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趣谈| 为什么儿童说话喜欢用叠词?
儿童话语
今天是儿童节。
大家可能发现,在日常用语中,儿童较多使用叠词交流。儿童口语中常出现“被被”“糖糖”等词语重叠现象,本文称之为羡余性重叠。此类羡余性重叠是儿童习得母语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语言现象,是儿童早期语言区别于成人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儿童习得母语的独特之处,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观测点。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以李宇明教授所著《人生初年》为语料来源,考察学前儿童习得和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情况。该书以语言日志的形式记录了一位乳名为“冬冬”的中国女孩长达2200余天的语言发展轨迹,以严格的时间标签标注了冬冬语言发展历程,是原生态的语言发展记录。以该书材料作为语料考察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较好地发现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于0~1岁期间冬冬尚未具有语言能力,发出的是模糊的声音,所以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语料分为5个年龄段:即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
01
余性重叠词语的语法、语用分析
羡余现象在汉语中较为常见,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宋玉柱、王希杰等学者都对汉语羡余现象有过论述。一般认为,羡余现象往往在语义上看似多余,但在语用上却有独特的交际价值,或者为突出强调,或者为调节韵律,或者为增加明晰度,或者为传达情感态度,因此语言羡余不同于啰嗦累赘。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指在儿童早期口语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同形同义的词素或词重叠的现象,如“漂漂、瓜瓜、袜袜、香香”“美丽美丽”“肚儿肚儿”等,这些词语往往具有明显的“儿童性”特征,表达亲切、可爱的意蕴,这是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儿童语言中的羡余性重叠不同于成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成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往往是异形同义词语的重复,如“免费赠送、丝竹管弦、凯旋而归”等。儿童语言中的羡余性重叠也不同于一般的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成,如“猩猩、姥姥、潺潺”,重叠式合成词是由两个相同语素重叠而成,如“爸爸、叔叔、娃娃、星星”“跌跌撞撞、婆婆妈妈”;羡余性重叠更不同于一般表尝试(如“说说”“看看”)和增量(如“高高”“大大”)的语法性重叠,无论叠音词、重叠式合成词还是语法性重叠结构都没有儿童羡余性重叠那样的亲切、可爱的“儿童性”特征。羡余性重叠是具有明显“儿童性”的语言现象,主要存在于儿童早期口语中,但在成人语言中也有“遗留”,主要体现为人名称谓词,如“贝贝、彤彤、冬冬、慧慧、玲玲”等,此类人名称谓词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关系亲密的青年女性同辈之间,也能表达亲切、可爱的意味。另外,在网络语言中也出现了类似表达形式,如“买什么东东”“我好怕怕”“么么哒、美美哒”等,这些表达大多具有亲昵、俏皮、卖萌的情感色彩。本部分主要讨论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语法类型和语用效果。
(一)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语法分析
语料调查显示,儿童习得的羡余性重叠词语共涉及三类词语,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但各类词语的占比差异很大。本文穷尽性地调查统计了《人生初年》中冬冬习得的羡余性重叠词语共71个,其中名词性词语占比最高,约67%,动词性词语占比约25%,形容词性词语占比约8%。
(二)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语用分析
羡余性重叠词语是儿童语言中特有的现象,有独特的语言使用效果。孔令达(2004)认为,儿童在祈使句中使用动词重叠式,可以使语气缓和。本文认为,一方面,羡余性重叠词语可以表达出亲切、可爱的意味,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另一方面,羡余性重叠词语,语气较为舒缓,能更容易达到较好的听辨效果,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如:
(4)“脱袜袜!”她指指自己的脚,又指指琳琳的脚,说“冬冬袜袜,阿琳袜袜。”(1岁281天)
