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保险赛道“新动能”!太保科技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核?
在中国保险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已不单纯是一种手段、一项技能,而将直接转变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内生动力,简言之“科技即生产力”。
从科技强国,到科技强企,角力科技正在成为众多企业的核心战略。在保险业,整合科技资源,打造数字化经营模式正在成为一大趋势。其中,科技子公司已成为保险巨头的新硬核。据悉,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太保科技已于今年1月正式获批,成为《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第一批获准为保险集团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科技子公司。太保科技的诞生,既标志着太保集团市场化的科技治理架构,有了新的落地成果,也预示着其将成为新生力量,带领太保集团在保险科技赛道上乘风破浪。那么,太保科技究竟如何打造成为中国太保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值得关注。
顺势而为,科技版图“落子”
说起科技创新,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给出答案,那便是“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亦是如此,在保险业行至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时点,科技赋能将助推行业焕发生机,成为撬动险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杠杆。
为此,近年来监管机构也不断强化顶层建设。从2018年,立足保险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将推进保险服务数字化转型;到2020年,下发财险业线上化发展指导意见,给财险机构设线上化运营KPI;再到2021年末,《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勾勒出保险科技新五年发展蓝图。可以说,监管对保险科技的谋篇布局日趋精细,也更加长远。
基于对科技战略的深刻认知,很多大型保险集团也加快布局,纷纷选择通过专设科技子公司的形式,促使内部科研工作更专注、更高效,中国太保便是其中一员。
2022年1月,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中国太保设立太保科技的申请,标志着太保科技将作为集团战略新主体,为新30年发展储能蓄力。
熟悉中国太保的人都知道,在过去多年的成长道路上,科技早已根植在基因里。早自2017年,中国太保全面启动转型2.0规划,“数字”就成为重要关键词。围绕“数字太保”战略,中国太保全力推动科技基础能力升级。此外,为优化科技条线的治理体系,2020年,中国太保还在董事会下设科技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并启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2020-2022)ITDP 2.0 实施。
而今,试运行一年多的太保科技“瓜熟蒂落”,也充分证明了太保在保险科技领域积累的不俗实力。在中国太保看来,太保科技的成立是迎接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新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打造中国太保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必然选择。
整合盘活,市场化机制凸显
作为中国太保大家庭的新成员,太保科技成立的初衷有哪些,未来的发展定位又是什么,相信这也是市场最关心的话题。
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俞斌坦言,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太保曾面临着科技生产关系不畅、产出效益较低、生产作业效率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四大痛点。因此,太保科技希望以科技市场化为核心手段,来突破这些主要矛盾。
的确,对于组织架构庞杂的大型保险集团来说,尽管科技在各个业务链条中不可或缺,但很难成为真正的主导者,即使高层管理者将战略制定得再完备,在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中,也还是会出现执行效率低、业务难落地的情况。而单独设立科技子公司则可以有效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协同作战的敏捷响应能力。
除了设立太保科技外,通过近年来中国太保不断完善的科技治理体系,也能看出其对科技战略的用心。据介绍,当前,中国太保科技条线已形成由集团营运管理委员会统领,“管、研、用”分离的架构。
具体而言,集团营运管理委员会为集团主要科技决策机构,集团科技管理部和集团信息安全部承担集团“管”的角色,主要从战略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科技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
太保科技主要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持,承担“研”的角色;已前置的子公司IT团队承担专属业务应用“研”的角色,提升响应和赋能业务一线的效率;数智研究院主要负责前沿技术的研究,以及为集团科技条线提供专家资源支持。
集团公司管理部门、子公司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用户承担“用”的角色,负责从业务专家和最终用户角度,与研发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产品。
梳理清楚中国太保在科技治理架构方面的谋篇布局,便不难看出,太保科技对内赋能的清晰定位。中国太保也透露,太保科技将立足服务型子公司定位,主要面向集团内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坚持为管理者赋能、为赋能者赋能,立志成为中国太保数字化转型赋能的主力军和保险科技新生态建设的引领者。
同时,太保科技还将运用市场化运营机制,与集团和各专业子公司建立市场化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关系,促进更高效率的软件交付、更高质量的科技产品和更优质的科技服务;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引进、考核淘汰和激励机制,不断释放人才活力,提高科技产能;探索创新孵化机制,加强科技在保险、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商业转化,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
赋能主业,汇聚高质量“新动能”
当然,险企在强调科技重要性的同时,想要体现科技的核心价值,最终还是要在业务赋能上见真章,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易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
在这方面,中国太保对太保科技赋能保险主业的职责,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其实,早在转型2.0阶段,中国太保就通过自主研发、不断迭代的众多技术能力,持续为一线主营业务注入新动能、完善客户服务体验。不难预见,随着太保科技的成熟化运营,其也有望借助与生俱来的市场化机制,打通内外部资源,助力太保各条线业务加速迈入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和无感化时代。
担当使命,立足集团向未来
落眼当下,2022年是中国太保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ITDP 2.0(2020-2022)的收官之年,围绕这一重要顶层设计,中国太保提出“2358”工程,为收官之战作出战术布局。
所谓“2358”工程,即在科技效能、数据服务、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在治理管控、自主研发、数据服务、平台协同和创新转化五个方面全面提升核心能力,并通过企业级架构和需求管理、技术中台、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数据中台、数据治理、协同共享平台、科技条线一体化人力资源改革以及数字创新载体与机制八项任务推动规划落地。
中国太保表示,未来3-5年,科技战略将重点围绕公司“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持续发力“大健康”、“大数据”、“大区域”等重点领域,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要求,启动第一轮信息技术规划,进一步优化创新机制,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构筑科技应用生态链,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
事实上,在对太保科技的支持力度方面,中国太保也着眼于中长期扶持,不苛求其快速实现盈利。『A智慧保』获悉,在成立初期,集团对太保科技的财务要求是:通过为主业经营降本增效,来实现自身财务平衡。无疑,这一温和“政策”能够更好地助力太保科技在研发路径上轻装上阵。
此外,在发展策略方面,中国太保为太保科技制定了详细的“三步走”路径图:起好步,做稳做优;助好力,提升能级;赋好能,服务战略。
未来,太保科技究竟会如何进一步提升能级、服务战略,拭目以待。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顾
李嘉诚家族险企“富卫”IPO开启新征程!选定港交所引暇想!
黑中介"康惠""慧康"无照经营被取缔!时隔一个多月仍存续健在?
周评 | 告保险营销同胞书:一年人力锐减252万,退一步海阔天空!
商业健康险下半场⑤:深度探讨社保“第六险”,商保如何撑起“半边天”?
海保人寿迎“70后”掌门人!首次盈利,大股东“海马系”引来猜想!
保险营销军团百万级缩水:主动清虚叠加宏观阵痛,倒逼渠道变革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