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扣“风险减量”新课题,财险公司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智慧君 A智慧保 2024-03-03
伴随着财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监管机构的积极引导,风险减量服务正在成为财险机构的一大创新方向。也就是,财险机构的工作重点将从专注事后理赔、强化经济补偿功能,不断转换到重视前端风控、提升防灾减损能力。2023年1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首次从风险减量服务的服务基础、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组织保障、依法合规等多个维度,为险企深耕风险减量服务提供权威参考和指引。紧接着,2月15日,银保监会又召开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着力开展“风险减量”行动,做好前置减险、精算计险、合规控险、稽查化险、处置出险工作,提升“防”的能力、“减”的实效与“救”的服务。尽管对于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风险损害为目的的风险减量服务财险机构多有涉足,但整体来看,无论从细分产业的风控深入程度,还是针对客户企业的定制化解决能力来看,市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A智慧保』注意到,早在多年前,老牌财险公司华泰财险就在蓄积为客户企业提供风险减量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且目前已构建出一套推进风险减量管理的完善体系。那么,在风险减量服务上,华泰财险构建了哪些底层能力?又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近日,『A智慧保』特别专访了华泰财险风险控制部总经理鲁剑颖进行详解、揭秘。

对于财险机构该如何夯实风险减量服务的基础,《意见》特别提出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控管理、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创新科技应用、推动基础研究等六方面建议。

其中,在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意见》鼓励各家财险公司结合业务结构、发展特点等情况,建立风险减量服务的团队,注重经验交流和日常培训,以不断提升风险减量服务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的确,业务发展、人才先行,鲁剑颖对此深有体会。他介绍:“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专业的风险减量服务,公司大力投入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风控团队。”

谈及这支风控“精锐之师”,鲁剑颖不失自信:华泰财险的风控团队专业实力雄厚,由既熟知国内业务规范,又了解国际先进标准和技术的风控专家组成,拥有国内外认证专家及各类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团队中有保险业稀有的NFPA(美国消防协会)认证的风控专家;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保体风控管理专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咨询工程师等。

另外,风控团队相关人才还拥有危化品从业人员资格证、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资格证、保险公估人员从业资格证,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保险金融学会会员、中国消防协会会员等资格。从人员规模上看,除专职风控专家外,华泰财险还遍布全国组建培养了兼职风控工程师队伍20余人。

在鲁剑颖看来,财险机构若想做好风险减量服务,组建专业化的风控团队必不可少,并且这样的队伍不是光凭以多取胜,而是真正能够依靠丰富的专业技术积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问题,提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顾问的角色帮助客户企业有效防控风险。

“风险减量服务的核心就是风控,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风控业务本身也有着一套体系化的方法论,亦是一个循环管理的流程。”鲁剑颖介绍,风控服务方法论依次分为五大环节,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制定方案、执行方案及考量效果。而华泰财险在实际开展风控服务过程中,会不断梳理并优化风险减量管理流程。

如每年年初,华泰财险会组织全国辖区内的分支机构提交年度的防台防汛查勘清单,并结合客户的企业规模、灾害风险等级、往年查勘服务情况、过往事故案件等综合因素制定年度的服务计划。与此同时,适时发布《年度汛期预警风控手册》,依此要求各分支机构及时督促客户企业提前开展准备工作。

在主汛期来临前,华泰财险还会及时组织各地开展专项会议,制定并落实专项服务内容,要求全国辖区内的风控工程师实地走访客户企业现场,进行情况摸排,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计划。

“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风控服务,希望不只是帮助客户企业识别风险、发现风险隐患,还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鲁剑颖坦言。

据了解,目前华泰财险的风控服务几乎覆盖所有险种,主要包括财产险、责任险、水险、金融险、个险等。此外,华泰财险的风控服务内容也颇为丰富,如在财产险方面,可提供风险初评、风险查勘、风险培训、灾害评估、海外项目等服务;在责任险方面可提供职业安全查勘、公众安全、安全培训、安全咨询、产品风险评估、产品责任现场查勘等服务;在水险方面,可提供供应链审核、货物检验、仓储评估、工程设备、运输风控等服务;在金融险方面,可提供项目咨询、风控培训、风险审核服务等。

华泰财险风控服务的优势领域较为广泛,如高科技/半导体芯片、发电/电力传输、汽车、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太阳能等新能源、特种化学及石化等领域,皆有着丰富的定制化风控服务经验。特别是当前热门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华泰财险已为多数大型半导体厂商提供过风控服务、咨询服务、查勘服务或专业培训等。

总体来看,华泰财险的风控服务类型丰富,具有行业领域覆盖面大、服务范围广的特点,还可以为中国“走出去”的海外投资项目提供环境、自然灾害、风控工程等一揽子的风险咨询服务与现场查勘服务。

