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谣言治理 |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识别谣言?

石万佳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针对谣言治理,一些独立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谣言诊所”、网站等,是非常重要的机构设置形式。另一方面,公众也要仔细分辨,提高判断力、核查意识,多关注信息的来源——发布者是谁,是否来自权威、可信的机构或部门。


5月12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332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通报,我们将有序组织区域核酸筛查,期间只是倡导市民朋友减少流动,所谓“封城”“静默”都是谣言,抢菜、屯购更没必要,请市民朋友不用担心,整个城市运行保障都不会受影响,社会面保持正常。


涉疫谣言严重误导公共舆论、扰乱社会秩序。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公众对涉疫信息高度关注,容不得任何谣言扰乱军心民心。对于此类违法犯罪,北京警方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针对此次传播的谣言情况,北京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将编造发布相关谣言的姚某(女,38岁)查获。


经查,2022年5月12日13时许,姚某未经核实,编造所谓的“紧急通知”,称“今天下午发布会要求北京未来三天静默,全市暂停外卖和快递等服务,请大家尽快准备未来三天的物资”,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引发大范围传播扩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姚某已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11日,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海淀区疫情严重,出现千余名无症状感染者,不戴口罩到处跑”的虚假信息。


经查,陈某某(男,29岁)使用其个人账号在某短视频平台多个评论区,无中生有,编造“北京海淀区北洼西里疫情严重,出现1030例无症状人员,不戴口罩到处乱跑”等谣言,引发市民群众恐慌。目前,陈某某已被大兴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1



为什么谣言比真相跑得快?


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谎言绕着地球跑半圈了,真相还没穿上裤子。”虽然丘吉尔没有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他对谣言的概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2018年,《科学》杂志还专门发表了一篇论文,把这件事给量化了。研究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了推特上超过12万条假新闻,结果发现,谣言被转发的几率,比真相高70%。


如果我们让谣言和真相赛个跑,看谁先传播到1500人的规模,那么谣言的速度比真相快6倍。真相刚起跑,谣言已经冲线了。



为什么人们放着好好的真相不信,却喜欢相信并传播谣言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解释。比如,中国有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如果你传谣,那就是没有智慧,缺乏理性辨别信息的能力。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解答我们的疑惑。因为在现实生活里,我们能看到大量的人,学识渊博、理性坚定,却依然被谣言欺骗,甚至还加入传谣的队伍。


这一讲,我就要推翻“谣言止于智者”这个结论。你会发现,传播谣言并不是因为人们不理性,恰恰相反,它很可能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正是在相信谣言、传播谣言的过程中,人们实现了自我好奇的满足、情绪的传递和安全感的构建。


研究者分析了推特用户在转发假新闻时的情感状态,发现最常出现的就是惊讶,也就是不可思议。换句话说,相比于真相,这些假新闻常常打破人们固有的认知,进而引起转发的行为。猎奇心在谣言传递的过程中,扮演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把谣言传播的第一个原动力,称为“新奇假说”。


仔细想想倒也不难理解。正常情况下,社会的运行是比较稳定的。相比于超出预期的意外事件,可预测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一个信息是不是真的,有时候不重要,它是不是足够新奇、是不是能变成吸引人的谈资,才重要。



明白了谣言往往因为新奇、改变人们固有的认知而引起传播,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谣言传播的第二个动力——人们能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完成情绪的充分表达。


很多时候,一些谣言之所以能被广泛转发,就是因为它们成功击中了群体情感。于是,大家在传播谣言的过程中完成情绪的释放。


例如,2018年,推特上有一则消息,内容只有两张图片。左边一张图,是凯旋门前燃烧着熊熊烈火,暗示抗议的人在进行暴力破坏。右边一张图,是四位记者模样的人正在对着一堆小火苗拍照。



