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善用数字藏品正向价值 塑造数字文化产业新赛道

紫东君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数字藏品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强健发展的动力。


7月1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重点任务包括“拓展数字新产业”,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关键技术为基础,重点聚焦制药、精准治疗、智慧康养等领域,创造生命健康新发展空间,实现数字健康。


重点推广BIM(建筑 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发展万物互联、虚实映射、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



“提升数字新基建”,围绕软件和算法开源,打造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开源生态产品,发展培育若干特色开源产业集群;以算法为核心、算力为基础、数据为驱动的智能计算产业,培育更多“云上企业大力发展云原生产业,支持打造“网络+平台+应用”云开放平台;支持推进基于区块链、电子身份确权认证等技术的可信交易。


规划还提出“培育数据新要素”,支持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这也是国内首个将NFT交易平台探索列入“十四五规划”中的城市。





数字产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强劲发展



今年NFT数字藏品相关产业在国内继续快速发展。在产业生态层面,新华网、上海文交所、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倡议发起了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


目标是共建高效的中国数字文创和数字知识产权等领域规范性流通环境。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NFT数字藏品被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其中的两种价值属性,其一即作为新兴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价值。


数字藏品本身具有某种独特性或稀缺性的特点,再加之数字藏品平台采取限量发行等手段来使数字藏品成为投资获利、资金融通的载体。


其二即作为数字文化产品的价值。数字藏品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从而成为一种能为人所实际控制、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虚拟商品。



实际上,从今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以下简称“三协会倡议”)开始,国家对于数字藏品行业去金融化的大势就已经不可阻挡。


而在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到,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有分析人士指出,《意见》出台将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优化甚至重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从而催生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未来优质的文化IP(知识产权)将成为数字藏品市场的稀缺资源,也将成为不同数字藏品平台竞争的主要阵地。



由此来看,数字藏品与文化相关内容结合以推广我国文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此,数字藏品应发挥作为数字文化产品的一面,发挥数字藏品应有的文化价值,尽力做到去金融化,使自己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强健发展的动力。




善用数字藏品正向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数字技术与文创资源相互支撑和融合。


实现文化数字化首先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收集、加工和储存,让更多文化资源能以数字化形态呈现。


其次是合理运行数字化后的文化资源,加速文化消费场景与消费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焕发新机。


实际上,《意见》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数字藏品产业的价值,将推动数字藏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创新载体,数字藏品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更年轻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边界,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和价值变现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文化强国、数字强国的重要支撑。


目前国内大约七成的数字藏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IP作为题材,未来优质的文化IP将成为数字藏品市场的稀缺资源,也将成为不同数字藏品平台竞争的主要阵地。


数字藏品长期发展的前提是合规,核心在于创新。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赋能实体经济,充分发挥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文化数字化产业中的赋能作用,数字藏品才能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从前期一些天价数字藏品拍卖,到如今博物馆发售的几十元数字藏品,再到电商平台随商品配送的数字藏品……近两年,数字藏品已经在蓬勃发展。


随着多个平台的数字藏品板块上线,不少行业也纷纷试水。一些博物馆经二次创作的数字藏品,激活了数字文化遗产,推进了数字文创发展。


不少国内知名景区创作生成主题数字藏品,拓展了文化消费的新场景。随着越来越多景区、文旅企业发力,文创产品的潜力正被这一新的价值承载方式激发。


数字藏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一些平台与传统村落合作,推出展示乡村地域特色的数字藏品。用户在购买这些数字藏品后,如果去村里旅游,还能获得相应线下服务,进一步盘活了农村资源。



另外,一些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利用数字藏品对自身标志性景观和藏品进行数字化营销,对自身的经营推广和传统文化保护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字藏品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和发展是巨大的,不论是数字藏品、数字内容生产,或者说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对我们未来的精神消费实际上是有深远意义的。


数字内容生产和经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藏品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把其定位、边界、使命厘清,做好与实体经济的互相补充,会带来叠加赋能的效果。



责编:孙浪
监制:李红梅


参考资料:
1.《上海市政府: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上海证券报
2.《善用数字藏品拓展应用场景》人民日报
3.《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场景,塑造数字文化产业新赛道》光明网
4.《上海发力数字经济,2025年底增加值力争达3万亿元》证券时报
5.《上海市支持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 数字藏品市场前景可期》财联社
6.《“看得见,摸不着”的NFT数字藏品版权如何保护?》光明网


往期回顾

5G应用“扬帆”  加速步入千行百业

WPS侵犯隐私背后 信息泄露顽疾不容忽视

数字侦查遏制虚拟货币犯罪 助力网络安全建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