三省却“同命不同运”。

起于白山黑之间的黑龙江,土地极其肥沃,农业发展起点高,发展好。根据相关数据,黑龙江已经连续五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连续七年销量据全国首位,粮食商品量、劳均生产粮食、农机化程度和大型农机保有量等多年全国第一。根据2016年数据,截至当年9月份,黑龙江的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50户,而据河南省人民政府2018年公布的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龙头企业为794家。

而山东,是国最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2018年,山东省共80家企业入围201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排行榜,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山东大葱、烟台苹果、东阿阿胶等早已成为山东的名片。2011年时,河南曾经提出用五年的时间超越山东,成为农业产业化第一大省,可是五年后并没有什么消息了。

山东大葱 图源自网络

如今,国家严控18亿亩耕地红线,农业种植面积的分布格局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作为天下粮仓的压舱石,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把种好粮食作为重中之重。第一产业附加值低的属性决定了农业大省发展的负担之重,而黑龙江早已体验过“共和国长子”的荣光;山东农业产业化也搞得如火如荼,“土”而不穷;作为我国传统耕地的河南则需要更多的运气和努力。

流动的天下粮仓

事实上,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并非一层不变的,“天下粮仓”向东北和中部集中也就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东部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1】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从1978年的41.06降到2010年的31.2,其中,江苏、浙江、广东的下降速度最快;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目前该区域粮食产量约占到了全国的一半,特别是河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上升幅度较大;西部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则呈平稳波动状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较为突出的是四川省,粮食生产集中度从1978年的第1位下降至2010年的第5位,下降幅度达38.8%。

从粮食作物类型来讲,东部地区稻谷生产集中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其生产集中化指数从1978年的43.52%下降至2010年的30.67%,其中广东和浙江下降幅度最大;中部地区稻谷生产集中度自1978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年其稻谷产量已达到全国的一半以上,黑龙江省的稻谷生产集中度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到2012年产量约占到全国产量的10%。

中部地区的小麦从2000年的37.31%上升至2010年的44.58%,上升势头明显。其中河南、安徽等省的生产集中度一直呈上升态势;西部地区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的下降幅度较大。

总体来讲,西移北进为最近几十年粮食主产区转移的主要趋势。而从更远的历史时期来看,“苏湖熟天下足”成为民谚已经流传了近一千年。

宋元时期,中国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宋以后,“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便流传开来。

到了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湖广主要指现在的湖南湖北地区)一带输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两湖粮食的外运是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封疆大臣的高度重视。明清两朝共86年次的外运记载,涉及14个省区。由此,内地绝大部分地区与两湖形成了粮食供销关系,天下粮仓从江浙转移至两湖。

袁隆平 图源自网络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不断转移,或主动或被动,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不过幸运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农业变迁和技术发展,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即使不能绝对摆脱马尔萨斯陷阱【2】,也完全无饥饿冻馁之虞。

【1】粮食生产集中度: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2】马尔萨斯陷阱: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提出,主要指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