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宅——MAD公布首个建成公租房项目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CBD。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总住户达4000户。项目于2019年建成后,屡次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目前入住率已经超过七成。
开放式街区组成城市肌理,尺度更加宜居 摄影:田方方
社区街角的超市 摄影:朱雨蒙
立体社区
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漂浮花园
除了二层“飘浮”公园外,MAD在首层、建筑各个错层、半开放灰空间以及屋顶都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观,在城市中心较高密度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中,也保证绿化率达到47%,让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
二层平台上郁郁葱葱的绿化环境 摄影:田方方
阳光权
在较高容积率同时户型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每个房间满足东西南各向的日照,设计采用三岔式的楼型,将走廊设置在北边,保证每家每户都有阳光照射,同时走廊也提供了保暖功能。
山形围合
建筑平面呈Y字形,且顶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建筑群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形。楼与楼的连接组成一团团半围合式空间,宜人的尺度为空间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及归属感。建筑简洁的白色立面、起伏的山形屋顶丰富了城市天际线。
远眺百子湾公租房 摄影:朱雨蒙
提取建筑形态设计的社区导视系统
户型设计
百子湾公租房主要有40平方米、5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面积的六种装配式户型、四种超低能耗户型。室内采用轻质涂装板作为分隔墙体,便于检修,也为之后装修改造提供便利。
产业化 & 环保节能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达到了80%以上的产业化生产,建筑结构单元、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体系,皆为工厂预制,高效环保。建筑模块都是工厂做好,再运输到项目基地安置,减少工地施工带来的污染。装配式建造可以降低造价,并提高住宅建设质量。
社区内有两栋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又被称为“被动式住宅”)。此类住宅采暖制冷能耗低,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高效的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同时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
参与百子湾公租房的设计引发MAD更深入思考中国居住问题。马岩松在《人民日报》报道中表示:“无论是一个这样的住宅社区,还是城市中的大剧院、美术馆,项目的成功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的关怀。”
中国的现代住宅区规划始于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受到了苏联“微型住区”的影响,尺度大且封闭的“单位大院”成为了中国城市居住的基本形式,大院的模式也延续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90年代的住宅商品化浪潮推动,住宅成为了批量化生产的定制商品。
人,本应是居住的最核心。居住关乎生活尊严、社会公平。百子湾公租房提出保障房社区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通过立体社区引入街道,同时最大化绿化空间和公共配套,并将朴素美学和人性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住房精神的核心,是迈向理想居住的一种探索。
中国北京
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