(5)冬冬:“我的脸长得漂漂的,像个漂漂亮。”(4岁258天)
上述例句中“袜袜”“漂漂的”“漂漂亮”都是羡余性重叠词语,既体现亲切可爱的儿语意蕴,又能舒缓语气。如例(4),相比于成人语言中的“脱袜子”或“脱袜”,“脱袜袜”更能体现儿童语言的亲切、可爱之处,语气上也不那么生硬,显得更加舒缓。其余例句情况一样。
02
研究方法
(一)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种习得
我们穷尽性统计了《人生初年》中冬冬在五个不同年龄段出现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种数。语料记录显示,冬冬在1岁130天时第一次使用了羡余性重叠词语“”,在5岁280天时最后一次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尿尿”。以下是各年龄段出现羡余性重叠词种的情况:
第一段(1~2岁):共出现29个羡余性词语,具体词语有“、臭臭1、臭臭2、臭臭3
②、猫猫、尿尿、肉肉、盖盖、冰棒棒、蛋蛋、虫虫1、虫虫2③、砂几几、剪剪、剥剥、瓜瓜、香香1④、鞋鞋、站站、袜袜、鸽鸽、脖脖、手手、煮煮、糖糖、不擦擦、拖拖、屁屁、裤裤”。
第二段(2~3岁):共出现27个羡余性词语,具体词语有“鸽鸽、橘橘、糖糖、水水、饼饼、屁屁、香香2、尿尿、虫虫3、饭饭、帽帽、挽挽、毛毛1⑤、臭臭1、弄弄、打打、哄哄、脚脚、学学、肚儿肚儿、花花儿、眼眼(指小洞)、狗狗、袜袜、美丽美丽、被被、花花”。
第三段(3~4岁):共出现24个羡余性词语,具体词语有“尿尿、屁屁、包儿包儿、肚儿肚儿、糙糙、豆豆(指豆子)、辫辫、毛毛2、眼儿眼儿(指小洞)、虫虫2、亲亲、圆球球、吃吃、、大豆豆(指发型)、习复习复、眼眼、印印、条条、道道、香香2、雀儿雀儿(指雀斑)、肉肉、臭臭1”。
第四段(4~5岁):共出现10个羡余性词语,具体词语有“粑粑(指糍粑)、尿尿、辫辫、挖挖痒、、洞洞、印印、香香2、漂漂的、漂漂亮”。
第五段(5~6岁):共出现3个羡余性词语,具体词语有“多多、、尿尿”。
图1显示了五个年龄段羡余性重叠词种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窥测出儿童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的基本规律。
从词种频次变化趋势来看,整体呈现为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的趋势,儿童在4岁以前是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的主要阶段,而4岁以后习得羡余性重叠词种数明显减少。考虑到羡余性重叠是儿童语言区别于成人语言的重要特征,本文提出如下推断:从儿童习得语言结构知识的视角来看,4岁以前是儿童语言保持儿童特色的重要阶段,4~6岁是儿童语言向成人语言靠拢的阶段,6岁以后儿童语言的“儿童性”已经基本消退,与成人语言的差别不再那么明显了。关于4岁和6岁左右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期,学界有很多相关研究。朱曼殊等(1986)研究儿童习得指示代词的近指和远指概念时发现,3~4岁是一个发展阶段,5~7岁又是一个发展阶段。李宇明(1995)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后提出,4岁以后形容词进入迅速发展期,形容词的迅速发展,是儿童句子复杂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儿童对事物的性质认知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儿童到了4岁以后才具有谈论语言的能力,能够谈论语言,表明儿童的语法感已经基本形成,儿童的语法发展已经步入初步成熟的阶段。儿童从6岁到少年期结束,处于语言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一些较难的语流发音形式和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迅速扩充词汇量,发展出各种语用技能,此期,儿童语言已经与目标语言没有多大差别,语言发展趋于成熟。樊艾梅等(1995)在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中发现,3~5岁儿童对上级类概念的匹配能力还比较差,但6岁儿童则基本能够掌握。孔令达(2004)研究儿童习得方位词发现,大概要等到6岁左右,儿童的想象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才能摆脱外显的转身动作,直接运用“心理旋转”把自身的模式转移到客体上去。总之,学者们的研究都发现4~6岁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临界时期,4岁以前习得相对较为简单的语言表达,也带有较多的“儿童性”特征,从4岁开始学会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形式,越来越向成人语言靠拢,6岁以后其语言结构知识则较为完善成熟。
(二)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汇扩展