可见,凭借不断优化的管理流程以及专业的定制化能力,华泰财险的风控服务边界正不断拓宽,赢得更多产业链条客户企业的信赖。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保险业务的深入融合,科技在风险评估、预警、查勘、救援等风险减量服务内容上,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意见》就指出,应加快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融合,鼓励各险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重塑风险减量服务的理念,压缩服务的时空距离,以更好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整体效能。

在科技应用方面,华泰财险也秉承着创新开放的心态,鲁剑颖告诉『A智慧保』,该公司采用专业的软件工具,通过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系统软件及各类预警资讯发布平台,为客户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自然灾害风险预警和风险识别服务。

如在财产险风控服务内容中,针对灾害评估服务,华泰财险会利用瑞再、幕再等巨灾工具系统,对指定区域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并为客户企业提供专业的防损建议。此外,华泰财险还与中再集团紧密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中再的专业平台,为客户企业提供多种灾害模型的定量分析。从效果来看,一些新的项目可以通过这些预警和分析较好地进行巨灾风险规避;已有项目则可以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来减轻巨灾带来的损失。

除积极引入国际、国内先进模型帮助客户分析自然灾害风险外,华泰财险还在风控专业服务中引入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主要电气系统、热能系统、管道布线等进行扫描检测,识别肉眼难以发现的隐患;利用VCE工程软件,对化工企业蒸气云爆炸风险进行模拟分析,测算爆炸当量和损失风险;以无人机作为辅助工具,协助风险工程师对平时难以接近的场所部位(如建筑物屋顶、大范围土建工程、长输管廊等)进行查勘等。

鲁剑颖还特别提及了华泰财险风控服务的数字化工具,即智能风控核心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移动App、Web网站实现数据录入、大数据搜集、照片上传等现场查勘工作,还拥有服务器及时响应、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实时共享数据等功能。在工程师完成现场查勘、数据录入等工作后,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系统还会快速形成可视化报告,并完成存档、审批、发布、共享工作。

由此不难看出,较强的科技应用能力,也是华泰财险为客户企业提供定制化风控服务的关键。说明险企强化科技创新,有助于在风险减量服务中提升风险预警与识别能力,进而帮助客户企业规避重大风险并降低灾害损失。

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模式,险企深度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后,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

对此,有这样一个实际案例:某国际知名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此前该笔业务的综合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几乎每年都有几笔重大事故赔案。

而在华泰财险承保之后,为体现风险减量服务的理念,降低企业事故发生率,华泰财险为该企业定制了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查勘服务计划。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后来综合赔付率大幅降低,事故案件数量大大减少,重大事故也鲜有发生,体现了风险减量服务的显著成效。

华泰财险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多元、完善的预警机制,结合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场风险查勘、巨灾风控培训讲座等措施,可以助力客户企业有效地降低各类灾害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损失降低到较小的程度。

据统计,2022年,华泰财险累计开展现场风险减量服务300余项次,直接接触企业客户200余家,并完成书面风险分析提示近4000项次。另有数据显示,2019-2021年,华泰财险每年平均完成300多笔现场查勘,1100多项风险评估与技术支持工作。这亦充分说明,有效的风险减量服务,往往是在充分、扎实的查勘与风险分析等工作中完成。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人士和行业专家也多次呼吁,险企应大力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如2022年9月,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就在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保险公司须围绕保障主业,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保障方案。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也在撰写的《新理念 新格局 新能力》一文中表示,保险业要突出并强化“减量管理”的理念,通过社会风险管理者的地位优势,借助制度和科技创新,全面改善行业的承保风险,实现社会风险总暴露的逐步下降。

鲁剑颖还表示,“对于很多风控工作的从业者来说,都有一个信条或者理念,即nobility,也就是高尚。其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事业,因为风险减量服务对于社会和老百姓而言,是一项带来福祉、救人于水火的工作”。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监管的大力引导,以及以华泰财险为代表的财险机构在风险管控领域的持续探索,未来财险业的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并成为推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周回顾
#

玖亓周评 | 保险降利率?由监管调研所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人保招人多点开花:校内外、海内外!12大科研课题待博士后认领!

#

负债端承压,资产端拓荒:保险资管扮演新角色,ABS空间有多大?

#

人保2022战报:净利双位数增长,财险拉大车!谁是关键推手?

#

惠民保:探索长效发展,在于“惠”字如何理解与平衡!

#

监管三地调研20余家险企:投资难,负债端酝酿减压?影响多大?

#

从一家合资险企的“专”与“稳”,看寿险高质量发展“秘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紧扣“风险减量”新课题,财险公司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智慧君 A智慧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