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永刚 | 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提升的三重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张永刚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3-08-28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张永刚,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提升的三重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编者按】为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录用的文章,将在本刊知网首页和公众号网络首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内容体系研究”(项目号:2021GH-ZD-GJ-Y-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如何将抽象原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重点议题。解决关键需回归教学本身,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重维度厘清思政课教学的原初问题。教学理念要直面“痛点”,以立足知识重难点、结合现实热点、直面学生疑惑点的“三点统一”回应学生疑惑,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不断拓展理论深度,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以“史论著”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叙事”,进而将学术前沿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可视化”形式,实现教学理念与抽象内容的有效传递,尤其注重采用数据图表、对比视域、案例探究以及混合教学等维度。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叙事


在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将其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如何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直是大学生深觉内容多、体系大、理解难的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挑战性和提升空间。于是如何将抽象原理以一种深入浅出的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便成为“原理”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亦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也专门提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回归教学本质,思考课程教学中的原初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层面廓清问题本原,以期让思政课教学更富生命力。


教学理念直面“痛点”,以问题导向回应学生疑惑

课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归学生的学习获得,学生之“学”乃教师所“教”的目标与归宿,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为中心几乎是所有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根基,于是教学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理念在实践层面上落地生根并取得效果。反观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无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系统,甚至对基本原理存在模糊认知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源自课程教学并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真正以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为教学的着力点。诚如《论语·为政》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向来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同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也不是干巴巴地输出和接收,而是伴随探究、互动、思考以及启发。所谓思考,是指教学必须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是缺失教学理念的教学。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所谓的问题意识往往是教师视域中的问题,即教师基于教材重点和教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然而教师的问题是否必然就是学生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如若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问题不一致的话,教学理念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呢?
因此,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理念落地的关键所在,也是让教学真正达成问题导向的主要抓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政课务必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明确地说,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学问题的设计实现“三点统一”,即知识重难点、现实热点和学生疑惑点的有机统一,进言之,就是教学问题的选取和设计需要立足知识重难点,结合现实热点,直面学生疑惑点。首先,立足知识重难点。在杜绝大学“水课”的当下,只有牢牢紧扣理论重点和知识难点,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生“入脑入心”的问题。尤其是包括“原理”课在内的思政课,实际上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接触和学习,若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无法处理好大中小思政课衔接问题,没有在中学阶段的基础上注重理论深度的提升,那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和真正需要。思政课教学便会沦为诸如学生评价的“简单的重复”,而不是“螺旋式的上升”,以致学生会对思政课形成一种固化认知和刻板印象,无法真正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标。因此,“原理”课只有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立足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总体上阐释清楚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才能真正回应学生的问题求知,继而达成“思政课教学解渴”的效果。其次,结合现实热点。当前,“原理”课教学面临“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两个深层次问题,这两个方面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接受度和认同度。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凝练概括性;作为洞悉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奥秘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的确与今天的社会现实存在一定距离。然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以独有的方式把握“思想中的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必须将抽象理论与时代问题、现实热点结合起来,揭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实现思辨理论与现实关照的真正结合,破除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用无味”的错误认知。再次,直面学生疑惑点。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的疑惑代替学生的疑惑,没有真正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即便实现了知识重难点和现实热点的结合,没有直面学生疑惑,也无法提升教学吸引力,解决学生“与我无关”的认知。因此,必须要基于学生的问题域和疑惑点来确立教学设计的问题导入,从问题视域、话语方式、关注焦点等多重维度,实现知识重难点、现实热点与学生疑惑点的融合统一。
以导论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为例。该知识点不单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统一理论维度与现实层面,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阐释透彻,才能展开对后续具体原理的深入学习。同时,这一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现实关照性,甚至问题本身就需要回应当今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创立于100多年前的理论原理如何解释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乃至全世界范围的现实走向,直面“过时论”“无用论”等论调和思潮,尤其面对00后大学生,如何以“解释世界”的方式阐释清楚当下的网络世界、饭圈文化等现象,的确是思政课教学需要直面和回应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将理论重难点、现实热点和学生疑惑点真正统一起来,从现实批判力、理论阐释力和价值引领力三重维度来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直面学生的“感性世界”和思想困惑,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入脑入心,从而奠定原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意识的本质”结合“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脑”这一热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选秀节目、广告消费以及网络话题来回溯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和资本逻辑理论;以学生提出的“共产主义还会实现吗”这一疑惑点作为学习“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与长期性”原理的问题线索,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疑惑点作为教学切入点实施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做到上述“三点统一”的关键前提就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是基于普遍意义的维度对基本结论和核心观点的精要概括,甚至一定程度上只是对教学要点的简单罗列和概括总结,因此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特殊性,也没有及时增设社会发展中的新热点和新问题。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照搬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才能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这就需要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进行多样化探索,用多样性的方法和路径落实统一性的要求”。由此可见,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就是教师基于上述“三点统一”的思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现“二次创作”,继而切实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其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需要整体把握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尤其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线索,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研究旨趣和科研成果,将学术前沿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避免沦为“教材搬运工”;第三,教师必须要把握时代热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现实内在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哲学”关照现实的特质;第四,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受教者的基本情况,根据其学习态度和知识积累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拓展理论深度,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思政课的关键在于说理,而且要把道理说明白讲透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尤其注重理论的透彻性,对标大学“金课”,实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理”课更是如此,“原理”课从“某种程度上是最具理论性、抽象性甚至思辨性的”,“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单纯依靠笼统泛泛的讲授、五花八门的案例甚至心灵鸡汤式的灌输,均难以真正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毋宁说,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理服人’”。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有机关联。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与研究的确必要,但亦不能简单粗暴将其孤立、从而忽略其内在整体性。对此,经典作家均有过明确阐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尽管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也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完备而严密”的“完整的世界观”。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就在于其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核来理解和把握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对现存物质世界某一时段、某一部分甚至某一方面的局部呈现,而是对包罗万象、充满矛盾的物质世界本质和整体规律的科学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庞大的思想体系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由此,我们才能在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比如我们熟知的诸多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并非仅仅出现于专业的哲学著述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探讨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著作中提出的。反观理论界,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实证主义化,人为制造出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等诸多错误观点,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理解和把握其整体性。纵观马克思主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规律,即各个发展阶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因此,要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把整体性作为一种根本的框架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尊重马克思完整性的文本,在深度耕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以及“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形象。