儿童在习得词语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世界的认知。考察儿童习得词汇的扩展情况可以探测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情况,也是考察儿童习得词语先后顺序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语义特征上把儿童习得的羡余性词语分成三个层级范畴,一是有形物质类词语,二是抽象物质或性状类词语,三是动作行为类词语,这三个范畴在语义上从有形的空间到无形的时间。
1.有形物质类词语的扩展
依据儿童语言研究的一般分类传统,本文把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中的有形物质类词语分成日常生活类、动物类、食物类、衣服类、身体部位类五种类型。日常生活类词语包括“、臭臭1、臭臭2、虫虫2、砂几几、香香2、毛毛1、花花儿、眼眼、被被、花花、包儿包儿、辫辫、毛毛2、眼儿眼儿、圆球球、大豆豆、印印、条条、道道、雀儿雀儿、洞洞”等,动物类词语包括“猫猫、鸽鸽、虫虫3、狗狗”等,食物类词语包括“肉肉、冰棒棒、蛋蛋、瓜瓜、糖糖、橘橘、水水、饼饼、饭饭、豆豆、粑粑”等,衣服类词语包括“鞋鞋、袜袜、裤裤、帽帽”等,身体部位类词语包括“虫虫1、脖脖、手手、屁屁、脚脚、肚儿肚儿”等。表1显示这些词语随着年龄增长而习得的扩展情况。
由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五个类型的有形物质类词语出现的最早年龄差不多,都是在1~2岁时段就出现了;第二,有形物质类词语从1岁到4岁整体上不断增加,4岁以后基本就没有再增加了;第三,生活类词语整体上数量最多,随年龄增长而数量增加也最多,而且消退的年龄也最大,到了4~5岁;第四,动物类、食物类、衣服类和身体类词语主要集中出现在1~3岁的年龄段。总之,有形物质类词语主要出现在4岁以前。
2.抽象物质、性状、动作行为类词语的扩展
羡余性重叠词语中的抽象物质或性状类词语主要包括气味类和评价类词语,气味类词语只有2个,即“臭臭3、香香1”,评价类词语有4个,包括“美丽美丽、漂漂的、漂漂亮、多多”,动作行为类词语相对较多,包括“尿尿、盖盖、剪剪、剥剥、站站、煮煮、不擦擦、拖拖、挽挽、弄弄、打打、哄哄、学学、糙糙、亲亲、吃吃、习复习复、挖挖痒”。表2显示这些词语随年龄增长而习得扩展情况。
由表2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气味类羡余性重叠词语非常少,只在1~2岁这个年龄段出现2个;第二,评价类羡余性重叠词语出现时间相对较晚,2岁以后才出现,而且4岁以后比4岁以前出现更多;第三,动作行为类羡余性重叠词语相对较多,但主要出现在4岁以前。总之,客观性相对更强的气味类和动作行为类词语主要出现在4岁以前,但主观性相对更强的评价类词语则4岁以后更多。
综合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三大类羡余性重叠词语中,有形物质类词语最多,动作行为类词语其次,抽象物质或性状类词语很少,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形的物质比较好感知,在儿童习得语言的早期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其羡余性重叠词语自然就最多了;动作行为类词语虽然不像有形物质类词语那么触手可及,但也具有比较强的感知性,所以其词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而抽象物质或性状类词语因为语义过于抽象不好感知,在儿童习得语言的早期使用频率比较低,所以出现此类词语比较少,其中4岁左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03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儿童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次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频率越来越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频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岁以前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次数大大高于4岁以后,4岁以后羡余性重叠词语使用次数急剧下降,直至最终消失。如果比较不同年龄段的词种和词次数,更能看出羡余性重叠词语的使用频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04
动因分析羡余性重叠是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富有“儿童性”特色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既有儿童发音器官不够成熟的内部原因,也有语言环境的外部原因。
(一)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局限是内因