而评论只有两个词——“视角很关键”。两幅照片的用意很明显,通过对比,指向的就是那些故意挑起事端、恶意造谣的记者。


西方民众本来就普遍对记者这个职业不怎么信任。这条推特一出现,直接戳中了人们对记者积累许久的不满。于是,就像积蓄了很久的水库突然开闸放水一样,马上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轰动,被转发了将近四万次。


不过,事情很快就出现了反转。法新社很快就进行了信息核查,这两幅图片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条推特故意把它们放在一起,传递了假消息,欺骗了大家。但是没关系,是真是假不重要,人们在传播它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情绪的表达。


最后谣言最大的传播动力还不是满足好奇、传递情绪,而是接下来这句话——对于个体而言,有时候相信谣言、传播谣言,恰恰是因为谣言能暂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从非典期间抢购板蓝根,到新冠期间的抢购双黄连,在社会发生危机事件的时候,这样的谣言几乎都是固定“曲目”。甚至很多时候,明明已经辟谣了,还是有人选择相信,传播还在继续。


本质原因就是,这些谣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没有真的被解决,但在转发中,人们暂时降低了内心的不确定性,获得即刻的安全感。于是在“别管真假,转了再说”“假的又怎样,万一是真的呢”这些心态下,谣言被火速传递。







02



疫情下如何识别谣言?


在著名传播学著作《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中,作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指出,谣言看似无孔不入,像一头难以捕捉的动物,但事实上并不神秘。它严格地遵循着一个规律,因此谣言这部机器是可以拆卸的。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甘莅豪、结合《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从谣言的成因、类型、演变过程等维度解析——面对新冠疫情,我们该如何识别谣言?


甘莅豪指出,从谣言的诞生机制来看,它通常不是某一个人传播的,而是一个群体通过自己的理解、情绪和刻板印象,对某些信息进行夸张化、歪曲化,慢慢形成了一个谣言。


因此,谣言是一种传播过程中的群体性行为。在传播过程中,谣言会经历一个信息演变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删减,一些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刻板印象对它进行强调或同化。


谣言有许多类型,例如:诉诸愿望谣言、诉诸恐惧谣言、诉诸攻击谣言、诉诸善意谣言、诉诸娱乐谣言、诉诸同情谣言,等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谣言,都与情绪密切相关,它往往关涉人们心理最脆弱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得到快速传播。


其中,诉诸恐惧、制造恐慌,是疫情期间极为常见的谣言形式。善意提醒类的谣言,通常看似有很好的出发点,披着善意的面纱、更易让人轻信,比如疫情期间各类错误的健康注意事项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后,谣言不再局限于口头交谈或文字传播,而是出现了大量视频谣言。


甘莅豪提醒:“当谣言以视频形式出现时,其传播力度和迷惑性非常大,因为人们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有图有证据,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


事实上,很多自媒体发布的视频可能是片面性、碎片化、情绪化的,没有展现事件的全貌,缺乏宏观范畴的考量,还有一些视频则是‘张冠李戴’、甚至完全虚假的。”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何辟谣这么难?甘莅豪认为,这是由于谣言通常夸张、有趣,满足受众心理需要,它可以经多个传播者不停重复。


而辟谣通常采用正式宣布的形式,不太可能得到口头的反复传播。且人们接受辟谣时,仍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他们往往只能接受自己关心的部分,不能接受信息的全部。


“针对谣言治理,一些独立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谣言诊所’、网站等,是非常重要的机构设置形式。另一方面,公众也要仔细分辨,提高判断力、核查意识,多关注信息的来源——发布者是谁,是否来自权威、可信的机构或部门等。”甘莅豪建议。



END


参考资料:

1.《北京:“封城”“静默”都是谣言,抢菜更没必要》人民日报

2.《女子造谣北京静默3天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平安北京

3.《疫情之下,如何识别谣言?这类谣言极具迷惑性》解放日报

4.《罗胖精选|为什么谣言比真相跑得快?》罗振宇


往期回顾

社交媒体允许言论自由,但遵守法律是底线

中央网信办:4月受理网络侵权举报43.96万件

历史上的今天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驱散迷雾,解放思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