其次,在具体阐释中注重“史论著”三者相结合,实现“理论叙事”。思政课要讲道理,落脚点自然在“论”上,然而如何将“论”阐释透彻,是课程内容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梳理“论”的出处来源、致思逻辑和发展脉络,要融入“史”和“著”,以“理论叙事”的方式将“论”说明白讲透彻。著名哲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在《追寻美德》一书中,以库克船长航海日记的方式讲述了“禁忌规则”的出场与意蕴。他认为一旦脱离了“背景”和“语境”支撑,所谓的“禁忌规则”都会沦为无法理解的“禁令”。他指出,“剥除禁忌规则的原初语境,它们立即就有可能变成一套独断专横的禁令;诚然,当原初的语境消失、那些使禁忌规则最初得以理解的背景信念不仅被放弃而且被遗忘之时,从特性上讲它们也就变成了独断的禁令”。因此,“原理”课的内容呈现不是单纯就“论”说“论”,而是融合历史背景和著作文本等必备要素,整体呈现“论”的丰富意义和精神实质。相较而言,前者在目前教学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而后者往往被忽略。基于此,我们必须重视文本研究,当今文本研究“就是为了矫正和扭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结构中史、论、著三者之间的失衡状况而进行的努力”。落实在教学实践层面,就需要有目的融合“史论著”,将抽象理论以“理论叙事”的方式完整呈现出来,比如导论部分总体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可以融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经历,注重把马克思的人格魅力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有机结合起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原理”课是要讲原理、讲理论,重在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真理魅力,但是思想理论并不是苍白的、空洞的,而是有着鲜活的内容。毕竟,“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鲜活性不仅与历史背景和时代脉搏相关,而且更与理论创始人人格上的魅力相关”。

