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兜兜转转下的身不由己,国民信托与保险的“缘来缘去”!
据悉,2003年至2014年期间,国民信托一直受控于有港资背景的新世界集团,但从经营层面看,新世界集团并未花费精力为国民信托筹谋,反而当做一种“牌照”投资,以致公司一度陷入主营业务的“休眠”状态。
尽管信托业务没有太大起色,但在新世界控股时期,国民信托的触角却延伸到了保险,即在2009年与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简称,汇丰保险)共同出资设立了合资险企汇丰人寿,双方各占50%股权。
然而,就在汇丰人寿成立的第六年,也就是2014年中,国民信托发生易主,上市房企佳兆业的实控人郭英成从新世界集团手中接过了控制权。不过,国民信托的股权还未“捂热”,郭英成又因卷入佳兆业风波,不得不又将所持国民信托股权转手给“富德系”。
从彼时“富德系”接盘国民信托的方式看,仅从股权结构上观察,没有显著更迭的迹象,据相关媒体报道,“富德系”实则以一种较为隐秘的方式间接掌控了国民信托。
报道称,2015年3月份左右,国民信托3家股东上海丰益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创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恒丰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相继完成了股权及法人变更。其中,上海丰益的投资人变更为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资控股,后两家公司投资人变更为深圳市富德前海基础设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此“富德系”间接控制国民信托72.45%股权。
不到一年时间,国民信托股权遭遇两次转让,此番操作显然并不合规,已突破了“信托公司出资人三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权”的监管规定,为此国民信托还遭到了原北京银监局的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原保监会曾发布公告称,原则同意富德生命人寿通过受让方式受让国民信托93.44%股权,并督促富德生命人寿对国民信托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但原保监会公告中也指出,这一决定还需等待银监部门的批复。
然而,六年多过去,该事项一直处于搁置状态,期间还跨过了银、保监会系统合并,但显然无论是彼时的银监部门,还是后来的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对于富德生命人寿受让国民信托股权一事,很长一段时间持谨慎态度。
公开信息显示,就在2021年4月,北京银保监局还曾向国民信托下发2020年度监管意见书,对国民信托提出公司治理、股权、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改进意见。
有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国民信托多只产品卷入渤海钢铁债务违约事件,时任该公司董事长杨小阳与投资者沟通时曾提出三种流动性补充办法,其中就包括出售所持汇丰人寿股权。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国民信托货币资金仅1.61亿元,同比下降四成,同期该公司的不良资产总额为6.57亿元,金额较2018年末的1.21亿元大增4.45倍。
2020年,国民信托出售汇丰人寿股权一事终于有了眉目。当年5月4日,汇丰控股对外宣布,旗下汇丰保险拟收购汇丰人寿剩余50%股份,由此也意味着汇丰人寿将从合资险企变为外资独资寿险机构。随后,2021年12月底,上海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国民信托将所持汇丰人寿50%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
2022年6月27日,汇丰人寿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已于2022年6月10日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股东变更相关事宜。自此,宣告着国民信托与汇丰人寿正式“分手”。
于汇丰人寿来说,多年来未能摆脱亏损困局下,如今迎来真正的外资实控人,对于公司长远经营来说是显然一大利好。但于国民信托而言,退出汇丰人寿股权,换来现金流的同时,也相当于失去了一项优质资产。
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
2022年6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相关公告显示,北京银保监局同意上海创信资产、恒丰裕实业发展将其持有的国民信托合计40.72%股权转让至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该股权发生变更后,国民信托的第一大股东将从之前的上海丰益,变更为富德生命人寿。
此外,北京银保监局还表示,国民信托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有关法定变更手续,并进行报告,如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变更手续,此行政许可决定自动失效。
天眼查显示,近日,国民信托完成了这一股权变更事宜,上海创信资产、恒丰裕实业发展均已退出,新增股东富德生命人寿。
不过,尽管40.72%股权已变更完成,但对于国民信托来说,仍有股权遗留问题待解。
具体而言,今年5月,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第五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其中就包括国民信托股东上海丰益。北京银保监局也要求,国民信托完成股权变更后,应继续按照银保监会股权管理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推进股权问题整改。
如前文所述,上海丰益实际上归属“富德系”,实控人为张峻。那么,后续上海丰益持有国民信托31.72%这部分股权将如何处置与整改,也打上了一个问号。
更有待观察的是,富德生命人寿对国民信托的控制权,从幕后走向台前后,能否助国民信托走上正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状况也留下悬念。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