儿童语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发音能力还是语言组配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生理学家研究,婴儿的发音器官运动,首先是双唇和小舌,然后是舌;舌的运动先是舌尖和舌根,然后是舌面。(李宇明,1995)由此可知,人类使用发音器官有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早期儿童由于发音器官和其他方面的局限,有许多音发不出来,往往就通过音节的简单重复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造成了词语的羡余性重叠。
(二)成人“儿向语言”的影响是外因
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同时也发挥人际互动的功能,会承载说话人明显的主观态度和情感色彩。人们在言语交际时往往会根据交际对象的特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言语策略和语言结构形式,以表达语言信息之外的特定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有时这些附加的意义比语言所传递的客观信息更重要。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使用童趣十足的“儿向语言”(Ferguson, 1964),即某些特殊的语言形式,以增加语言的亲切感和可爱度,词语的羡余性重叠即为此种情况。成人的这种“儿向语言”自然成了儿童模仿的对象,从而使儿童有了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的外部语言环境。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次和词种数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其中重要转折点是在儿童4岁左右。在儿童4岁之前,成人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比较多,但在儿童4岁之后,成人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则明显减少,在儿童4~6岁期间,只发现1例成人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的情况,这似乎意味着成人潜意识里默认了,4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已经与成人语言比较接近,不需要刻意再使用“儿向语言”。第二,从羡余性重叠词语使用词次来看,儿童年龄越小受成人的影响越大,1~2岁儿童受成人影响最大,此阶段成人共使用了35次羡余性重叠词语,其中有15次(占43%)被儿童直接模仿了;在儿童2~3岁阶段,成人共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19次,只有6次(占32%)被儿童直接模仿;在儿童3~4岁阶段,成人共使用羡余性重叠词语12次,只有2次(占17%)被儿童直接模仿,年龄越大直接模仿的占比越小,即受成人的影响越小,到4岁以后则基本没受到成人影响。第三,从儿童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的词种情况来看,1~2岁儿童主要是模仿,此阶段儿童共习得29个羡余性重叠词语,其中19个(约占66%)是成人对儿童说过的,有10个(约占34%)是儿童顺着成人的话直接模仿而来的。2~4岁儿童模仿的比例明显降低,2~3岁儿童习得27个羡余性重叠词语,有11个(占41%)是成人对儿童说过的,有2个(7%)是儿童顺着成人的话直接模仿而来的;3~4岁儿童习得24个羡余性重叠词语,有9个(占38%)是成人对儿童说过的,有2个(8%)是儿童顺着成人的话直接模仿而来的。可见2~4岁儿童通过模仿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的比例明显低于1~2岁儿童,而4岁以上儿童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基本都不是模仿得来的。总之,儿童习得羡余性重叠词语受成人“儿向语言”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4岁以前受成人影响最明显。
正因为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局限和成人“儿向语言”的影响,所以儿童在系统习得母语之前,其语言使用往往会出现偏向性选择,即“在习得语言的某一阶段偏向于使用某种语言现象,或是对某种语言现象作出偏向性的理解”(李宇明,1991)。其结果往往造成语言中某些现象的泛化,即偏离或突破了目标语言的某些规则和使用条件限制。羡余性重叠现象正是儿童语言偏向性选择的结果,与成人语言规则有明显的偏离。这种偏离有一定语用驱动,一是亲切可爱,二是舒缓语气有助听辨。
05
结语研究发现4岁以前是儿童语言保持儿童特色的重要阶段,4~6岁是儿童语言向成人语言靠拢的阶段,6岁以后“儿语”的特性基本消失,与成人语言不再有明显差别。
原文刊登于:
刘楚群,陈思慧.学前儿童羡余性重叠词语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21,No.120(4):51-59.DOI:10.16499/j.cnki.1003-5397.2021.04.004.
语言治理研究
欢迎关注
Language Governance Alliance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