最后,也是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原理”课在内容方面还需要注重融入学术前沿。“原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内涵尽管不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深度和呈现方式也在变化。教学若想精彩深入,必须以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统一,唯此,才能摆脱传统的思政课说教模式,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只有“以研促教”“教研统一”,强调以学理性和理论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品格和魅力,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有深度,让学生真正有获得感。


教学方法注重“可视化”,实现理念与内容的有效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结提及,很多高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思政课教学仍需思考和改进的问题是,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达成思政课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如何让抽象的理论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清晰,真正让学生理解并达到思想高度。因此,以下四个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善用数据图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伴随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数据信息及其图表呈现已成为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的重要体现。在此背景下,提升教师的数据转化素养和运用能力,将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直观呈现海量数据的方式,日益成为教学的现实需求。对于思政课教学,数据图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宏大理论和抽象原理,充分发挥“一图胜千言”的数据优势,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化、提升思政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实践教学创新,从而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以“五大跨越”来肯定概括深圳特区的发展成绩,其中每一个跨越都以数据方式直观呈现,例如第一个跨越以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的数据来表征深圳从一座落后边陲小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这种直接借助数据的呈现方式,能够直观说明深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容易让受众深刻理解并认同深圳的成就乃至改革开放的成绩。此种方式可以更多地引入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们以更直观的方式学习深刻的道理。例如,通过引用上述数据图表来呈现“原理”课第三章第二节“改革开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内容,以直观的数据呈现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按此思路,在“原理”课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202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全球价值关联数据分布来呈现“经济全球化”内容的发展趋势,以2020年公布的《进取的00后——2019年腾讯00后研究报告》来表征科学技术对年轻人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等等。

第二,采取对比视域。善用对比是思政课乃至所有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尤其是当众多理论都无法阐释清楚的时候,将其置于整体视域进行对比和研究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大历史观来学习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延展和时代承袭,大历史观不只是一种对待历史发展和现实问题的世界观,更是一种分析探究历史问题和指向现实发展的方法论。大历史观将审思对象置于历史长河与世界视域的双重坐标体系中予以考察,通过纵向与横向对比,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原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更为清晰阐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以及通过对比德国古典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观点来呈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意义,等等。

第三,引入案例探究。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生动形象、易于感知的特点,容易达成自主性和启发性强的良好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方式最容易调动教师与学生双向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因此,引入案例探究是化解理论困惑、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方式,尤其是一些经典案例,可以有效传递教学理念、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打破“理论教学”的抽象性,更加突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思政课教学在引用案例探究的同时,也在反思“内容为王”与“案例教学”的矛盾冲突。对此,案例教学必须注重选取经典案例,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意义”“道德价值”“理想信念”等理论展示出来,案例运用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应遵循“内容为王”,利用案例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需要明确的是,案例选取也要注重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相结合,甚至重视反面案例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注重国际与国内的反面教材、历史与现实的反面教材、理论与实践的反面教材。

第四,创设混合教学。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混合教学改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时代感和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创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首先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突出育人效果的调查研究与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为推动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向更广阔空间、更深层次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和现实保障,这是未来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后疫情时代的大学教学,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辅助教学,解决诸多教学难题。例如,课前线上预习和讨论,可以有效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课中线上互动和小组讨论,能够有效组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课后线上复习和思考,能够解决课堂教学的有限性,进一步拓展和巩固教学。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容”。混合教学强调在思政课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尤其在政治立场上要站得稳稳地,对青少年思想世界的脉搏要把得准准地,对传授给青少年的内容要讲得透透地,思政教育者才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如虎添翼,更加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明是非、正三观。


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登于2021年10月第4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